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做起,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开展

2019-10-23 14:30黄晴蓝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教育管理幼儿教师

黄晴蓝

【摘   要】  养成教育是幼儿教师教育管理中应当注重的一个教育内容,应该借助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去进行全面的引导,帮助他们在趣味的体验中,养成诸多良好的习惯,为自身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幼儿教师要注重教育当中的细节化管理,结合生动的教学策略,去进行养成教育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克服自身的困难,实现能力的全面开发。

【关键词】  养成教育;幼儿教师;教育管理;全面开发

养成教育的开展要从细节抓起,幼儿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策略性,利用多种灵活的手段来实施趣味的引导,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评比类的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有效挖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卫生、礼仪、孝德等方面展开细节性的教育,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实施引导,让教育工作在欢乐的氛围中有序进行,带动养成教育的高效进行。

一、拍手儿歌,养成卫生好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要通过一些趣味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卫生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育。为了给幼儿有效渗透卫生方面的正确理念,我们可以结合拍手儿歌活动,用这一趣味性的互动活动,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让他们在拍手儿歌的互动朗诵中,完成思想观念的教育。

例如在进行班级的管理时,教师注重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引导幼儿参与互动的拍手儿歌游戏,让他们在拍手互动中,学习与卫生相关的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学习效果,在轻松愉悦之中,得到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实现讲卫生的习惯养成,促进身体素质水平的发展。教师根据本班的卫生情况,展开相关内容的创编,生成了一个适合本班幼儿学习的儿歌,如“幼儿长身体,卫生属第一,养成好习惯,你我要牢记,第一勤洗手,第二勤洗头……”教师将诸多良好习惯的细节编到儿歌中,让幼儿进行自由的互动交流,帮助他们体验互动游戏的无限快乐,实现对幼儿思想方面的有效引导。儿歌游戏的结合,让德育教育变得更加轻松、自然,这样就摆脱了传统教育说教式的乏味,让教育引导变得更加生动、高效,让幼儿在轻松氛围中完成最理想的教育体验。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我们从互动的拍手游戏入手,引导幼儿学习卫生习慣相关内容的儿歌,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模仿互动,促成礼仪好行为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我们开展礼仪模仿的互动活动,帮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互动中,学会礼貌用语的运用,知道礼仪行为的标准,为幼儿园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礼仪模仿互动的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善于模仿,对表演类的活动充满了兴趣,礼仪的互动模仿能激发他们的表演天份,同时也能实现礼仪德育思想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理想效果。

为了让幼儿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教师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开展了趣味的互动模仿活动,借助礼仪表演的视频,来展开全面的引导,组织幼儿结合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现场的表演互动,让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完成德育思想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做文明的使者。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教师在表演活动中进行情节的设计,引导幼儿将一些人与人沟通时的片段故事呈现出来,并组织幼儿根据表演展开讨论,说一说这些沟通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通过这种表演加讨论的形式去实现思想方面的深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礼仪观念,养成礼仪习惯,从而引导他们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学会礼貌用语,规范自己的行为,让班级中、家庭中到处都充满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幼儿感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做礼仪方面的文明使者,并实现以点带面的燎原趋势,让礼仪风范成为社会常态,带动和谐文明的氛围形成,呈现人人讲礼貌、友爱大家庭的和谐画面。

为了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观念,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互动的表演模仿,帮助幼儿在一系列趣味生动的表演互动中,分辨是非美丑,纠正自身品行的不足,从细节着手,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三、家庭评比,树立孝德好思想

孝德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充分说明了孝德教育的重要性,孝道的教育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们从小知道,孝道是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良好品质,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孝德方面的引导,要打好基础教育的根基,让幼儿从小养成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良好行为,以基础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打造和谐文明的家园。

例如在全面实施幼儿的孝德教育时,为了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教师结合家庭开展了孝德评比活动,通过每个家庭的具体表现,评选出“孝德最美家庭”,以此来实现对幼儿孝道方面的教育。评比活动以微信参与的方式开展,让家长将每天幼儿在家的表现进行视频的传输,实现了家庭间文明孝道的互动交流和有效学习,促进了孝道思想的科学传播。这种新颖的互动交流方式,激发了幼儿参与评比的积极性,也对家庭实现了良好的感染,家长和幼儿积极配合,营造了家庭文明孝道的良好氛围,让孝德春风沐浴每个家庭,实现了孝德理念的传承和发展。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家中变得更加懂事,不仅从言语中体现对爸爸妈妈的尊重,还帮着大人做家务,而家长也更加注重自己言语的运用,为孩子做一个表率,孝德理念就这样被贯穿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孝德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教育,为了将孝德思想渗透给幼儿,我们可以开展家庭形式的孝德评比活动,激发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实现对幼儿及家庭的孝德理念渗透。

总之,幼儿的成长阶段,养成教育不容忽视,教师要注重多方面的教育引导,从幼儿生活的点滴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去实施有效的引导,帮助幼儿树立卫生、礼仪、孝德等方面的正确观念,让他们能够在端正思想的引领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用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推动幼儿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伟芳.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6-17.

[2]孙彩霞,陈巧月.以养成教育为土壤,家园合作开展劳动教育[J].福建教育,2018(51):39-41.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教育管理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