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5 01:20邓艳梅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腓骨入院康复

邓艳梅

全州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500

胫腓骨骨干骨折是目前常见的骨折疾病之一,尤其是儿童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更容易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和自由活动[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胫腓骨骨折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骨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号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为观察组(n=25)。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监测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患者术后肢体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为患者更换药物,并提高患者自护能力[2]。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①入院指导:患者因胫腓骨骨折入院后,行动不便,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引导,协助患者或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尽快提高患者入院后的适应程度,使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3];②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由于疼痛、活动被限制等因素,导致心情抑郁、急躁,甚至有的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导致在术后出现消极等负面情绪,为避免患者在术后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术后康复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面对面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根据患者内心担忧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护理,通过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等,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③知识宣教:由于患者对胫腓骨骨折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了解较少,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和治疗方法的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相关专题会等,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和治疗过程,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率、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效:患者骨折部位康复效果明显,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降低;有效:患者骨折部位康复效果良好,情绪基本稳定,生活质量有效改善,疼痛感降低;无效:上述无改善。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分值越高,疼痛度越高。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3.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Mean±SD)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23/25),其中,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18/25),其中,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χ2=8.950,P=0.009)

2.2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为(4.29±1.21)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护理后疼痛评分为(2.09±1.11)分。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Mean±SD)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为(80.89±1.98)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为(90.76±2.89)分。其中,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Mean±SD)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主要是由于直接和间接暴力引发的全身骨折,常见的直接暴力包括压、砸、冲、撞、打击等,患者的骨折线主要表现为横断型或者粉碎型,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和开放性骨折,间接暴力与高处跌落、扭伤等有关,为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一般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根据胫腓骨骨折患者个性化及院内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心理护理、知识宣教、疼痛护理、支架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程度,使患者从心理、生理均得到有效护理。

综上所述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胫腓骨骨折术后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腓骨入院康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腓骨肌萎缩症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