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9-10-24 04:56河南省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6550刘爱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情况

河南省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6550)刘爱红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急与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将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1],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2]。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本文将对其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为27~52岁,平均年龄为(39.5±4.9)岁;试验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为28~52岁,平均年龄为(40.1±5.1)岁。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与常规的手术准备等护理模式。试验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之后依据患者的心理与生理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并对其心理进行良好的疏导,以此消除其不良心理。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使患者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体位,例如若采取腰麻方式,则可使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体位,以免产生头痛与脑脊液外流的不良现象,且需要连接相关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③术后护理:在并发症护理方面,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并对其进行低流量氧气吸入,以此促进患者的机体血液循环,并降低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可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床下运动,以免因长时间卧床而产生肠粘连的不良现象;在切口护理方面,术后结束后,为避免切口发生感染现象,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对切口进行仔细清洗,同时还需对切口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及时更换敷料;在疼痛护理方面,若患者在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则可使其服用适量的止痛药物,若疼痛程度较轻,则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腹腔囊肿、盲肠壁囊肿与粪瘘等。②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焦虑评分依据焦虑自评量表相关情况进行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评分依据抑郁自评量表相关情况进行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明显比对照组的37.21%(16/43)较低,差异显著(P<0.05)。

附表 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阑尾炎将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相比于药物的保守治疗,手术切除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的复发,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了从术前至术后的全过程护理,使患者受到全方面的照顾,特别是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切口与疼痛方面的护理,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切口顺利愈合。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至4.65%,并且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预防,并且对已出现的并发症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因而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良好的疏导,因而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而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焦虑与抑郁评分。

猜你喜欢
阑尾炎切口情况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特殊情况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