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19-10-24 04:56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苏威强王银中刘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松解术附表肠梗阻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苏威强 王银中 刘晓

医学界将人体因腹部手术、炎症或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并由粘连带引起肠管急性梗阻,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无法顺利通过和运行的最常见肠梗阻病症称为粘连性连肠梗阻[1][2]。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以患者起病急缓程度为依据可将其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3]。除此之外,粘连性肠梗阻绝大多数为小肠梗阻,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为40.00%。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本文就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深入剖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自愿原则和随机原则下选择90例2013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标准:经本院临床医师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且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并严格遵照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将其分别分为一般组和鉴别组,每组各45例。其中,一般组中女患者15例,男患者30例;年龄范围29岁~76岁,平均年龄为(55.23±10.26)岁;病程在1~1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7.25±3.14)个月。鉴别组中女患者16例,男患者29例;年龄范围30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25±10.25)岁;病程在1~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7.31±3.15)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针对性的术式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性治疗,手术全程操作严格遵照无菌原则。

1.2.1 一般组 予以一般组患者传统性开腹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步骤和内容如下: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4][5]后由主治医师依次切开其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和腹膜,并进行分离;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粘连松解术、锐性剥离术以及局部切除术等;术毕缝合创口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感染措施。

1.2.2 鉴别组 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后对其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待落实好消毒处理工作后,由主治医师于患者脐上缘部位作一长约1cm的小口[6],并建立气腹,而后以此为手术观察孔(注切口与瘢痕之间的距离>6cm);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5mmHg左右,以患者肠管黏连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适当性地开2个左右操作孔,而后采用无损伤抓钳依次行粘连松解术;由回盲部逆行操作,对于部分肠管粘连较严重者,行超声刀切除术;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腹腔部位进行反复冲洗,于其手术创面和切口处均匀涂抹透明质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03220260)以预防术后粘连;缝合手术切口后予以针对性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并提供营养支持。

1.3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无粘连,临床症状完全改善且未见并发症现象;有效: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无粘连,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仅存在少数并发症;失效:术后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存在肠功能障碍,并且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研究数据录入至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深入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并利用卡方值对比计数资料,若其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 ±s)

附表1 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 ±s)

住院耗时(d)一般组 45 88.45±20.13 355.49±61.71 10.53±2.57 48.29±3.49 12.15±2.71鉴别组 45 35.19±10.15 122.31±51.20 3.30±0.21 35.21±2.47 6.41±1.25 t 5.20 7.32 5.57 7.30 4.17 P<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手术耗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大小(cm) 总肠鸣音恢复耗时(h)

附表2 对比一般组与鉴别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经针对性手术治疗后,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数据中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鉴别组优于一般组,P<0.05)。详见附表1。

2.2 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一般组)和97.78%(鉴别组),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经过区别性手术治疗后,鉴别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一般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且两者在该项数据中的差异具备显著性的统计学性质(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目前,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传统性的开腹术是临床用以治疗该疾病的常规措施,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且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易为患者埋下其他健康隐患。而腹腔镜微创术是近年来临床最新研发和推广的新型手术方式,具备了创伤小以及术中出血量少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一系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安全可靠性,为患者生命健康添加多一层保障。与此同时,大部分临床专家表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治疗痛楚,加快其病情康复速度。

本文研究显示,经针对性治疗后,鉴别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均优于一般组患者,且其在该系列数据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鉴别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可见,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可在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最小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医治工作的安全可靠性远优于传统开腹术,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松解术附表肠梗阻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白良川副教授运用“T”形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针灸取穴思路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