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019-10-21 06:51王红燕何佳赵燕刘玉花
现代食品·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王红燕 何佳 赵燕 刘玉花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分析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及课程思政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deepening constantl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S201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研究食物、营养、卫生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但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该课程涉及学科知识繁杂,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知识覆盖面太广,理论性极强,比较枯燥,学习兴趣和动力低。因此,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创新,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改进理论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1 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会靠机械记忆去记住许多零散的知识点,或者背会很多的条条框框,难以形成专业课知识框架体系,不利于整合梳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该课程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结构的全局把握,加强学生对知识点整体的理解与吸收,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思维导图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甚好。另外,为了解决课上学生过多的抄PPT、记笔记难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模块中的每个子任务,或理论或实践记思维导图式的笔记,学生听课时只需认真听并且经过思维加工后提取关键点,通过不同线条进行分层次的联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记笔记的速度,课后通过图形和关键词对知识进行梳理、复习整理,使记忆更有效,并以作业的形式上交评比,学生们竭尽所能绘制各种颜色的线条、图案,使文字笔记变成色彩丰富、具有高度组织性及个性化的图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

1.2 引入“小先生”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食品营养与卫生第一堂课中除了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告知学生外,还会布置一个重要任务,根据教师设计出的符合教学内容的十六个话题,每个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积极准备PPT,争做上台“小先生”,每周“小先生”表演结束后,全体同学对他讲的内容的深度、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及趣味性等进行评分。这会作为该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们会非常积极的准备,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同学及老师,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讲解、提出的质疑,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采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时效性

笔者有效利用 “云班课”APP进行教学辅助,提升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效果。

利用手机APP进行信息化教学,除了充分利用其一般功能,即课前发布任务、资源上传;课中一键签到、摇一摇选人回答问题,随堂测试;课后布置作业等功能外,笔者还创新了以下内容。

1.3.1 早餐群

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最主要的一个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能够运用科学的营养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为自己和他人建立保健意识和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习惯。笔者借助信息化平台,要求学生每天拍照上传自己的早餐到早餐群,针对学生的早餐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比如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起床晚的习惯,一个班级里多于1/3的学生不吃早餐,1/3的学生早餐只有面包、饼干或饮料,只有不到1/3的学生正常饮食。通过这个线上线下活动和讨论学习,提出一晨一杯奶、一个鸡蛋的要求。坚持每天打卡上传早餐,学期结束,学生们基本都养成了吃好早餐的习惯。

1.3.2 健康小知识群

借助平台,笔者创建了每天5 min碎片时间打卡学习的健康科普知识环节,主要由教师在早上7:10将相关知识通过语音发布到健康小知识群,学生点击学习。例如,水果专题中的课程内容包括水果的营养与保健作用、科学进食水果、水果食疗、水果养生、水果美容和水果礼仪等等,这样的一系列课程下来,学生最大的改变就是早餐中开始增加水果。这个环节其实就是5 min的知识科普,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们利用碎片时间系统地学习水果的功能及其对人们的重要性,对后续学习难点章节营养与配餐大有裨益。

1.3.3 讨论与答疑

学生和教师经常会围绕课程内容,选择当下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以加深同学们对健康、食品营养的认识,比如:垃圾食品都有哪些?为什么称之为垃圾食品?再比如,对于100 kg的肥胖人员,你能给出几种减肥方法?你了解轻断食吗?等等,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女生比较多,她们会积极参与讨论,制定减肥方案,当然她们需要采用多种途径查找大量资料。最后让每个人整理出关于這方面内容的综述,通过深入探讨,既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明白健康的意义。又能锻炼她们的思辨能力、总结能力。

1.4 借助诙谐语言,边玩边记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理论知识,笔者经常会借助顺口溜或者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比如在讲氨基酸时,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分别是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3],还有一种组氨酸是针对婴幼儿的,按照顺序取谐音编制口诀:“携来一两本淡色书,针对婴幼儿再来一组”。很快学生就能记住九种必需氨基酸,提高教学效果。在讲食物搭配时,引入卫生部门提出的“大豆行动计划”的顺口溜“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再比如按照中国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为主,合理搭配细和粗,多吃蔬菜果和薯;每天要有奶和豆,常吃白肉少吃油,少盐膳食又爽口;食不过量天天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行动敏捷又轻松;三餐分配要合理,饮水足量很必须,饮料不能来代替;饮酒一定要限量,新鲜卫生要保障,膳食指南促健康。通过这种愉快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紧密联系生活,实施开放式任务实践教学

开放式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联系实际,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任务,比如,针对退休老人“三高”发病率比较高这一现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制定好调查问卷表,学生们进入社区,公园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得到近百份问卷,并进行整理,每组撰写老人的饮食现状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然后制作PPT进行汇报,经过全班讨论加上教师指导,学生们制作出关于“三高”老人的饮食指导卡片,并定期下社区进行科普宣传,真正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营养配餐这块,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周食谱设计,学生通过调查分析,以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南为导向,结合大学生饮食现状,合理制定营养食谱。另外讲到食品安全这块知识,针对加碘盐的碘含量测定,学生通过查资料,设计几种检测方法,一一验证,并给检测机构打电话沟通求证,确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法。实训手工酸奶的制作时,提前引导学生调查确定每组要做的风味、制作方法,分组分别做几个方案,最后由教师和同级学生进行品尝、打分,选择出最优的设计,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在讲添加剂时,组织辩论会:“添加鸡精和味精哪个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通过类似答辩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不仅切实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4]。

3 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在学生的考核方式上,平时表现主要采用过程评分机制,评价内容包括平时考勤、回答问题积极性、讨论的参与度、作业的完成度、随堂测试以及平台资源的点击率,这些平时表现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全部借助信息化平台完成评定;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期末闭卷考试完成评价,占总成绩的30%;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小组协助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的汇报、PPT制作与综合小论文的质量等按照考核评价表由教师、小组和自己共同评价、打分。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闭卷考试的问答题设计成无标准答案的自由发挥题,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注重德育培养,突出课堂思政

将思政教育带入专业课课堂,是教师们应该重视的事情,所谓教书育人就体现在这里。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的讲授中,比如,讲到食品添加剂时,结合生活中近些年发生的大事如“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事例将出自《增广贤文》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诠释的更加清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讲述膳食与疾病这部分内容,尤其是膳食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时,笔者会推荐学生看电影《千与千寻》,指导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一个“度”,要学会节制,在物质如此发达的中国社会,人们要懂得平衡膳食,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载,教师可借此机会将国学黄帝内经引入课堂,推荐同学们去看,拓展自己的视野,使其更深层次的理解现代平衡膳食的原则:“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不仅说明了平衡膳食的多样性,更强调食物要适量搭配,互相补益[5]。同时要教会学生们懂得感恩,感恩父母、学校及伟大的祖国,毕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讲到食品污染这一个话题时,可适当涉及“白色污染”,其可作为环境污染的话题,作为和自然环境如何相处的话题,教师利用身边发生的事的照片、热点话题、新闻作为实例和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将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个大话题,转化成日常行动,比如在实验室随手将垃圾放入分类垃圾箱,比如不随便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不轻易叫外卖等小事上,让同学们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创新,不仅可帮助同学们厘清本课程的脉络,高效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教学的意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玉萍,袁静宇.食品营养与卫生[M].北京:海军出版社,2018.

[2]陈秋月,洪海龙.思维导图在制药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6(12):153-156.

[3]孙丰梅,石光雨,王 健.大学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1,31(4):119-122.

[4]邓源喜.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工程化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2(15):227-228.

[5]王麗琼.食品营养与卫生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