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的作文选材策略

2019-10-21 06:45王小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选材重要性农村

王小祥

摘  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现状十分不容乐观。这其中要属对选材问题的轻视。其实学会选材非常重要。好的材料,犹如丰满的血肉,决定了作文的质量。本文从农村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学会选材的重要性、材料的来源与获得及作文选材的方法这四个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作文;选材;方法;重要性;农村

引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2]在写作中,我们往往专注于审题和立意,谋篇与布局,语言与文采的教学,殊不知成败的关键是选材。

一、农村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

(一)选个材料十分难

农村小孩,生活本来就单调,与社会接触面本来就少,知识面本来就狭窄,语言本来就贫乏。加上不会观察生活,因此他们都很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材料。在农村,很多学生,一说要写作文,就摇头晃脑,曰:“作文作文见到头疼”。真正写的时候,咬笔头的咬笔头,抓头发的抓头发,半天想不出一个素材来。

(二)选个材料有点假

顾名思义,就是虚假。一是指事件虚假,比如,在写《我的周末》有个同学就写到了自己和家人到方特旅游,非常开心。实际上,其实他本人没去,是她表姐去旅游回来和他说了去玩的事。

(三)选个材料很空洞

材料空洞指材料无意义或无法表现文章中心。在考试当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围绕中心选材,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学选素材不能很好地表现中心。

(四)选个材料比较大

就是事件不具体,没有细节。很多同学字数不够,往往原因就在于此:不能具体记叙所写事件,不能详细刻画所写场景。

(五)选个材料比较俗

指的是材料平庸雷同老套。农村地区,学生生活生活单调,大多是“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与社会接触面少,眼界狭窄;读书比较少,知识面狭窄;加上大多留守儿童,对学习不重视,所以很难关心周边的事情。

(六)选个材料不切题

简而言之就是跑题。特别是在考试中,不少学生不审题,不认真审题,想到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从来不思考材料和文题和中心是否有关系,结果往往写的事件很感人,却不合中心,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二、学会选材的重要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又常常把材料比作丰满的血肉。可见学会选材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考试当中,一部分同学心中没有材料,提笔不知说什么,最后写作也只能“望纸兴叹”,胡编乱造,这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另一部分人,就算心中有材料可写,往往也因不懂选材而文不对题,得不到高分。这些会影响到我们平时的写作信心和考试中的成绩,所以学会选材至关重要。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认真对待作文选材教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没有材料是写不进文章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好材料,就一定写不出优秀的作文来。常言道:“创新作文”,好作文离不开好材料,好材料决定了好作文,可以说,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有的放矢,注重高质量材料的教学。

三、材料的来源与获得

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所以说,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活处处是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材料呢?我想写作材料的获得,只有靠观察大量积累。在这里观察又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用心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对于生活中的任人和事,要多留心,多观察,多记录,多收集,多思考。

间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浏览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第二手信息。

四、作文选材的方法

(一)选材的前提: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

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所以鼓励并要求学生选择熟悉的真实的材料来写,即使不能写出好文章,也易健全人格。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二)选材的原则:围绕中心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

任何文章都有其主旨中心。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选择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的材料,是因为这样的材料能使得作品感情充实,中心明确。比如,在写《晒晒我们班的“牛”人》时,有位同学写到:

她那一手方正刚毅的楷书让人佩服。

这不,慕名而来打听的人到了——“听说你们班高景荣的字写得漂亮,真的吗?”“高景荣的字写那么好看,怎么写的?”就连教五个班的政治老师,也因为她的字而记住了她。

又是一次板报时,只见她拿着粉笔,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着。你看她的字:一撇一捺都极为端正;就连每个字相同笔画的幅度,都像计算好了一样精确;每个字都那么遒劲,那么稳健。

所以说,我们在教授学生选材时,务必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材,这样才能材有所用。

(三)选材的技巧:典型事例有意义,以小见大最为妙

所谓典型事例,指的是事件具有代表性,最典型,最能突出中心。

以小见大是一种好的抓典型的方法,“小”指的是材料是生活小事、平凡小人物、寻常景与物;“大”指的是中心是某种情感、生活的道理。比如,《老王》当中的送鸡蛋香油这件小事;《背影》当中买橘子这件小事;《紫藤萝瀑布》当中的一瀑盛开的紫藤萝,都是以小见大。

(四)选材的方向:考场作文时间紧,新颖有趣为最好

材料新颖指的是别人没写过,或有自己独特感悟和体验的事例。比如,我在讲授尊老爱幼这个主题时候,就抛出了这两段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一则是公交车上,他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夸他;一则是公交车上,老奶奶给他让座,老奶奶夸他。目的就是锻炼孩子们的思考认识的能力,发掘新颖事件的能力。同时也在告诉他们同样是表达中心,却有不一样的新颖的素材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总之,文章不是无情物,一遇秀材便成功。选材,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坚守其中奥妙,才能方得始终。农村地区师生对于作文方面的素养薄弱,这就更要我们好好对待作文课,特别是作文选材课,因为它的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里里外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页.

[2]王小燕.《浅谈農村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个性化》.《读与写:上,下旬》.2016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选材重要性农村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选材“碰头”好热闹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