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 06:45王海洵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发音导图词汇

王海洵

摘  要:本文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理解、运用;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高教师在单词学习、语篇阅读、对话教学、语音教学等环节的教学效果;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思考所阅读的专业书籍,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它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帮助人改进学习能力,能让人用清晰的思维方式去表现。因此,它的出现马上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将从三方面分析: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理解、运用;第二、思维导图在教师备课中的运用也有助于教师理清思路,写出更高效的教学设计;第三、思维导图整理、学习、思考所阅读的专业书籍,有效地抓住阅读的重点,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一、“鸟瞰全局”——助学生增强单元知识总体感知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首先,可让使用者对学习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做到“鸟瞰全局”;其次,关键词的运用易于刺激大脑进行自由联想,关键词最好用正楷写,这样容易快速辩认,大脑吸收力就会大大提升;再者,思维导图作为全方位的思考工具,可节省使用者做笔记的时间,无须逐字逐句记录,以“智学”取代“苦学”,有效地促进主动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单元各知识点,可以对整体知识快速掌握并运用。如,学生在学习PEP教材Book 3 Unit 1(图1),用思维导图把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即对单元知識整体感知和掌握,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贯穿全局”——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

(一)“有词有境”——思维导图在单词学习中的运用

在词汇教学中,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用,用不离境。用思维导图去教学生学习词汇,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并对词汇进行梳理、归纳。而且思维导图的分类归纳能力很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当教学生学习新词汇后还可以根据词的特点复习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例如,设计PEP教材Book 3 Unit 4 A lets learn,这节课关于家庭生活场所及物件,以“home”作为中心词,引出“living room”、“bedroom”、“bathroom”、“study”、“kitchen”等家庭生活房间作为次级中心词,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的房间进行单词联想(询问相应房间里拥有的物件),以”living room”为例,”light”、”desk”、”fruit”等单词都是学生在第一单元已掌握的词汇,学生在更为具体的语境下对单词进行想象、连接和理解,有利于在新旧词汇的过渡中强化记忆,复习与学习同步进行。

(二)“以词概文”——思维导图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让学生首先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再引导其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出答案的关键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可以围绕When、Who、Where、What、How等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语篇阅读过程中,既能突出阅读材料重点,简化文本,又让学生关注细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文本内容,将所学内容讲出来,从而增大了自动化输出的机会。如,在教PEP教材Book 5 Unit 4 Read and write,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让学生更清晰明了地理解和掌握Robin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并能复述文本内容。

(三)“有话可说,有话会讲”——思维导图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对话课强调的是听说,利用思维导图去创设语境,让学生更有条理地输出。思维导图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自由表达提供结构清晰、明确的支架的同时,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形成“有话可说,有话会讲”的英语对话效果。在使用思维导图前,学生对于词汇、句子的认识是零散无序的,无法在真实场景中运用。经过思维导图对话题的梳理,做到“有话可说”;将句子与词汇带入一个特殊的场景进行使用,如学校、问路、家庭、职业等,经过思维导图的归纳,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语气、不同句式,形成“有话会讲”的对话氛围。

(四)“音形并用”——思维导图在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简单清晰的思维导图能令语音学习更加简单易懂、印象深刻,精心构建语音教学支架。当学生需要记忆的单词在发音上易混淆时,可以按照发音的规律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单词发音的整理,有助于学生更好记住单词发音及拼写。以六年级的字母组合ear为例,字母组合ear有三个发音,学生首先将含有ear的单词挖掘并陈列出来,根据发音分成三组,一组包括“year、hear、appear”,一组包括“pear、bear”,还有一组包含“earth、earn、learn”,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单词按照发音相同的规律进行分类,最终形成语音的思维导图,有效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和拼写能力,让学生快速朗读单词并快速认读、操练和巩固单词。

三、“把握全局”——助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思维导图同样可以运用在教师阅读专业书籍的过程中。在阅读中可以尝试把各专业书的主要内容或框架用具有清晰逻辑框架的图表现出来,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内容回顾与总结,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一方面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转换方式,可以大大加深教师对专业书籍的加工深度,进而会增加教师将有效教学信息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画图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例如,在阅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一书,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回顾,不仅回顾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还结合自已的教学,思考着思维导图怎样更好地运用在词汇课、语音课、对话课、阅读课等课型中。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性思维,构建真正有效的专业阅读,提高综合的教学能力。

本文总结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期小学英语教师更加重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9(07):235-236.

[2]李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3):61-63.

猜你喜欢
发音导图词汇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第6章 一次函数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Playing with h
词汇小达人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