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牙种植术后过渡性修复中采用强力纤维唇侧夹板的作用研究

2019-10-24 07:06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450000霍静煜李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颗牙邻牙强力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450000)霍静煜 李玮

上前牙的缺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是由外伤、龋病、牙周炎、先天缺失等所致。上前牙缺失对患者的美观、发音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种植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因该方式不会对邻牙造成损伤,具有舒适且耐用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中强力纤维复合树脂(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resin,FRC) 修复体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美观、耐用、良好的生物性、临床操作简便、微创等特点,因此成为种植义齿过渡性修复的一种新的选择[1]。本文主要研究上前牙种植术后过渡性修复中采用强力纤维唇侧夹板的作用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上前牙种植患者,其中24例患者缺失1颗牙,11例患者连续缺失2颗牙。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20~49岁,平均(34.5±14.5)岁。本组的35例患者,有16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完成永久修复,其余的19例患者因术中行骨增量术于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入选患者均由于外伤、龋病或牙周炎等所致的上前缺牙,且患者的邻牙牙冠均完整,松动不超过1度。

1.2 方法 种植术前对患者使用传统活动义齿,术后给予患者强力纤维唇侧夹板。于种植术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且于种植术后的1~7天进行夹板修复。夹板的具体制作方法:①采用橡皮杯对牙面进行清洁,使用橡皮樟隔湿种植术区;②腭侧导板的制作需要采用硅橡胶作为制作材料,选择Heraeus 人工塑料牙并进行打磨抛光,在唇侧使用牙线进行夹板长度的对比;③对邻牙进行酸蚀并进行冲洗、隔离及吹干、涂布粘接剂并光固化,之后放置人工牙,且用流动树脂焊接邻面的接触点并光固化;④唇侧涂布薄层流动树脂,且需要贴1~3层的强力纤维并光固化;⑤纤维唇面、舌侧间隙覆盖流动树脂,并修整成形且抛光,于邻牙唇面冠1/3以下固定流动树脂,于中间利用流动树脂固定在人工牙上,患者的舌侧基本无异物感。人工牙的龈端与舌侧需要调整且形成改良盖嵴式并高度抛光。其中采用eveStick NET强力纤维,因它具有极薄(约0.06mm)、透明、呈网状、柔软的优点。于术后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口腔卫生。

附表 两组患者对夹板固定及活动义齿的满意度评价(n=35,)

附表 两组患者对夹板固定及活动义齿的满意度评价(n=35,)

组别 美观 舒适 便利 咀嚼功能 综合得分夹板固定组 16.3±3.6 21.8±2.2 21.8±1.8 17.7±2.3 77.7±4.5活动义齿组 18.7±3.2 13.6±4.9 16.6±3.5 18.9±2.0 67.9±6.0 u(Z) -4.673 -5.168 -5.197 -3.988 -5.09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 评价标准

1.3.1 夹板固定的疗效评估 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夹板是否出现明显的裂缝、松脱以及断裂,是否存在明显的染色等。评价标准:完好:夹板固定后无松动,无明显的裂纹且无脱落,患者能够进行部分的咀嚼,无明显的染色现象;失败:夹板固定后,有明显的裂缝出现甚至松脱,尚未能进行咀嚼或染色现象较为严重。

1.3.2 患者对夹板固定及活动义齿的满意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患者对美观、舒适、便利、咀嚼功能的4个方面的综合评估,且每一个方面25分,满分100分。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问卷[2],每项指标满意度赋值10cm的线段,让患者定位,从而量化满意度。

1.3.3 邻牙菌斑指数及龈乳头的高度评价 于固定前、术后的1、3个月进行观察;记录邻牙菌斑指数及、缺隙侧龈乳头高度等。每颗基牙需要检查4个牙面,即近中颊面、正中颊面、远中颊面以及舌面。且每颗牙的记分为4个牙面记分之和除以4,个人记分为2颗邻牙得分之和除以2。邻牙缺隙侧龈乳头的高度:测量相邻天然牙的龈乳头高度,以龈缘最低处为基线,测量龈乳头的垂直向高度。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分析,使用确切概率法,分析固定单颗牙及固定2颗牙夹板效果的差异。通过Wilcoxon 配对秩和检验、配对方差分析,比较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夹板的固定疗效 35例患者固定3个月的成功率是94.3%,其中有2例失败,1例为夹板断裂,另1例为夹板折断伴人工牙松脱,均为2颗牙连续固定。19例患者固定4~6个月,成功率为84.2%,3例患者失败,其中1例为固定2颗牙夹板出现明显的裂纹,甚至出现松脱,1例为固定1颗牙夹板出现断裂,另1例为固定2颗牙的夹板,有1颗人工牙出现松动。本次研究的固定1颗牙与固定2颗牙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2.2 患者对夹板固定及活动义齿的满意度评价 35例患者有3例患者试用1周后,仍无法接受传统的活动义齿,其中有2例患者对夹板的美观效果不满意。夹板固定组患者对舒适、便利性能的评分明显高于活动义齿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固定组的患者对美观、咀嚼功能的评分明显低于活动义齿组(P<0.05),详细数据见附表。

2.3 邻牙菌斑指数及龈乳头高度评价 夹板固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于固定前、固定后的1、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邻牙菌斑指数,分别为(1.51±0.30)、(1.57±0.22)、(1.56±0.24),缺隙侧龈乳头高度分别为(2.70±0.52)mm、(2.70±0.50)mm、(2.71±0.51)mm,P均>0.05,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3 讨论

上前缺失牙的患者十分注重种植术后的美观以及功能的恢复,对于龈乳头高度的保持非常重要。修复期间过渡性义齿临床上常用的有传统的可摘式局部义齿、腭侧粘结固定义齿等。其中可摘式局部义齿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但也存在以下的问题:①腭侧的舒适感较差,许多患者也会因此而无法接受;②未缓冲的组织面可能会影响软组织的愈合,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术中采用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GBR)的患者可能会影响其骨增量的效果,甚至造成手术的失败。粘结固定义齿是利用现代的牙体粘接技术和修复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修复技术。许多相关的研究研究报道了它的方法,比如金属烤瓷粘结桥、金属树脂粘结桥。它具有磨除牙体组织较少的特点。若在使用时病例选择不当,如咬合过紧或树脂粘接剂与金属或牙釉质粘结不足均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此外,由于此方法的粘接成功率较低,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也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因此在临床上未被广泛应用。

强力纤维复合树脂夹板(fibre reinforcement composite resin splinting),是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的粘接固定技术。强力纤维复合树脂(FRC)具有稳定性好、美观性及生物性良好、满意的功能表现的特点[3]。本研究采用ever Stick NET强力纤维复合树脂及成品树脂牙制作唇侧夹板,作为上前牙种植术后过渡性修复,在设计上以美观为原则,能够帮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发音及咀嚼功能,制作及拆除方法较为简单,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患者与医生的认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此方法对邻牙菌斑控制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颗牙邻牙强力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上颌阻生尖牙引起邻牙牙根外吸收的危险因素分析
三种智齿不能留
牙齿退休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除了牙,一无所有
我的地盘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