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智慧 构建智慧课堂

2019-10-21 07:06高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彩带小棒算式

高燕

在培训期间听过多位名师和教员执教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数学教材很强的把握能力,善于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课堂教学语言简炼、幽默风趣,课堂驾驭能力强,富有教育智慧。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而且要拥有智慧,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要追寻一种“自然和谐、问题探索、互动生成、走向实践”的教学方式,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思维开发思维,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旅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乐园。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智慧在探索中生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心中产生疑虑,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让数学方法在启迪中生成,问题解决策略在生成中提高,学生的智慧在探索中凝聚生成。比如沈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例1时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教师先出示一个用3根小棒围成的三角形,问学生:摆一个这样的三角形要几根小棒?接着依次出示2个、3个、4个、7个这样的三角形,问学生:摆这样的2个三角形一共要多少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呢?4个呢?7个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竖着依次板书:

2×3=6

3×3=9

4×3=12

7×3=21

教师接着问:还可以接着摆吗?

学生:还可以摆8个、9个、10个、11个……

教师:摆得完吗?

学生:摆不完。

教师指着黑板上这些乘法算式接着问:那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写,可以写多少个?

学生:无数个。

教师: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

生:写不完。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把已经写的和还没有写的算式都概括进去吗?

学生交流后指名汇报:

生1:x×3

生2:y×3

生3:b×3

师:刚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字母来表示。用这些字母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三角形的个数。

师:老师用a×3表示,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这里的3为什么不用字母来表示呢?

生:这里的三角形只有3根,不可能是4根、5根。

师:我听懂了你的意思,这里的3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只要观察哪个量在不断变化,我们就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这个量不变,我们能不能用字母来表示?(生:不能)a是一个变化的量,看到的这个字母a其实背后表示很多很多个数字。也就是说这个a×3可以表示多少个算式?(生:无数个。)

师:当a是1000的时候,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a是1000的时候表示1000个三角形。

师:生1的意思是说当a是1000就表示1000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的根数。

师:那a还可以是哪些数?

生1:还可以是500,表示500个三角形所需多少根小棒。

生2:还可以是100,表示100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沈老师创设摆若干个三角形所需多少根小棒的问题情境,当学生说出一些数学算式后,教师问: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学生自然想到写不完。紧接着教师提出:你能用一个算式把已经写的和还没有写的算式都概括进去吗?这一极其挑战性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促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潜伏状态随即转入活跃状态,在问题情境中努力解疑、释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地被激活,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中获得知识,生成智慧。

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智慧在实践中生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和智慧生成的源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智慧,开启智慧之源,使教学源头流淌的是“鲜活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被反复咀嚼过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利用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陈老师在教学《认识小数》时,能“活”用教材,把教材中的例1进行改编,创设分别用尺测两根彩带的现实情境,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教师先出示一把米尺,引导学生测得第一根彩带长度是0.9米。接著出示第二根比1米长一点的彩带,问学生:你能用这把尺子量出它有多长吗?该怎么量呢?

生:先在1米处做个标记,然后把这个零头移到前面量出来是3分米也就是0.3米,再和1米合起来就是1.3米。

师:如果陈老师给你一把2米的尺子,你觉得可以量吗?(可以)

课件出示一把2米的尺子和刚才那根1.3米的彩带。

师:如果这根彩带继续延长,你觉得陈老师还要给你一把……?

(这时有学生想到说是千米尺。)

教师追问:这位同学一下子想到了千米尺。你在这样的尺上可以看到哪些数字呢?

生:可以看到1米到1千米。

师:可以看到1、2、3、4……,是不是?在数学上有个简单的方法是这样表示的,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它就可以无限延长,它就是数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数轴上表示的自然数和小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陈老师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米尺分别测不满1米和比1米长一点的彩带,不留痕迹地自然联想到用千米尺测更长的彩带,再过渡到数学上的数轴,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小数,这样使教材真正成为开展数学学习、沟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有效素材,最终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生成

教学中不难发现,游戏式、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课程中在数学味的基础上多一些生活的、活泼的、趣味的元素,会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呈现出一种更为积极投入的状态,进而促使学生的灵感不断地被点燃,数学方法在启迪中生成,问题解决策略在生成中提高,学生的智慧会在数学活动中凝聚生成。比如我在教学《100以内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在教学中设计了“抽卡片比胜负”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三轮层层递进式的游戏中经历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形成。在抽卡片、猜数、比大小定输赢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学生的专注力和思维始终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的状态,通过游戏总结出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节课看似是一场简单的数学游戏,实则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连接起来,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也把数的大小比较的策略暗藏其中,以教师的智慧激活学生灵动的思考,真正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而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致盎然、怦然心动的神情是那么生动和迷人,也使得课堂更加充满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总之,要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需要教师在探索中感悟课堂,在实践中反思问题,在思考中生成智慧。

猜你喜欢
彩带小棒算式
眼花缭乱彩带舞
巧移小棒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耀眼的圣诞节
挂在天上的彩带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两卷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