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分析

2019-10-21 06:45李建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高中化学

李建长

摘  要:“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就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巩固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水溶液离子平衡;单元教学

引言: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化学知识,但是在初中阶段化学知识难度较浅,学生更容易理解,而高中化学无论是教学难度还是知识含量都有了质的飞跃,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作为重要的单元课时,涉及到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强弱电解质概念等复杂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单元知识,就需要详细的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对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重视度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作为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单元,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具有细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1]。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之前会发现,学生早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化学平衡知识,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化学平衡概念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延伸。纵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离子浓度等知识是重点的考察范围,所占的分值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引起重视,在单元教学中要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单元知识与化学平衡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加强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强、弱电解质时,首先需要对强电解质的概念(水溶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水溶液中未完全电离)的概念进行讲解,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举例教学,弱电解质主要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主要是指弱酸、弱碱、水等。其次,需要讲述电离平衡的概念,电离平衡主要是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具有一致性,这时电离就处于平衡。

二、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采用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在“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教学之前,学生对平衡概念、溶液概念、溶剂概念已经具有基本的掌握,只是对溶质的强弱、溶剂水中电离等知识缺乏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可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是否知道化学平衡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带领学生学习该单元知识的重难点,重点向学生讲述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加强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水电解质平衡、水离子在常温下的数值、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影响、盐类水解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构建等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标。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前高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情境创设法等创造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课堂,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性,当前教师要改变以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例如,教师以往在讲解电解质的概念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都是在教材中画出电解质的概念知识,找出电解质实验确定方法,然后采用语言传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实验流程以及具体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化学知识,但是会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更多的知识。这时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學方法,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参加到实验中,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以及电离平衡常数表达等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总结与归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影响水的电离因素这一重难点知识时,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具体总结如下:①加入酸或碱;②加入某些能水解的盐;③升高温度。

三、合理安排单元课时

在进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设计时,需要加强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掌握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在其基础上对单元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免耽误教学进度[2]。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存在许多意外因素拖延课程时间,所以教师需要将教学知识进行提炼,在每节课中向学生传授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在安排课时时,教师需要在每节课中预留出一段时间,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当前在划分单元课时时,可以将单元知识分为4个小节,第一个小节需要用两节课的时间讲解弱电解质。在第二小节需要用四节课讲述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与第四节主要对盐水水解的规律、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影响、沉淀溶解、沉淀生成等知识进行讲解。为了加强学生的掌握,也要留出两节课进行知识的复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且知识含量大。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知识。当前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高效的化学教学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茹.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教学设计[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12):61-63.

[2]张红俊. 教师如何把握教学难度——例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1):20-21.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