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班集体

2019-10-21 06:45舒克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班集体育人班级

舒克运

创建和谐社会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教育要先行。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学校教育结构中最基本的群体,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创建和谐班集体,建设文明校园,对创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是基础性工程。其实,创建和谐班集体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一、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毋庸讳言,首先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學生的个性。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做到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平等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才能避免盲目管理。而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他们不只有自己的主张,要求独立,有创造精神,更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关爱。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种爱必须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学习上,更应该是品德上、人格上的关爱。"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在形成的和谐关系中就可营造充满道德情感的情境,就容易将美好的德行注入学生的心灵,使"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产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现实及教育的发展,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作为工作对象的当代学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他们通常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开放,讲究情趣,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迅速而敏锐,重视并善于表现自己。班主任若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不仅管理学生难以服众,甚至会出现混乱被动的局面。从有关的国际研究来看,有创新意识,会学习,能不断的更新自己是新时代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会生存》在宣言中强调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学生喜欢的是更具有丰富知识,不呆板,能追求时尚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探索和反思,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挑战。

二、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人的灵魂的首要环节。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在教育上进行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方面。因为在社会信息化发展快速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班主任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熟悉教育教学知识,懂得教育心理学,也了解教育规律。而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水平,职业类型,性格气质以及道德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班主任要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的有力配合。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要侧重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注重自身言行的示范性。双方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和发展,及时做好心理上的疏通,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学校家庭健康和谐的育人机制,发挥整体效益。

事实上由于学校的班级管理与家长联系脱节,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已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要防患于未然,必须时刻密切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去年我班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有两天上课无精打采,其他课程教师也反映他上课睡觉,有时作业没交。我立即同他家长联系,了解到他妈妈回乡下去照看生病的外婆,爸爸工作忙无暇顾及他,因为自我的约束力较差,该生到网吧去玩,影响了休息与睡眠出现上述情况。由于发现及时,教育到位,并与该家长经常沟通,一直到现在该生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与上网,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成绩,迎接考试的到来。

其实通过联系与沟通,有利于互通有无,互助互补,使家长与学校班主任之间能真正全面的了解学生客观的评价。科学的教育学生增强教育实效,也可以让家长意识到,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班主任、教师的职责,更是家长不可放弃的重要义务。

三、与课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作为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每走过一个和谐有序清新整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充满幻想的眼睛,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幸福感,责任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教师怎能不神采飞扬,才思涌动?怎能不使出浑身解数授业解惑,成功的班级管理者往往会与课任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与课任教师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

一首歌唱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做到一致,就应该形成一个愉快和谐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亦或是舵手;课任教师则是水手。作为班级管理者密切与课任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尤显重要。课任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历史使命。没有哪一个班级管理者不靠课任教师就能实现教育目标的。经常与他们和谐相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学习动态,管理好班级就容易多了。现实中由于每个教师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要使课任教师乐于参与班级管理,参与除教学之外的育人过程,必须主动询问班级学生的表现情况,可以利用课任教师刚下课的时间,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纪律情况以及配合情况。这样互通有无可以达到共同管理,共同育人的目的,须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需要群策群力的。

总之教育过程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课任教师的相互配合支持与协调。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的确做起来繁琐,而实际只要我们在这方面理性化地认真思考,人文化地认真对待,创建和谐班集体、创建和谐社会就非难事。

猜你喜欢
班集体育人班级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无课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人心齐,泰山移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