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计量管理的应用分析

2019-10-21 20:52黄秦峰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摘 要:测量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性设备,测量设备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水平,对企业综合竞争力也具有重要影响。与国外先进制造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企业测量设备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企业仍使用人工纸质记录的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信息化计量管理模式。文章以A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立和优化覆盖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计量管理系统的方案,提升企业的测量设备综合管理能力。

关键词: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计量管理

一、 实施背景

测量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性设备,如测量设备在使用生命周期内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和可靠。当前,我国有数量众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使用数以万计的测量设备,但部分企业仍主要使用人工方式进行检定、校准、计量确认、封存报废管理,相关证书仍为纸质,与国外先进企业做法有明显差距。此类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建立覆盖测量设备采购计划、购买、使用、检定、校准到最终报废封存全生命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测量设备综合管理水平。通过测量设备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各级使用人员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计量管理平台,有效整合各类计量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计量数据的电子化归档,方便查询统计,也方便相关技术人员快速获取测量设备计量信息,提升计量管理活动的可追溯性,减少人为管理差错,提升计量管理工作和效率。

二、 主要做法

为寻找更具适用性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文章选取A公司作为实施对象,通过对A公司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其他公司建立信息化测量设备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一)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测量设备生命周期应主要分为设备采购、设备验收、设备使用维护及设备报废四个阶段。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此四个阶段配置相应的功能模块,在设备采购阶段需要预先明确校检承担方,明确计量设备性能和校准方法。在设备验收阶段需要对设备政府计量确认,确保设备各项技术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帮助使用单位登记入账。在设备使用维护阶段,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和临时检测管理。在设备报废阶段,需要对设备进行状态变更管理。因此,需要相应设置测量档案管理、测量设备台账管理、测量设备不合格管理、测量设备校准管理和测量设备量值溯源图五个模块。待后期视使用情况,还需要增添在线监控、维护管理、智能诊断和统计分析四个优化模块,保证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二)实施方案

按照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本次实施方案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组织开展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基础材料,明确必要、全面、合理的管理和监控数据要求,收集各类主体的使用需求。其次,根据使用需求拟定在线监控、送外检定、计量确认、维护管理等优化措施。再次,根据优化措施设置信息模块,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制定和完善测量设备管理办法。最后,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三)实施情况

按照A公司现有生产运营情况,文章分三个方面對测量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第一是对测量设备类别管理模块进行优化。明确测量设备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范围,有助于测量设备台账的建立,对于设备的点检、维护、校准、更新报废等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大型企业检测设备使用实际,将设备分为最高计量标准器、安全防护设备、贸易结算设备、环境检测设备、工作计量设备、厂际结算设备、质量检测设备和其他一般类设备。对前七项设备进行A类管理,对其他一般类设备实施B类管理。

第二是对测量设备台账管理模块进行优化。台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立卡登记、台账查询、数据维护等功能。在基础数据建立后,为避免出现错误数据,需要对模块进行日常维护。台账管理模块整体安装基础数据采集、维护数据采集、维护计划编制、维护作业实施和维护任务统计查询等功能来实现。建立台账管理模块后,可以将散落在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减少重复劳动,将过去的手动录入改为信息自动录入,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是对测量设备检校管理模块的优化。根据测量设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情况,调整计量结果确认间隔时间,为使测量设备满足现实生产需要,达到规范检校周期,降低检校费用的目的,有效降低测量风险。

三、 实施效果

对上述模块进行优化后,有效的提升了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实现计量检测设备的常态信息化管理,有效保证了测量管理系统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答复降低校检费用,在保证参数科学有效的基础上,满足了计量设备量值溯源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调研发现,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计量管理投入使用后,计量管理模式的规范性答复提升,计量管理效率提高,企业计量工作得到有效保障,为实现测量设备全部受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计量管理由人工到信息化的转变,实现了由粗放化到精致化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的计量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克卿.论述做好测量设备周期检定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1(17):278.

[2]刘思友.精细管理测量设备 降低仪表故障频率[J].中国设备工程,2012(8):18-19.

[3]罗小川,车仁生,崔长彩.分布式网络化测量系统:面向先进制造的新一代测量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2(1):1-7.

[4]韩生旺,于林泉,刘捷.测量过程控制的探讨与实践[J].内蒙古技术监督,1996(2):16-17.

作者简介:黄秦峰,男,广东广州人,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全生命周期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基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探究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BIM—BLM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油田企业物资供应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