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2019-10-21 07:06邵雅黎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走向新经济时代发展,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将互联网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发展理念。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然性,分析了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促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着难得的机遇,为此,高校大学生要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到创新创业中,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与竞争力。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高校紧随时代的步伐与国家的号召,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创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使得学生能够以崭新的理念思考创业活动。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然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根本力量。为此,我国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调动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

1.1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生活中到处都是网络信息,人们利用网络技术可以随着捕捉到新闻热点。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变化,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崭新的课堂环境,当然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支持。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教师要将优秀资源进行综合整理,从而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1.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逐渐呈现出新常态发展趋势,高校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相同性,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质量水平不高、创新创业能力弱等问题。使得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创业、电子商务迎来了繁荣的发展景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创业,从而降低就业难的问题[1]。

2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升

从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状况分析来看,很多高校都没有系统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学生意识不到创业对其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将心思都放在了如何修满学科、不挂科、顺利毕业上,忽视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父母与长辈的过分宠爱,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挫折的磨练,不具备创业的勇气。加之,很多家长都倾向让学生考取公务员这类的稳定工作,对创业充满了担心,使得学生不具备创业意识。

2.2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过多关注应聘者的学历与科研成就,使得很多教师在专业方面缺乏实践经验与创业指导能力。很多都是不具备实践经验刚走出师范院校大门的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对创业进行深入分析,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难以为调动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难以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3.1打破个人观念与家庭教育的局限,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个人意识对其行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为此,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可创新创业理念,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局限,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教育着手,从根本上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从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创业的意识与观念。除此之外,家长要关注社会的创业发展趋势,尊重并鼓励孩子尝试创业,教育孩子不怕创业失败。最后,家长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朝向目标不断进取、不断努力[2]。

3.2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予以持续的支持与教育培训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与创业基础来自于高校,高校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要不断推出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与相关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将创新创业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从而建立系统的教育培训指导体系,可以聘请相关领域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得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3]。掌握最新的创新创业发展理念,获得最新的创业实践经验,为日后创业做好准备。

3.3打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队伍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成效。高校不仅要不断提升本校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要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思想,教师要的得上时代发展的进程。此外,高校要重视聘请校外专家及学者,还可以邀请在专业领域有所成绩、有所建树的企业家到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理念。

3.4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发展,为此颁布而来相关的支持政策,从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政府部门要切合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优惠政策,提升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适当为大学生创业放宽政策,从而推动大学生出创新创业发展,促使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成为创新创业的实践者。此外,要为大学生设置创业扶持机构,确保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與培训服务,针对这些部门,政府要予以充分的配合,为其贯彻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节省成本开支,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中,从各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帮助与支持,特别是资金贷款、补贴方面[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中,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找到“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结合点,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思维,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最终达到高效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乐乐.“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v.17;No.161(05):25-27.

[2]刘胜辉,林琳,李宇博.“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No.370(20):80-81+93.

[3]王丛丛,潘宇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9):46-48.

作者简介:

邵雅黎(1990年4月),工作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1、2019年度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ZX03);

2、2019年度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jyxm05)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互联网+互联网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