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中的美术鉴赏与方法

2019-10-21 08:01王嘉楠
锦绣·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美术教学

摘 要: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器官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享受,获得对美术知识了解的过程。它是比美术欣赏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为直接的一种审美过程。通过不同美术鉴赏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格调,鼓励同学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美、追求美,陶冶更高尚的情操。本文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的鉴赏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义务教育;美术鉴赏与方法;美术教学

随着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产品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媒介。学生可以轻松地通过科学产品获得更广泛的知识。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美术教育对其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往的专业化趋向于现在的生活化,美术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已成为了人们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逐渐走进生活、服务生活。义务教育课标:“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在现在美术教育中,学生获取美术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多元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已开始向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进行转换。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美术知识和技能、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能相互融合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们审美素养的提升。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学习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美术课程也不例外,它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和带领学生学习中能打破严格的学科桎梏。想要提升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不妨尝试以下几点:

一、提升美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美术鉴赏课在内容上能实现学科综合,譬如在讲授《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还要让学生了解每张画的历史背景,才能用历史的趣味性故事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这幅作品的艺术趣味性,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才能深刻地了解历史与美术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在讲解美术作品时,通过绘画作品对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联系点,比如在语文课中学生都学过的 “韩熙载夜宴图”,也能随口背上几句,但是如果向学生介绍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的绘画技巧与绘画表达形式,工具的复杂性、绘画种类的区分和绘画表达技巧、手法等,会使学生很是为难,教师在这类美术鉴赏课程上除了需要从作品创作的工具、技法上讲解,更要从历史、文学和美术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来讲解。如果只是从美术绘画领域讲,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美术的认识还是仅仅停留在浅显的外观欣赏,综合起来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教师美术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在教授《中国民间美术欣赏》时,不仅让学生们了解民间美术种类的多样性,还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形式。艺术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的反映,以艺术的审美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必须塑造美的形象,传递美感。若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只是停留在單个民间美术形式的创作本身,学生审美则会只停留在美术形式方面,无法提升学生较高层次的审美素养。因此,在讲授该课程时,着眼点要开阔:可以从成语故事作为开篇,比如“买椟还珠”、“核舟记”……通过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和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民间艺术的“趣味性”,然后通过赏析各种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品例如“皮影”,动静结合将使得学生的初步感知深化,把对民间美术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在本节中融入历史、文学、音乐、传媒与美学等学科。这节课的深度将远远超过美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且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持久深远的审美技能。

三、提升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

美术鉴赏课更需要综合环境。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是无法进行醍醐灌顶的教学方式,需要的是学生在课余能有一定量的自主学习,通过科学媒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解。因此,美术鉴赏课更需要有其他学习环境的参与。

四、提升美术课程评价的“综合性”

综合性评价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即通过一节美术课程学到了什么和怎么学的,而不是学的结果怎么样。传统的评价是被设定好格式的结果展现,带有强制性、功利性。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而综合性的评价实际在从学生开始学习时就已经进行了,带有明显生成性、激趣性和鼓励性。综合评价除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式评价。同时,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还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教师所设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总结

通过美术鉴赏课综合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的存在、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最终学会总结评价,让学生从以往停留在欣赏层次的鉴赏能力提升到能综合运用身体机能的鉴赏能力,从单一地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鉴赏层次到学会让各学科融合的鉴赏层次,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蔡婷平.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15):146.

[2]孙永哲.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4.

[3]孔繁明.发挥优秀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N].美术报,2019-04-06(006).

[4]余佳明.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开展[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5]Art for Life:Authentic Instruction in Art.Tom Anderson,Melody K Milbrandt..2005

[6]张玮玮.浅谈义务教育中的美术鉴赏与方法[J].西部皮革,2019(06):127.

[7]谢念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0-61.

[8]李佳妮.改进美术鉴赏教学  提高学生美术素养[J].艺术评鉴,2018(11):121-122+148.

[9]谢文婷.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情境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161+163.

作者简介:

王嘉楠(1999.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高邮市,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美术教学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