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0-26 06:10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514300罗志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左心射血气压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514300)罗志良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左心功能受损,病情十分凶险,易引发心源性猝死,需实施积极治疗。无创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常用手段之一,可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予以解除,在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中应用的效果较好[1]。本研究为证实无创通气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常规对症治疗+无创通气治疗,并对其疗效、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左心衰竭,心功能均为IV级。此次研究征得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共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1~52(42.35±8.12)岁;观察组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9~54(41.98±7.9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脏病变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研究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养、镇静、辅助吸氧、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其中,辅助吸氧治疗采用吸氧面罩进行,氧流量为每分钟6~10L。

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通气治疗,采用美国BiPAP Vision呼吸机,经口鼻面罩给氧,通气模式设置为S/T,初始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气压设置为8cmH2O,呼气压设置为4cmH2O,氧流量调至氧气浓度为41%时即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各项通气参数进行调整,每隔5分钟可酌情调整1次吸气压、呼气压、氧气浓度,吸气压控制在8~18cmH2O,呼气压控制在4~8cmH2O,氧气浓度控制在41%~60%,使患者的潮气量维持在适宜水平;待患者呼吸平稳且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0%时,即可适当降低患者的各项通气参数;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氧气浓度降至40%以内,吸气压为6~8cmH2O,呼气压为2~4cmH2O,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5%,动脉血氧分压达到60mmHg,即可尝试脱机,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hs-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左心射血分数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测定,检测设备为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NT-proBNP、hs-CRP测定需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液5ml,以每分钟3000r的速度持续离心处理10分钟,分离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荧光免疫法测定NT-proBNP,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

1.4 疗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即心功能改善幅度为2级,但心功能未改善至I级,呼吸困难、水肿、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即心功能改善幅度为1级,但心功能未改善至I级,呼吸困难、水肿、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无效,即心功能未得到改善,呼吸困难、水肿、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均未缓解,甚至出现加重。临床总有效率取显效病例、有效病例进行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表现形式为例、百分比,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

2.2 两组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hs-CRP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hs-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NT-proBNP、hs-CRP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hs-CRP的比较()

附表 两组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hs-CRP的比较()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LVEF(%) NT-proBNP(ng/ml) hs-CRP(mg/L)对照组(n=40) 治疗前 38.42±2.87 491.42±59.43 21.43±7.65治疗后 43.17±3.02# 413.26±41.65# 14.65±4.47#观察组(n=40) 治疗前 38.29±2.91 489.27±58.91 21.89±7.82治疗后 49.36±3.65#* 358.32±29.67#* 10.32±3.89#*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症,是一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脏射血功能障碍、心室充盈而引发的左心功能受损,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往往伴随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容易出现心功能、呼吸功能双重衰竭,严重时可能会由于缺氧反应而致昏迷,诱发心源性猝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故临床上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无创通气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①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治疗,即对患者实施抗心衰药物治疗、卧床休养、镇静、辅助吸氧等治疗措施,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其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并不具备满意的改善作用,且其辅助吸氧通过吸氧面罩输送氧气,供氧量不大,氧气供应不够及时,无法达到理想的缺氧纠正效果[3]。②观察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无创通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优点,由于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患者对其接受度较高,还可有效减少因气管插管引起的肺部感染、心跳暂停。无创通气治疗主要采取正压通气模式,可在输送氧气的同时给予患者通气压力,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进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还可通过正压通气使肺内压力维持正压状态,减少肺部毛细血管的渗出,减轻肺水肿[4]。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NT-proBNP、hs-CRP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左心射血分数、NT-proBNP均为心功能指标,hs-CRP则属于炎性因子指标,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显著主要是因为无创正压通气可通过快速输送大量氧气,对患者缺氧状况予以快速纠正,从而减轻机体内因低氧血症导致的炎症反应[5]。

总之,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可减轻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左心射血气压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看不见的气压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射血分数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