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研究

2019-10-21 08:35康秋燕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课程体系教育

康秋燕

摘要:本课题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创新创业型人才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拓展能力、组织和核心管理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本课题的研究为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和优化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课程体系;教育;

创新创业已经变成全球性的话题,其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加速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注意。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增长,改革也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成为一个噬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和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可由于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缺失,对教育关注程度也不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列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创新创业课程主要还是通過课外活动或者间接和基本的职业教育方面的职业指导课程来体现,没有形成有机体系。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弹性,难以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系统,以及实践与工程相结合的课程,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分散,实际能力和应用性都不强。

(二)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狭隘阶段。对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到位,有一些学院和大学里只有部分课程涉及创新创业教育,并且这方面的教育也只停留在走出校园后的就业方面。目前社会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支持度,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是限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原因。缺少一个良好和宽松的进取环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高水平教师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擅长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涉及面广、综合性的实践学科,所以对这方面教师的要求很高。实践教学能力偏弱。由于缺乏工程实践,教师对于具体实践、内容、深度、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设计都浮于表面,没有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来实行教学计划,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从理论学习再到理论教学,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有限,这也是限制实践教学的一个因素,这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四)实验实践基地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通过校园教学和校外实践基地结合获得的,目前大学里的实践教学普遍流于形式,校园里经常出现诸如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倒退的现象。许多高校甚至没有相应的实践实验室,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困难,稳定性也较差,这些都使实践教学很难保证,也是导致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较为薄弱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要树立观念意识,要明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部办公厅的要求必上基础课程,是新时代合格大学生培养的核心课程,要从心理上重视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创业教育理念的深度完善,第一步需要改变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完善他的创业教育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教育里的知识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知识传授教育,而是把创业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能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把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核心。

2.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特定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在创业的过程中的应用。成为创业人才不仅要有开拓精神和能力,还要有面临风险的个性和意愿,以及拥有社会责任感和为工作献身的精神。

3.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教育师资力量。提升师资力量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强本校授课的教师培训,通过进修、短期培训等各种手段对专任教师系统的培训和训练,提升授课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二是聘请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业内人士进行授课或讲座,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解给教师,让教师可以融入到到案例教学中。

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和专业紧密挂钩。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切忌大而空,要因材施教。针对专业的特色特点,行业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个人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体验,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由大学生自发组织并亲自管理的独立技术服务的公司。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越强,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但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类课程中。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因此我们要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专业实践类课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专业实践类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是提高创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学院和大学的拓展教育应该涉及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创业实践或者通过第二课堂提供实践机会,来尽可能多的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类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在课程的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创业理念,以创新创业的思路完成该课程的授课。二是该课程的内容要与企业实操尽量接轨,这就要求实现课程校企共建,实施“双导师制”制,在校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完成授课。三是实施项目化教学,引入本行业中和创新创业相关性较强的项目完成教学。四是课程的最终考核和创新创业成果挂钩,创新创业成果可在课程的最终考核成果中占据一定比例。五是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最好也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做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指明创新创业的方向。

结束语

大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要激发大学生的开拓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逆境中发展的能力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创业者坚持到底精神和意志,让这些意识慢慢形成习惯,最终转变为实际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的衔接学校教育和社会工作,并激发学生走上社会后的自我革新和发展的能力。本研究结果对当前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课程体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