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2019-10-21 02:47刘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刘洋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历程较短,其成熟度远不及于欧美国家。我国物质水平的上升,但人们对于心理需求以及精神层面的教育没有得到同步的满足,则出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不对等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低,较为少数的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问题百出,在本篇文章中会详细地介绍中小学心理健康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策略

在中小学教育的领域中不仅要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塑造一个全面健康的人格,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愉悦和轻松,让学生在中小学的成长历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上的成长,从而为学生后期的人生发展做准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也会对学生的个体生活以及心理造成负担和压力,因此在中小学领域内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在我国较为发达地区实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并没有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没有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1]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的原因之一。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如山村和农村地区来说,中小学的教育课程中并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关于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发展较为迅速。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科学严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且对于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水平检测手段缺乏专业化等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大部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为了应付国家要求和教育部门的检查,因此使得大部分的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对于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此外,大部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演化为教务处和政教处,学生即使出现心理上的困扰也不敢寻求帮助,健康教育中心名存实亡。[2]

2.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领域和家庭层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是社会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在教育和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满足学生生理上和物质上的需求,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他们忽视了对于孩子心理依赖上的满足,从而可能会造成学生出现不安全的依恋问题或者是性格上的缺陷。根据著名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学说,个体的活动都是对三岁之前光盘上内容的重复,个体的性格特征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与童年经历息息相关。因此,在我国家庭教育领域中,父母对于儿童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或者伤害能够影响其后期的人生生活和经历。除此之外,在家庭小范围内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素质教养等都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本身的自我改变与进步才是对于儿童最好的教育。在社会大范围内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流行趋势也会对儿童的个体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和观念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个体在出现心理困扰时不敢去向正规渠道求助,这也是在中小学领域内学生自杀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学校加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度是目前教育领域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对于我国西部以及欠发达地区来说,也应当注重对于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知识普及,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程度。除此之外,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应当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实际帮助作用。此外,也应当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从而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相应的课程活动以及教学内容时,应当挑选较为合适的教学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挑选,从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

2.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和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整体环境的安稳程度以及家庭氛围的和谐程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本身的相处模式,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安全依恋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对待他人的方式也会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模式。因此,在家庭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长久发展。社会整体环境对于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时代内的社会繁荣程度以及社会流行趋势对于儿童产生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不同时代特点下不同心理学流派出现以及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

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水平

由于我國的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历史较短,因此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尚未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教师,大部分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心理学学位和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数据发现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也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水平是必要手段。教师在进行自我学习的基础之上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力,在面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困扰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语

在中小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开展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层面的关注和引导。学生只有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特质才能够促进知识教育意义的体现,长久的心里压抑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困扰和问题,及时排除困扰才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心理层面的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漆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2]黄成虎.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猜你喜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