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焦虫病诊断与治疗措施

2019-10-21 06:42胡姐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养羊业的迅速发展是缓解我国粮食供应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养羊业从分散饲养的形式转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饲养模式,羊病的发展和流行是制约我国养羊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羊焦虫病是羊病的其中之一,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并且极易导致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该文结合对羊焦虫病的案例分析和临床症状深入探析,分析羊焦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治疗措施,以期为养殖户解决由于该疾病造成的困扰。

关键词:焦虫病;养羊业;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57

0 引言

羊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类原虫病,该病发病时间具有一定季节性,是由于焦虫寄生在血液细胞以及网状内皮细胞而引起,对羔羊和育成羊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病情明显发生后整个羊群几乎均被焦虫感染,该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巨大[1]。羊焦虫病季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蜱虫的产生和消亡,羊食用被焦虫感染的饲料和水源后被感染,蜱虫吸食患病羊的血液后传染给其他羊,造成疾病的大范围传播。

1 案例分析

2018年6月,养殖场羊群中发现了6只持续发烧、呼吸困难、眼结膜苍白发黄的患病羊。养殖者发现状况后,及时将患病羊进行隔离,对羊舍进行全方位消毒。养殖者严格按照吉林省制定的防疫计划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患病羊采用青霉素和清热解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治愈效果并不明显,患病羊数量逐渐增加,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养殖场管理人员就此恶劣情况,及时请求兽医帮助治疗,经兽医了解,该养殖场以前从未发生过此种情况,自从引进一批新羔羊后便导致此种并发症,由于夏季是蜱虫的高度活跃时期,并且羊圈内环境差,通风效果不强,初步确诊为羊焦虫。从发现患病到治愈共有65只羊感染此種疾病,多为羔羊和育成羊,最终死亡的8只羊均为羔羊。结合专业人士对患病羊进行及时治疗,致使羊焦虫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显然羊焦虫病的传染性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羊养殖业的发展,给羊养殖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羊焦虫病的防治与治疗俨然成为目前养殖户重点关注的问题[2]。

2 临床症状

羊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喜地,呼吸急促,淋巴肿大,高温发热,病发时患病羊的体温达40℃。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病羊的视粘膜充血,贫血,黄疽,血红蛋白尿,肢体逐渐僵硬,久卧不起,体重逐渐下降,羔羊在死亡前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后衰竭而亡。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治疗,1~2周内就会造成死亡[3]。

经过对病羊的解剖试验可知,病羊视黏膜极度苍白,血液稀薄,血液不能正常凝固,血液颜色呈淡粉色,皮下脂肪呈胶状。病羊全身淋巴结节出现不同情况的肿大现象,其中肩前、肛门、肺部淋巴结节肿胀最为明显。对淋巴结进行切面处理后发现,淋巴结节积水过多。严重的充血状况导致脾脏、肝脏、胆囊肿大,病羊的脾脏和胆囊比正常羊大2~3倍,肾脏上有明显出血点,胃粘膜上有大小不一的溃疡现象。所有病死羊心脏积液增多,肠表面和内膜有严重出血和充血的现象。

取病死羊肝脏、肺脏、肾脏进行镜检,并没有发现致病细菌。对病羊淋巴结节穿刺,结合姬母萨染色法,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被染成紫红色石榴体。采取病羊耳尖血,采用姬母萨染色法,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内有明显的焦虫体,在细胞边缘有较多的紫红色远点状虫体,染虫率高达80%以上[4]。结合临床症状、解剖试验和实验室诊断可以最终确诊养殖场的羊群患羊焦虫病。

3 防治

3.1 治疗

羊焦虫病的治疗要结合养殖场病羊的实际情况,以消灭病原体为主要目的,对症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展开综合治疗。经多年临床经验,对病羊采用国产药物贝尼尔(三氮脒),使用剂量为5~7mg/kg体重,在病羊的臀部进行深层分点肌肉注射。同时,根据病羊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配合治疗,针对初发病羊,根据体重注射贝尼尔或血虫净,同时配合健胃消食和缓泻药物,防止便秘发生,结合抗生素消除胃肠炎症。对于突发性神经症状,可皮下注射硫酸镁1mL,应用磺胺类药物防止病毒侵害脑部。对于已经出现震颤症状并且病程已经达到3d以上的病羊,注射安痛定或氨基比林。对于已经产生便秘症状的羊,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0mL、安纳咖10mL、Vc 10mL、糖盐水500mL、NaHCO320mL、清开灵20mL,同时起到保肝、强心、利尿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缓解病症。针对病羊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的状态,可使用酵母粉、食生母等改善病羊的肠道运行状况,也可运用维生素B对病羊进行注射,提升羊的食量。对于处于恢复期的病羊,在用药时视情况调整药物,对于体弱的病羊,注射强心补液,防止因体弱而造成其他细菌的感染,在治疗用药的过程中要结合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直至康复。对于贫血羊只,使用5%的葡萄糖500mL、0.9%的盐水500mL、青霉素10000万单位、Vc 10~20mL、维生素B65mL、碳酸氢钠20mL。以上药物连续注射3d以上,根据病羊的情况及时调整,5d左右即可康复。

3.2 预防

羊焦虫病的传播与蜱虫有直接联系,因此灭蜱是预防羊焦虫病的关键。在5-8月,蜱虫活跃的季节,定期使用3%敌百虫和0.05%双茧咝给羊进行药浴,防止蜱虫吸食羊血液造成疾病传播。使用贝尼尔,按照2mg/kg的标准对羊进行肌肉注射,提前预防焦虫病发。对新引进的羊只进行隔离观察,严格把控引进羊只的检疫情况。定期开展驱虫工作,用氯氰碘柳胺钠或伊维菌素去除羊体内的寄生虫,用药后,羊产出的粪便需要集中处理,从根源上消灭虫卵。羊养殖户应该注重日常管理,精心挑选优质的牧草和饲料,对于发霉和劣质饲料坚决不给羊食用。注重卫生清洁工作,对体质较弱的羊格外关注,避免高温放牧、风吹雨淋。

4 结束语

蜱虫是导致羊焦虫病传播、感染的重要方式。羊感染焦虫病后,引发血液疾病,使羊自身机能以及抵抗力下降引起其他并发症,进而导致患病羊数量增多和死亡。发病羊群的饲养模式多为放牧式饲养,由于自然环境灌木丛较多,河边低洼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蜱虫的生长,是羊群相对于舍饲羊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养殖户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封山禁牧政策,走向集约化、科学化、生态化的羊舍饲养模式,促进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勇,谢小婉,杨红霞,等.乌鲁木齐米东区某马场弩巴贝斯虫病的初报[J].畜牧与兽医,2017,49(4):131-132.

[2]岳炳辉,Whistler,刘迎春,等.澳大利亚培训包对高职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0):209-212.

[3]杜闯,莫奕,景荣.羊焦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5):139.

[4]李良松,解明华,刘桂伶,等.山羊焦虫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诊断与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3):72-74.

作者简介:胡姐(1976-),女,汉族,吉林长岭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