“无废校园”创建研究

2019-10-21 08:27权霞
现代交际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创建研究

权霞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创建“无废校园”是提升生态文明的伟大工程。校党委统筹规划,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是基础;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谋划,做好详细规划是关键;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是瓶颈;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积极主动参与,不留任何死角是保证。要打牢基础,做好规划,突破瓶颈,全校动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攻坚战,为建设“无废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无废校园” 创建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62-02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给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每个大学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建设“无废城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是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重要场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想。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校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水平,创建“无废校园”,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责无旁贷。

一、“无废校园”概述

参照国务院办公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无废城市”的解释,“无废校园”应该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焚烧、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绿色校园发展模式。“无废校園”是一种先进的校园管理理念,是通过培养学员勤俭节约的生态文明生活行为习惯,最终实现整个校园废物产生量最少、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处置的目标。不是没有产生废物,也不是能够完全资源化利用。废物[2] “无废校园”是之前“绿色学校、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3]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进一步升华。“绿色学校”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12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主要标志是[4]:“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活动;校园清洁优美。”“节约型校园”要求在学校办学和校园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的过程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的管理理念,实行节约教育,创建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 “绿色校园”的理念首次被引入的标志是1998年5月国家环保局的批准清华大学“创建绿色示范工程”的建设方案。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2013的定义,绿色校园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3]

二、“无废校园”建设步骤

校党委做好宏观指导设计,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环境。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做好详细可行的规划设计,校党委、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员人人参与,把“无废校园”理念内化于心中,外化为日常的教学生活行动上,全校动员,不留死角。

1.制定规则,引领行动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制定《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无废校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校园内餐厅、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游泳馆、射击场、厕所等教学、生活场所文明行为举止和垃圾分类投放要求,明确违反处罚方法,将《条例》悬挂在醒目位置,一目了然。让法律制度、行为规范为生态文明“无废校园”保驾护航。

2.广泛宣传,深入人心

将手册电子版发到每个人校园网信箱、充分利用校园网,报纸、学报、期刊杂志、广播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橱窗等所有媒体,全方位、全覆盖地进行宣传,并利用党部、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组织、家属委员会、幼儿园进行比赛、演讲等活动,评选“环保卫士”“环保家庭”“环保单位”“环保学员队”等。垃圾定时投放,并派人轮流值班指导、监督,让《条例》深入人心。

3.源头控制,减少垃圾

控制源头,是减少垃圾的有效措施。学员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工作一切为了学员,一切依靠学员。警察大学学员政治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性观念强,激励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广大学员的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厉行节约,减少垃圾的产生,加强源头管控。

(1)餐厅。民以食为天。餐厅是垃圾产生最多的地方。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餐盘,杜绝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等制品;珍惜粮食,按需点餐不浪费,吃饭光盘不剩饭菜;肉骨头、鸡蛋壳等物品按分类要求放进垃圾桶;离开时整理好自己用过的餐桌椅。实现用餐干净、整洁,垃圾产生最少量。

(2)教室。教室是教学知识的殿堂,人员密度大,为避免细菌生长影响健康,教室内禁止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吸烟、吃食物。吐痰、擤鼻涕到洗手间用水冲走;因病不得不在教室处理的要低头小声处理,并用卫生纸包好,课后放进洗手间大便池放水冲走。嚼完的口香糖用纸包好,放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创建文明、高雅、无垃圾教室。

(3)洗手间。为避免产生细菌,卫生纸水溶性较强,用过的卫生纸放进大便池用水冲走;卫生巾、纸尿裤等水溶性差干净面朝外卷紧包好,放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吐痰、擤鼻涕、大小便后放水冲走,必要时用厕所刷刷洗干净再离开。

(4)宿舍。整理好自己的床铺、桌椅,保持干净、整洁。勤换洗衣服,勤晒被褥,保暖杀菌。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睡觉前自觉地把垃圾放进宿舍外面的垃圾桶,避免生细菌,影响身体健康,创建无垃圾环保宿舍。

(5)办公场所。尽量利用校园网信箱、微信等媒体工具,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浪费。上下班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锻炼身体,节能环保。空调尽量少用。多走楼梯少乘电梯,随手关灯、断电。一水多用,注意节约能源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利用

(1)垃圾分类,是按一定的标准或统一规定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所有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可提高垃圾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填埋占用土地、焚烧污染大气环境等,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必不可少的步骤。

(2)垃圾分类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3月30日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各个城市因地制宜,有自己的做法。垃圾分四類的城市居多数,分别是可回收物、易腐物、有害物和其他垃圾四种。一是可回收物:包括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及纺织品、家具、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二是易腐物。指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食物残渣、腐肉、禽畜内脏等;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果核果皮、绿植花卉等垃圾。三是有害物。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旧电池(铬镍、氧化汞、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节能灯、日光灯管等),废血压计、废温度计、过期无用药品及其包装物,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杀虫剂、消毒剂及包装物、胶片、相纸、化妆品等。[5]四是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垃圾。[6]

(3)先进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党员干部和学员骨干要认真学习2018年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提出的环境保护“公民十条”,率先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推广、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积极主动做好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严格执行、不留死角

建立“无废校园”网站,专人负责,各队学员骨干轮流值班保持更新,宣传 “无废校园”建设进展,公布检查监督结果,表扬表现好的个人、单位、家庭、班级、学员队等,批评违反《条例》的现象和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家庭。在各个重点部位安排学员轮流值班,做好指导、检查、监督,处理违反文明行为规定的事件,如实填写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宣传、提醒、批评教育、通告批评。实行量化管理,把违反行为与个人、集体评奖评优资格相结合。每学期有一定百分比的人违反生态文明行为规定的,取消单位评奖评优资格。

6.科研跟踪,智能并用

(1)发挥高校的优势,引进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控制垃圾分类回收设施。 [7]大力支持、激励相关垃圾分类处理、投放、运输、处理的研究课题与环境保护相关企业互相配合,形成产学研无缝连接。垃圾分类是非常复杂、繁琐、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艰苦努力,不可一蹴而就。垃圾分类四大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前功尽弃,需要全校教职员工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知识,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更需要科学研究及时跟进,企业责任心增强,促进垃圾回收、保证循环利用整个产业链有序运转。

(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条例》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实践的检验,持续收集全体教职员工的建议,随着国家、社会、当地政府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条文的完善以及警察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文明行为素质和自觉性的提高,取消过时、不适应、不起作用或起负面作用的条款,增加新内容。

三、结语

美丽中国,干净是基础,“无废”是关键。政府社会法制环境的完善,市民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科研、企业相关垃圾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环境保护组织的积极行动,校领导、教师等的率先示范,学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意识的提高,都将促进“无废校园”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中共中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03-0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EB/OL].http//www.gov.cn,2018-12-29.

[3]刘骁.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节选)[J].环境教育,1997 (6):4+3.

[5]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N].大连日报,2019-03-1 (6).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 2017-03-30.

[7] 熊振华,赵明曦,李波,等.德国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及对中国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J].世界环境,2018(5):43-4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创建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践行“两学一做” 培育文明风尚 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上台阶
梦平安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