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24 04:56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李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区儿科输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李亚

儿科门诊往往具有就诊患儿数量大、病情变化快、输液穿刺难度大、患儿家属要求高等特点,相比普通门诊对于护理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科学管理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并进行合理科学调配是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据报道,分区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患儿病种、病情对其进行分级分区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1]。为探究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随机抽取252例儿科门诊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门诊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门诊静脉输液的126例患儿(对照组)与开展后(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门诊静脉输液的126例患儿(观察组)相关资料。患儿家属均自愿参加本研究。观察组男67例,女59例,平均年龄(5.16±1.10)岁;对照组男61例,女65例,平均年龄(5.13±1.0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可比性。

附表1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n=126]

附表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n=126]

1.2 方法 本院于2017年1月后对儿科门诊实施分区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工作:划分区域为幼儿(≤6岁)输液区、儿童(>6岁)输液区、隔离区、特殊区,并在地面分别采用红、蓝、黄、绿及对应挂牌进行标记。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及经验交流,明确各区域护理任务与责任。各区域各班负责护理人员固定,采取高低层级人员合理搭配形成护理小组的形式进行工作,高能级护士担任小组长并负责指导低能级护士和处理区域内突发事件。门诊量过大现有人员难以支持时备班人员回院支援。组长每周安排各组护理人员排班轮转。幼儿输液区配置母婴室,可供哺乳、更换尿布及热水冲泡奶粉;墙上置挂壁电视,播放动画片以安抚患儿。儿童输液区墙壁张贴画报、置挂壁电视。隔离区设立在通风良好的区域,用以收治确诊传染病患儿或疑似传染病患儿,配置检查床、桌凳、消毒设备、洗手设备等。特殊区设立在靠近护士站及穿刺台处,用以收置有特殊用药需求或穿刺困难患儿。每组固定1位护理人员每15min巡视1次负责区域,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回应需求。

1.3 评估方法 于患儿及其家属离院前采用自制儿科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估,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技术水平、环境秩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能力等7个问题,回答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门诊服务满意度(自制儿科门诊服务满意度问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错输或漏输、滴速过快或过慢、护患沟通不良、跌倒、渗液)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人员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技术水平、环境秩序、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能力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对于护理人员仪容仪表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需要应对患儿理解、表达及配合能力有限、家属护儿心切等问题,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耐心沟通、主动询问、随时观察等完成工作,加之往往儿科门诊量大且时间较为集中,护理工作繁重[2]。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量中占较大比例。且该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对于患儿生命安全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有重要影响[3],是护患纠纷涉及最多的环节。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后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技术水平、环境秩序、健康教育、护患沟通能力满意度评价均较开展前有明显提升,究其原因可能为经过分区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各小组分区管理负责区域,要求各小组长统筹把握该区域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上报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各小组科室内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形成相互赶超的氛围,亦有助于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同时,分区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幼儿输液区考虑到患儿家属对于哺乳隐私及更换尿布等需求而设置母婴室,提高患儿家属对门诊环境满意度。但分区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仪容仪表满意度并无明显变化,可能是分区管理并不涉及此方面内容,故影响不大。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分区护理管理后儿科门诊环境秩序得到改善,有助于避免护理人员因慌乱导致护理不良事故发生[4],同时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技术水平等亦得到较高评价,利于护患双方和谐沟通,并为患儿提供其喜爱的动画片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儿及其家属配合度。且分区管理后有特殊药物需求及穿刺困难者靠近护士站和穿刺台,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渗液、漏液者可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故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应用效果良好,对于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效果明显,且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分区儿科输液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浪莎 分区而治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圆梦儿科大联合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