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转房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

2019-10-22 13:12石文芳周俊峰伊文斌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0期

石文芳 周俊峰 伊文斌

摘要:本文以某高校周转房建设的项目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建设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项目完工分配阶段成本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周转房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项目成本最低化、动态成本控制管理及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控制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以实现降低周转房项目建设管理成本的目标。

关键词:周转房建设  成本管理  控制

一、引言

某高校为了缓解教职工住房压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稳定师资队伍,同时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因此决定实施教职工的周转房建设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住宅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建筑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功能的推广,周转房项目的建造成本也在逐渐增加。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既保证周转房建设的高品质又能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增长,成为该高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以周转房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达到降低项目建设管理成本的目标。

二、项目各阶段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设计阶段成本管理问题

设计单位成本意识不强,无法激活创新与节约意识。本项目的设计收费标准是参照建筑面积按照一定的单价比例计算,由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不同的角色。设计单位出于专业性考虑力求赋予建筑内在的艺术效果,对项目本身的造价成本方面却考虑较少。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也趋于形式化,而较少考虑设计项目的细节问题,许多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缺陷往往在施工阶段才能被发现。由于没有提前控制好一些必要的设计变更,不得不拆除重做已经完工的部分项目工程,严重降低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表1 项目供需数量差异表

表2 项目按需数量调整表

表3 项目需求成本差异表

(二)建设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问题

1、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人的因素主要指项目经理的素质,施工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项目经理不去了解施工現场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做出正确措施,会无形中增加施工难度,使施工程序变得更繁杂,从而增加项目施工成本。施工单位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薄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发生了什么成本、成本费用的超支或减支等极少过问,导致项目预算成本增加。

2、施工承包合同成本问题

本项目实行的是建筑承包合同,对项目中各种设备性能、施工方法及原材料选用等没有作很明确的规定,而只是规定了其实用范围。施工单位在选材上往往只趋向于满足其基本需求,有时甚至使用质次价廉的替代材料。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各种设备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施工方法陈旧过时、材料使用混乱等,最终影响项目的实体质量。甚至拖延工期,增加项目成本。

3、环境因素问题

影响项目工程成本的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在技术环境上,要弄清本项目建设地区的钻孔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土壤试验报告;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南方,项目临近江边。需要了解该地区全年不同季节的地下水位变化,以及附近江面水流情况等;气象方面南方梅雨季节较长,平均气温较高,平时做好防暑降温及除湿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意外而导致增加项目成本。工程管理环境上,通过合理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来适当的控制成本。

(三)项目完工分配阶段成本管理问题

1、项目完工成本

由于项目工期较长,本项目采用的是委托合同的形式,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成本。项目完工要严格按施工合同的标准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对于不合格项目会要求限期整改,这也必定会增加项目成本。对于合同中的变更设计项目,首先检验变更项目的真实性,其成本标准按合同规定的计费标准,对变更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和要求进行成本结算。

2、分配管理成本

本项目共建住房2030套,截止项目分配日需要住房1969套,具体明细如表1所示:

虽然项目总数大于实际需求数量,但由于需求的标准不同,导致项目实际数量与需求数量在具体项目上存在差异。有的项目大于实际需求,而有的项目不能满足需求,为了使现有项目能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以项目实际数量为标准,对需求数量做适当调整,具体如表2-3所示:

项目需求成本差异说明:

(1)项目单价使用统一单价,不考虑楼层不同对单价的影响;

(2)需求量和调整后需求量以表3中数据为计量参数;

(3)需求成本计算公式:

需求成本=需求量×项目单价×对应的建筑面积;

调整后需求成本=调整后需求量×项目单价×对应的建筑面积;

(4)项目量如果按实际需求量进行调整将导致成本增加约338.93万元。

三、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一)项目成本最低化

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项目投资决策到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做到全过程控制,把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批准的限额内。投资决策阶段做到全面、准确、合理,充分考虑,合理估算;设计阶段先进的技术措施在施工中起着关键作用,确定准确、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在项目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个重要环节都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成本核算与施工同步进行,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要求。

(二)动态成本控制管理

本项目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方式,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有实力的承包商;要求提供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要考察施工企业的建设业绩和技术装备等;中标后合同条款的签订应严谨、细致,工期应合理,尽量减少甲乙双方责任不清日后扯皮的现象。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强调项目动态成本控制。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施工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预算出今后的可能需要控制的成本;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已基本确定整个项目的成本,也已来不及纠正出现的偏差。因此动态成本的控制管理主要落在了项目施工阶段,此阶段对项目原材料的选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对工程变更项目的严格审查等都需要严格进行成本控制。

(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控制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对参与周转房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预算编制单位与该项目有關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物资采购以及工程质量、建设进度、成本控制情况、合同管理、程序合法合规性等方面以及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监督小组重点工作包括但不局限于合同管理、重大变更、隐蔽工程、进度款支付、主要材料进场见证、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决算)等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甲方职能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履职情况。监督小组应健全工作制度并制定监督工作方案,根据项目进度认真开展监督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国琴.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遏制“三超”现象[J].房地产导刊, 2013, 4:233-233.

[2]丁贵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9:211-211.

[3]葛全伟,齐慧娟.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4]关天诚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职责分配问题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1040-1040.

[5]赵懋林.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

[6]陈志斌.谈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J].科技与企业,2012,4:18-18.

[7]张洪宽.试论工程勘察项目的成本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5.

[8]肖培东.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广东建材,2009,10:89-93.

[9]冯徐力.谈甲方代表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