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路径研究

2019-10-21 07:06常霞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构建

常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初中地理教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核心素养一词也越来越被教育界人士所认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地理意识、世界意识的学生。地理意识是指掌握地理知识并能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世界意识则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胸襟、国际的思维模式。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路径研究

1 完善课堂评价,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在上课的整个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是本节课师生配合、学生感受、教学成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交流意见、查缺补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并且这样的课堂评价具有很高的及时性,能让学生、教师第一时间了解课堂直接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成果,引领学生感受成功。做课堂评价时,要同时关注课堂过程和课堂结果,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时,更容易成功。以“我国的水资源”教学为例,水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教师讲授、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如某某同学在回答水资源的特点问题时比较全面、思路比较清晰,这些表现教师要做一定的记录。然后,要做一个及时性的课堂评价,带领学生感受教学结果,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同学们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水资源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 突出同学们的主体地位

对于当下的教育方法来说,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也就是说,观念层面的问题也都要落在实际行动中去,这样才能做到思做合一。如何确立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那就需要教师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鼓励学生学习,让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并且把这些学习方法都落实到讨论探究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同学们在学习《世界人口和人口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不采用讲授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让同学们就“人口增长是负担还是资源”问题进行讨论探究,除此之外,每个小组内部也应该分工明确,同学们去担任各自的责任,像是辩论人,信息搜寻者还有一些策划人员等等,让每个小组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便辩论的进行,也能保证同学们的充分发挥,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同学们敢于发言的学习能力,而且同学们也能够自行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讲解,用自己的方法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辩论。

3 高效课堂的作业设计

对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与研究,设计作业的必须依据、类型、目的、实施中所用的时间、作业的难以程度以及学生对作业的喜好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为进行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保证。当前地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师普遍忽视课堂作业的设计环节;二是作业复杂过难;三是作业设计的形式单一,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四是课堂作业的评价形式单一。近年来,随着中考指挥棒,初中地理课业负担越来越严重。因此,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更加重要。什么样的地理作业才是有效和高效的、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某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产生偏差,认为作业做得越多就能应付考试,越能提高考试成绩。这样导致大多数教师搞“题海战术”,无穷无味的重复题,怪题、偏题层出不穷,甚至有个别教师把“罚抄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因此,只有适当、适量和适时设计作业才会有效。

4 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

如何提高同学们地理综合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进行实践活动,特别是能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在当下的地理教育来说,我国的地理实践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和地理教育的本质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是教学的要求,还是培养同学们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帮助。在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地理知识竞赛等,鼓励同学们自发的去探索一些地区地貌等,这些实地考察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到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知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自己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去了解地形地貌等。两者相辅相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之间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在交流探究中丰富自己的学习知识和能力。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教师应该从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入手,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同学们的核心素养。

5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如果可以加以实践,那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的兴趣都会大大提高。地理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对于条件允许的学校,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中的生活。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学校附近地区进行户外考察,乡村考察,野外考察等等。实地考察是最直观的感受地理饿的方式,当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被实物证实时,学生会产生学好地理的自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我搜集到学校附近一处景点的等高線鸟瞰图,我组织学生们一起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我带领学生去了一座小山,学生们热情高涨,大家都积极地去看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分析地形,通过亲自实地考察,直观地让学生们明白了:山脉处的等高线密集,平原处的等高线稀疏。在回到教室进行总结时,我告诉学生地理在生活中是有广泛的应用的,比如在旅行时学看地形图非常有用。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听我讲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带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十分端正,并且课堂效率极高,作业中有 些重难点的等高线,大部分学生正确率极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初中地理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柯锦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设计[J].考试周刊,2019(45):162.

[2]郑伟峰.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课堂中的实现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5):248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构建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