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

2019-10-21 06:45冯苏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难点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冯苏林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水平。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而且能提高其阅读、写作和表达等能力。初中语文作文在语文成绩中占有很大比重,作文教学策略与内容密切相关,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因素。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针对相应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作文教学提供可行的建议,以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对策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沟通能力的关键,是初中语文课程的一门核心课程。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1]。初中语文教学以“说、听、读、写”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素养。作文是体现一个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和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难以掌握的语文知识板块之一。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学习和作文教学引起高度的关注,在认真分析学生写作不好的原因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难点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率[2]。总的来说,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然而,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对作文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作文。最后,教师利用作文来纠正和评价同学作文,教师是该教学模式的主要角色,而学生的地位则相应的弱化了,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作文。

(二)学生重视不够

学生对作文的学习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因为作文的“学习效果”与其他学科相比不是很有优势,它需要大量的时间,作文效果的改善不明显,或者进行学习却没有改善效果,在当前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时代,一篇低效率的作文学习不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

(三)学生学习作文的时间太少

初中作文的学习要花很多时间。作文的写作技巧、词语量的积累、写作内容的收集等都是十分需要时间来积累的。作文提高成效慢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坚持下去,不愿意花时间,而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其他见效快的学科。学习作文的时间太少,写作能力自然无法提高。

(四)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写作最基本的价值表达[3]。没有生命,写作就像没有根的树;没有生命,写作就像没有疾病的呻吟。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很难走出教室,走出教室,自然也很难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基本的写作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思维也会受到限制,逐渐脱离日常生活的实际。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写作空洞,缺乏重量感,写不好有真实感情的文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缺乏课外积累材料,如阅读课外书籍和观察环境,积累等,均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偏离现实。

二、相应对策

(一)提高作文素养,正确引导学生

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专业素养是不断完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内容。初中生的身心发育不完善,因此对于教师会存在很强的依赖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均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实自己,只有在知识丰富的状态下,才能引导学生的作文写作,改变他们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二)作文应该与生活相连

一切知识都来自生活,只有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习更深入,才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才能使情感体验更真实、更深刻,才能使情感来源更广泛。作文是初中生对客观世界的感受,通过文本的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是脱离生活的实际情况,学生将无法感觉和表达,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作文生活化处理,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把作文置于生活环境中进行练习,久而久之才能成为有效的。例如,当老师要求学生写描述性的课文时,学生往往会不重视真實事物,而只是依靠自身的空想来完成写作。这跟作文的教学要求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而教师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能作为写作的内容,只有自身有了感受以后才能更好的写作。

(三)引导学生作文技能、素材的积累

初中学生知识面窄,实践经验少,作文生活资料来源少。教师应在总结优美动人的词句的同时,引导学生去积累,去学习相应的写作技巧和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发现,来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生活之美。当写作文时,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收获很多物质和情感,并借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通过作文来抒发自身的情感。

(四)经常练习小作文

熟能生巧,初中作文也是如此。写篇幅较大的作文可能花费的时间较久,见效较慢,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先写小作文、微日记等小型的短文。短文可以是记事、抒情、议论、幻想的,对于主体没有过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写作。希望以此让学生多写作,消除学生不愿写、不会写的尴尬局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总结

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使得作文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学习成效慢等特点。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及相应的可行对策。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陈旧,对学生的学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习作文的时间太少,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写作教学与实际现状相结合,重点明确培训目标,坚持有序的训练,提高作文素养,正确引导学生,指导学生作文能力的积累,经常练习小作文。良好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审题技能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24):129.

[2]王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66.

[3]朱冉.刍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88.

猜你喜欢
难点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