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类课程落地的教育研究

2019-10-25 14:39任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安全

摘 要:随着国家对安全的重视,“安全第一”的口号到处可见,定期检查的要求不断,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也逐渐增多。可是,如何提高安全类培训的效果,一直是困恼企业的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安全类课程的落地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重调研、常积累、会提问、变形式四点。

关键词:安全;课程落地;教育研究

笔者在带班过程中,主办方曾跟笔者说过:“我们领导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单位也定期给员工做各类安全培训,可总感觉培训效果不是很好”。的确,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的安全培训存在着形式陈旧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气氛死气沉沉的现象,使学员对培训产生反感,流于形式,效果不甚理想。在“问题为什么履查屡有”的调研中,也显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培训效果不佳是很重要的原因之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培训工作,总结了让安全培训落地实施的几点思考。

1.重调研

带班过程中,有的学员私下跟我说:“这个老师举得很多例子都是油田的例子,跟我们炼化、销售企业都没什么联系。”的确,那次培训班属于综合类安全培训,各行各业都有,如果整门课上老师讲得都是与他们自身行业不相关的内容,不仅感觉听起来晦涩难懂,而且也会减少兴趣。

因此,培训讲师在培训前有条件的要和企业方面充分沟通,一起明确培训想达致的成果;了解学员结构、层次、人数,充分了解单位或者行业的文化。调研员工的培训需求,搜集跟课程相关的企业事故案例。只有充分的调研,培训课堂才能更加接地气,让学员和企业更加满意。

2.常积累

安全是与企业生产密切结合的学科,作为安全类讲师,自身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和现场工作经验。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学员,都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作业许可应该如何进行?特种设备怎样监管?安全生产法对安全员的职责要求有哪些?出现事故后,应该如何报告?升级管理如何进行?体系审核都要审核哪些要素,评分项是什么?

因此,有的安全讲师通过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消防工程師”“安全评价师”等,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的安全人员通过各大论坛、微信群、会议等,常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不管如何,作为安全讲师,要注意常积累,多总结,多听多看,举一反三。

3.会提问

提问是十分简单易行的互动方式,会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一般安全类培训,在课前都要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可以根据分享的内容,在课前提问2~3个比较有意思或者学员不知道的安全问题,以激起学员的兴趣。

课堂中,为了引导学员思考,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在提问中引发学员思考,引导学员找到“答案”。提问的方向可以分为:数据性层面、体验性层面、理解性层面、决定性层面。比如,曾经课上有老师放了一段视频,在提问的过程中,他问了4个问题: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到类似的情形,你有什么感受?在你工作中,经历过那些类似事故?如果想保证安全,下一步的行动步骤是什么?由此,学员可以逐渐深入思考,结合自身工作解决问题。

4.变形式

通常一节培训课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课堂中要多种形式并存。比如讲故事、分享讨论、做游戏、情景剧、事故案例视频。特别是每年都有的安全类培训课堂,如果不做一些变化,讲一些吸引人的小故事,学员会产生厌烦情绪。

比如,在《电气安全及防雷防静电技术》这门课上,本身电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老师在课上描述了一个设备有异响的工作场景,又用生动的语言将整个活动过程详细描述,同时,语音、表情、动作也配合得很到位,学员听得非常投入,笑声过后,引发学员对电气设备安全的思考。再比如,在《安全观察与沟通》这门课上,可以设置情境演练,模拟现场不安全行为,让不同的学员扮演主管,观看他们解决方法有什么不同。再比如,有的培训班进行桌面演练的形式,让学员亲自将流程熟悉一遍,从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安全培训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工作,企业员工需要一遍遍重复,来加强安全意识。很多时候,员工违章操作,不是不想安全操作,而是不知道如何做安全,标准是怎样的?也不清楚这项事情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因此,一定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认真,认真,还是认真,安全培训就一定能真正在企业里落地生根,发挥效益,推动变革。

参考文献:

[1] 曹贤龙.安全培训如何不沉闷[J].现代职业安全,2015(05)

[2] 李国军.培训师如何打造精品课程内容对接学员需求[J].经济研究导刊,2018(8)

[3] 孟晶,张华.调动职工培训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安全培训效果[J].人才资源开发,2019(2)

作者简介:

任洁(1989-),女,黑龙江大庆人,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培训调研、培训班日常管理、HSE体系审核等工作。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安全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