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9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的对比观察

2019-10-24 04:55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467100郭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样体腺样体鼻咽

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467100)郭斌

AH在临床上属于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此次研究以AH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采取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比较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适用于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治疗AH的90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甲乙组各45例。甲组27例男,18例女;年龄4~12(5.9±1.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0.6)年;乙组29例男,16例女;年龄4~13(6.3±1.2)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4±0.7)年。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审核标准,并签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甲组采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全麻后取平卧仰头位,经口在鼻咽部中线部位置入腺样体刮匙,从鼻咽顶、鼻中隔后端部轻轻按压腺体样刮匙,刮除部分腺样体组织,并置入刮匙,在偏右与偏左两侧刮除腺样体组织,术后进行压迫止血处理。乙组采用经口径路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选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借助Davis开口器,使口咽部充分暴露,经口置入70o鼻内镜,调整内镜观察角度与位置,充分显露腺样体、咽鼓管圆枕等,在内镜引导下,经口将电动吸引切割器置入鼻咽腔,使用电动切割器与同步水吸引,切除腺体组织。同时,需注意切除腺体组织前,先确定咽鼓管圆枕等重要解剖标志,切割方向由腺样体两侧上缘至中央靠拢,再自腺样体下缘切割,经口置入纱条,进行压迫止血。若患者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可同时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对于积液粘稠或积液呈胶冻状态的患者,可使用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混合液冲洗鼓室,并采用鼓室置管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明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各研究数据,计数及计量数据用例数(%)和(±s)表示,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n, ±s)

附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n,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术后VAS评分(分)甲组 45 58.7±5.4 40.5±4.6 3.4±1.3乙组 45 35.6±5.2 12.8±4.2 1.4±0.5 t 20.67 29.83 9.63 P 0.00 0.00 0.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对比 乙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甲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组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8%,与甲组的86.7%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乙组中仅1例鼻腔粘连,甲组中鼻腔粘连与腺样体复发各3例,1例鼻咽狭窄,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经口径路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能明显减少手术用时、出血量和并发症,且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一方面是因为经口径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能充分显露鼻咽腔腺样体,手术操作空间充足,不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是因为70o鼻内镜镜头与手术创面距离较远,且观察鼻咽的视线比较清晰,能降低镜头被污染的几率,可保证医师持续完成手术操作,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1]。而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需要手术医师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进行操作,增加了腺样体及邻近结构被损伤的风险性,且术后易残留腺样体组织,加大了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2]。因此,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AH的疗效比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经口径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AH,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手术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预后。

猜你喜欢
样体腺样体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