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激趣乐学画

2019-10-23 14:30汤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美术

汤杰

【摘   要】  小学生喜欢美术,但美术课堂上学生却常常只有表面的热闹,而无法触及美术的本质。通过良好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乐学画”的状态。这种“乐”是情感的激发,是兴趣的指向,是美术课堂的重要境界。

【关键词】  小学美术;情境创设;学科兴趣

如果让我们问一个问题:小学生喜欢美术课吗?“当然喜欢”可能是好多人认同的答案。诚然,儿童喜欢涂鸦,喜欢画画,因而当然喜欢美术课。可是如果我们再专业一点儿,去看看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喜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喜欢,那就会发现,好多时候这种喜欢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喜欢,其与美术学科、美术课程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还有孩子在画画的同时拒绝美术老师的讲解,显然,这样的情形与美术教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美术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喜欢上美术这门学科及其专业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认真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真正乐学画。

一、基于美术学习需要创设情境

曾几何时,好多人以为将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搬到课堂上,就是创设情境。而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如何创设情境,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情境。所谓“情境”就是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让儿童在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里,从情感、心理上产生共鸣,并促使儿童在现实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

很顯然,“根据教育目标”是创设情境的前提。小学美术教学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而美术素养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对美术的真正热爱,就小学生的视角而言,对色彩与笔法的感知,对色彩、明暗搭配的理解,对美的认识,对美的表达等等,都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有据可依。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第一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不同颜色的物体,并举例。之所以让学生寻找并举例,是想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小学生本来就对生活中的颜色有更多的注意,因而让学生举例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式。而学生也确实能举出好多例子,比如不同颜色的毛线团、红色的墙壁、绿色的草坪、黄色的路灯、蓝色的天空、有着多种颜色的晚霞等等;第二步,呈现不同颜色的实际物体,同时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不同颜色。这一步主要是对学生所举的例子当中未曾出现的、且对下一步教学有用的事物的呈现。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色彩”这一重心上。这符合并且服务于美术教学的目的,又由于情境中的一部分素材来源于学生,因此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学生而言具有高度的适切性,对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高度的适切性。

二、在美术情境中提升学习品质

如上所说,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从学生的美术学习行为,到美术素养的达成,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有同行认为,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形成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主动接纳新知识的良好品质。这一点在笔者的实践当中也得到了证实。当然,这里必须首先明确一下,所谓美术学习品质,是指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因素。

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到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后,我们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状态如何。学习状态是一切有效学习的前提,尽管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会表现得相对轻松,不意味着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就应当是一盘散沙。相反,只有学生真正入境,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培养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关注不同物体的颜色在整个物体中的美感,譬如在学生观察故宫图片的时候,让他们思考红墙黄瓦、绿树蓝天,并且在大脑中回想这一图片,思考这四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时所体现出来的美。而学生在观察、记忆、回想之后,确实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美,而这正是“美术教育”的根本意旨。

第二,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如何。小学美术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元素的专注。在上面的例子中,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某一个物体颜色的认识上,这个物体为什么设计成这种颜色,如果换成其他颜色美不美……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学生已经进入情境了,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又意味着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第三,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美术学习能力如何。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体现在能够做出鸿篇巨制上,而体现在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上。学生有了一定的色彩感受能力之后,应当引导他们创作,可以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然后去填色,可以有多种搭配,然后自己比较、鉴别,从而选出自己认为是最美的那一幅给大家展示。这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好的情境驱动学生“乐学”美术

实践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生硬的语言要求而言,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自动入境,可以驱动学生更好的乐学美术。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术有着天然的兴趣,在美术课堂上基于学生的这一天然秉性,借助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离真正的美术更近。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叩响美术艺术的大门。从这个角度讲,好的情境不可或缺,而这一任务,显然落在美术教师的身上。

【参考文献】

[1]尹子元.情境创设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3(5):51-51.

[2]徐江红.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美术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