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复杂情况下如何开展美术学本式卓越课堂

2019-10-21 06:45周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生源

周静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的实施,重庆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区县乡镇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城里好的学校读书,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再加之苦于房价的昂贵,公租房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我校从建校开始注定生源复杂,对于美术学科教学有利有弊,合理利用好学本式卓越课堂模式,让课堂更高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公租房;生源;学本式;美术课堂

一、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公租房配套小学,这几年“井双”片区发展得比较快,政府修建美丽阳光家园公租房,共有32栋楼约1.5万套住宅,能容纳近四万人居住。乡镇的人进城务工,又苦于房价昂贵。加上周边有很多工厂,很多外地的人口来渝工作。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都想在城里面的学校上学,因而我校生源范围广,来源复杂,在平时教学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情况,我对二年级四个班的166名学生来源情况,家庭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如下:

外地学生48人,占29%;农村学生124人,占74%;留守儿童54人,占32%;特殊家庭18人,占11%。

二、卓越的美术课堂

2012年7月,重庆市教委下发《重庆市义务教育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文件,将全市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锁定于课堂变革。传统课堂将老师的“教”放在中心,而学本式卓越课堂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从灌输型课堂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刚走上工作岗位,“学本式”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很空泛的三个字,经过培训以及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后首先思考也是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将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在自己的美术课堂中实践出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在前不久的“2017年秋季重庆市美术教研活动”上,有幸现场观摩了树人小学宋老师执教的“大足石刻”一课,当时很疑问,一节美术课下来,老师没示范,学生没有画作品,美术课不像美术课,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可回来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样去欣赏大足石刻和其他的石刻的美,通过自学后展学、讨论后展学等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更加高效,更加灵活轻松。我想这是一节比较典型并且在美术学科起着示范作用的卓越课堂。

三、如何在本校开展卓越课堂

(一)结合实际教学,灵活处理教材

我校现运用人美版美术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貼近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但由于我校学生生活的圈子狭小,视野窄,对教材上的内容缺乏切身体验,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例如,《雄伟的塔》一课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各种塔,唤起学生的回忆,感受塔建筑的奇特,但对于我校学生来说,他们当中并没有多少人见过并仔细观察过各种各样的塔,即使有,也仅仅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很难唤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加上我校学生家长对艺术类课程并不是很重视,课程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得不够齐全,导致很多课程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二)关注自学、互学过程,加强小组合作建设

我校刚创校一年,学生以前大都是在区县上学,对“学本式卓越课堂”接触不多,所以我们对于学习过程的培养比知识更加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节课的开始不能说:“老师想让你们学……”应该给学生定一个范围,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由的学习,自学环节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内。现阶段最难实施的就是互学和展学,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小组合作的问题设置得太简单,导致学生合作的积极度不高,只是聚在一起聊聊天,没有真正发挥互学作用。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探讨空间。在互学之前就应该分工好每个学生的角色任务发挥组长互学组织职能,让组员明确互学任务后,由组长组织有序的交流(弱者先讲、中者补充、优者总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引发组内深度互动,思维碰撞,。我任教一二年级,采用两种分组方法,每2名学生一小小组,四个学生一小组。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分组主要考虑纪律,性格,美术基础以及性格方面的互补,少数特殊的学生可以轮流分组,尝试出与其最合适的小组。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资源,更好的落实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把展评放在学习的核心阶段

展评环节是由展示+评价组成,起初将展评误认为只是对美术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而真正的展评是小组成员在完成合作学习后,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再针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补充、质疑、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过去的半学期实践中,我和学生们都还在学习尝试阶段,大部分的展评环节都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我校学生基础,首先应是规范学生展评的行为,大部分学生在台下可以积极举手大声发言,而上了讲台就讲不出话,小组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要么七嘴八舌。在整个展评环节,学生们就像是小老师,而老师就要退到台下。一开始把握不了“退多少”,一退就会全部退下,出现了放任不管的现象。展评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的组织。在课堂上,面对各种不同的学生,要及时分析预设,正确选择展评的对象,当遇到评价不够全面、具体或者错误评价时,应该换个问题或者重新设疑,在学生展评结束后,再纠正补充。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应当发挥好辅助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静待花开。

总而言之,学本式卓越课堂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作为职初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把握学科特色,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让"学本式卓越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维飞.“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育高度[J].教育询刊,2013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新形势下地方院校研究生生源状况及对策研究
高中忙“掐尖” 你怎么看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