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

2019-10-21 07:06王燕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全面发展音乐教学

王燕

摘 要: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差异,强调音乐创作背景,感受音乐内涵,通过视听结合领悟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欣赏能力;全面发展

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像是人们相互交流的语言,音乐是人与灵魂的交流。通过欣赏音乐,听者进入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用音乐传达的力量和思想。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同样重要。这就要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课程,有了欣赏音乐的能力,才能听懂音乐里所传达的东西,获得美的享受,与灵魂深层次交流,从而使音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来源于生活,所以能反映生活,听者在欣赏音乐时回忆起生活的某个片段,触动内心的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音乐才有了如此丰富而精彩的局面。音乐的声音是作者的声音,也是生活的声音,要让音乐更好的在社会中传承下去,就需要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欣赏在先,教学在后

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它与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不同,它更感性,需要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具有普适性,不管是九十岁高龄的老年人,还是一两岁的小孩子。不管是学识渊博的博士生,还是不识大字的流浪汉,都能听懂音樂,并且能有所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需要教师倾注情感、创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少一点功利性,还有多一点美的愉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参与,而不是教导学生去利用其社会价值。

例如在《七子之歌》这一课时,教师在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主要内容时,要注重其中的深层感情,而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作品内容,或者让学生会唱就行了,要重在让学生去听、去感受每一个音符所表达的情感,而不是每一个音符代表什么声调。

二、作品为主,理论为辅

音乐具有双重性,一面是简单性,一面是复杂性。将音乐归于专业知识中,尾随而来的便是种种类类的理论知识。将音乐归于玩趣,那它便仅仅只是一种玩趣,一种轻松又愉悦的美的感受。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大多是一种玩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少传授一点生涩的理论,多介绍一点优秀的作品。选择作品向高端、经典看齐,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初步建立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对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优秀的、经典的作品,才能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学生在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得美的享受,也会锻炼其想象力,升华其情感,反省其灵魂。这种过程单凭教学是不可能完整的。

例如在《东方之珠》这一课时,教师要立足作品本身,重要学生的感悟。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听后感。然后,让学生猜想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最后,让学生点评发言学生的理解,相互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在作品中,就提升了音乐欣赏的能力。

三、兴趣作干,能力作枝

音乐有许多流派和不同的种类。有古典,有流行;有欢快,有悲哀。不同的音乐吸引着不同性格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喜好,中学生的音乐喜好大多偏向于流行音乐,比较大众。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并从学生所喜爱的音乐中进行发散性教学。由流行引向经典,又大众走向小众。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申出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类别,让学生获得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感官体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兴趣作为引导,能力作为配合,在兴趣中学习,欣赏能力便会逐渐培养起来。

例如在《青春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偏向于趣味性,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是轻松的,使人放松的。在趣味性的方向下,营造出轻松、自在的音乐课堂。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调剂学习精神,释放学习压力。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契合度、交流程度也会达到最高。

四、动静结合,提高效果

音乐欣赏课程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区别于一般课程,它具有独特的真实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声音艺术,并且来源于生活。因此,它对人的影响是较有不同的,它可以通过声音的传播直击到人的内心,让人身心受到洗礼,一部好的作品能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可谓是大有裨益。而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也应当注意到一些特殊的原则。首先,音乐的表达需要良好的音响效果,另外,音乐欣赏时需要一定的静,可以说,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静的过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倾听者内心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并在倾听中对所听内容进行思考和反应,让自己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运动状态,由此造成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动静结合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将音乐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欣赏《母亲》这一乐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沉淀内心,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看看在自己的心中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紧接着再让学生欣赏《母亲》,此时他们的情感已经被唤醒,脑海中尽是自己与母亲的感人瞬间,当他们听着细腻的旋律时,内心自然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更能带着满腹深情去感悟母爱的伟大。

五、结束语

音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食粮,很难想像,没有了音乐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音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健康的音乐,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调节人们的内心,释放人们的精神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高昂、激情的音乐还可以帮人们摆脱烦恼和悲伤,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与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样重要,教师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为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道路上提供了一个参考,希望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彩萍.音乐欣赏,美寓教学——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3):170.

[2]洪瑞珠.践行核心素养,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如何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北方音乐,2018,38(07):186.

[3]王蕊.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教师,2014(10):62-64.

[4]潘宇颖.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4(08):69.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全面发展音乐教学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