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案研究

2019-10-24 04:56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471600李冰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尿路感染

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471600)李冰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留置尿管患者,依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50~63岁,平均年龄为(56.5±4.9)岁;试验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为51~64岁,平均年龄为(57.1±4.8)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留置尿管的条件;②未患有其他感染病症。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意识障碍;②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强化尿路感染预防护理模式:①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能够对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评估,进而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严格的护理方案。②进行导尿前,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肥皂与清水对患者的外阴、阴道口与尿道口进行清洗,之后进行严格的消毒,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与轻柔动作进行插管,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之后使用碘伏对患者的阴道口、外阴与尿道口进行清洁,每日进行2次;除此之外,还需要告知患者每日多饮水,增加排尿量。③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娴熟的插管技术,并且需要尽量避免频繁更换导尿管,更换时间一般为每2周一次,尿袋更换时间为3天一次,更换尿袋后需要与导尿管进行良好的连接固定,以免发生脱落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观察,避免导尿管发生弯折与堵塞现象。④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还需要及时更换抗生素种类,避免产生耐药性。⑤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每日多饮水,饮水量为2.5~3L,以此促进膀胱沉淀物的有效冲洗与尿液稀释,从而保证膀胱的清洁度。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②两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比较 试验组的尿路感染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34.55%),差异显著(P<0.05)。

2.2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术后将会产生尿潴留、尿道损伤与尿失禁等的不良后果,将会对其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后果,加之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监测其尿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留置尿管操作[1],然而对于上述患者而言,需要长时间的留置导尿管,因而使得患者产生较大的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还将在较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除此之外,也较易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随着临床护理学与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用强化尿路感染预防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资料评估、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插管与消毒、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与膀胱冲洗等环节。采取此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产生逆行或上行性感染,同时由于此种护理模式对导尿装置进行了严格的护理,因而能有效地避免导管产生脱落或弯折现象,从而能够顺利的排尿。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予以强化尿路感染预防护理模式,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降至1.82%,并且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主要原因在于在进行护理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良好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工作,因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附表 两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d)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尿路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