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9-10-28 01:07
传感器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动机器人传感器

工信部表态:着力突破高性能传感器等技术短板

2019年8月14日,“2019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兴夫等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做主题演讲。

王新哲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统筹整合产学研用优势资源,着力突破高端工业网络设备和控制设备、高性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短板。支持骨干企业部署一批基础性、前瞻性工业互联网项目。

此前,工信部于2017年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明确了未来三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应用,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基础。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盛大开幕

2019年8月2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IFRR)主席Oussama Khatib代表国际支持机构致辞。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主持开幕式。

国际化、专业性、开放性、合作性已成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特点,本次大会再次得到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IEEERAS)、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俄罗斯机器人协会(RAR)等22家国际机构的支持。来自22个国家约200位嘉宾将在不同阶段亮相分享前沿观点。180余家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将亮相博览会,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余名专业选手将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上同场竞技。此外,多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论坛以及中俄、中以、国际组织圆桌会议将继续举行。

“世界机器人大会论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达沃斯”,是关注度最高的板块,众多嘉宾将在为期三天的主论坛中分别围绕“国际合作与机遇”、“基础技术与创新”、“新兴应用与实践”、“前沿趋势与探索”、“人工智能与融合”、“市场前景与投资”等六大主题进行主旨报告和高峰对话。数十场专题论坛将专注于技术创新、行业应用、国际合作、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

“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被誉为机器人界的“汉诺威展”,今年博览会设立5大展区,升级打造特种机器人展区,新增医疗机器人展区、智慧物流展区、多足机器人动态展示区。涉及21个行业应用的700余件(套)展品同台亮相。

“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运会”,今年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机器人工业设计大赛四项赛事组成。大会期间,由四项赛事组成的“悟客”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赛将展开最后的激烈争夺。

此外,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增设“投创之星”及“产需对接”专题活动,使大会交流合作平台功能进一步升级。

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特色专题活动将以深刻的观点碰撞、全新的展品展示、多维度的专业赛事,从深度与宽度尽显大会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

新乡加快传感器产业培育,建设MEMS研发制造基地

2019年7月24日,河南省新乡市政府网站发布了《新乡市传感器产业培育建设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新乡市传感器产业芯片、模组及上下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到2025年底,带动形成百亿级传感器及关联产业规模。

据悉,该方案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今年1月发布的《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新乡市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区,推进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完善传感器产业链,提升对新乡市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

《方案》提出两大目标,一是市场规模扩大。经过2~7年的发展,力争新乡市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形成链条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二是创新能力提升。建成MEMS芯片及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和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检测检验平台,显著提升郑新协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传感器产业生态,推进传感器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传感器关联产业同步、集聚发展,努力把传感器产业培育成地标性产业,为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指出,立足产业基础与优势,建设MEMS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重点培育芯片产业,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发展关联产业,推动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新乡市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上的基础优势,重点培育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实施芯片产业培育工程,建设MEMS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提高芯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国内首个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在重庆启用

2019年8月2日,国内首个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暨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在重庆启动。

该项目是由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指导,中国汽研和仙桃数据谷公司合作,联合中国电信、大唐移动等单位,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规划建设的全国首个基于5G的L4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据悉,该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并于5月中旬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交通场景下的5G远程驾驶应用示范,实现了人车分离的远程驾驶。现已完成了低时延、大带宽的5G网络建设和场地网联化改造工作,自动驾驶车辆可在4km的循环路线上进行示范运营。

长安汽车作为该项目第一家进行自动驾驶运营的企业,目前有3辆自动驾驶体验车辆在园区试运营,这也是长安汽车L4级自动驾驶首次在开放道路场景下的运营。据介绍,车辆采用6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的传感配置,GNSS+IMU+RTK定位、高精地图和V2X控制器,2套计算系统,单车造价就高达160万。体验车辆运行时速最高可达40km/h,可提供Robo 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和公交化运营服务,实现实时线路行驶、停车避撞、信号灯V2X互联及控制、跟随行驶、室外全自动泊车、公共交通流变更车道、公共交通流静态绕障、公共交通流路口转弯、会车、通过公交车站、立交桥行驶、主辅路行驶。

纽约首批无人驾驶班车运行

2019年8月7日起,6辆无人驾驶班车开始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区域提供免费接驳服务,成为纽约市首批无人驾驶班车。这6辆无人驾驶班车将每周7天在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的一英里环路上运行,接驳来往新渡轮码头的乘客。运行时间为每天上午7:00到晚上10:30。

该车运营商为一家脱胎于麻省理工学院、总部位于波士顿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Optimus Ride。这项免费无人驾驶班车服务将在船厂内部道路上每天运送约500名乘客,每月运送16000名乘客。前期,Optimus Ride将安排两位安全员确保无人驾驶班车的软件正常工作。

Optimus Rid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Ryan Chin表示,在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区域启动其自动驾驶车辆系统不仅证明了Optimus Ride系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而且证明了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在结构化环境中解决现实问题。“此外,我们的系统将为数千人提供自主访问和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这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信心,这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除纽约外,Optimus Ride还计划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推出类似的项目。

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发布

2019年8月9日,历经3个月的赛程,“中国人工智能峰会暨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发布会在厦门市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该活动始于4月25日,是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共同指导,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个全国范围的大型人工智能领域竞赛,共有362支队伍报名参加995个项目的角逐。

本届竞赛设置图像、音频和视频3大类、15个竞赛项目,包括:同源图像检索、相似图像检索、手写文本光学字符识别(OCR)、印刷文本光学字符识别(OCR)、人脸识别、特定物品识别、地标识别、旗帜识别、Logo识别、声纹识别、语种相关关键词识别、变种同源音频检索、变种同源视频检索、群体行为识别、特定行为识别。竞赛项目涵盖了当前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领域的主流应用方向。

陕西省实现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全覆盖

2019年7月18日,陕西省二期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项目完成验收。至此,陕西省所有区市人口密集区均建有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并可通过大屏24小时即时显示,公众可实时了解所处环境的电磁辐射强度。

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包括现场监测、数据传输、监控平台,可以对周边移动通信基站、输变电站的电磁辐射源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监测,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并存储在数据中心,数据可通过各种终端进行查询。

此前,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一期项目于2018年在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四市完成。2019年陕西省再次安排专项资金,开始铜川、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六市二期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此次项目建设包括了射频、工频共12座固定式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

项目的建成投运及时回应了社会公众对电磁辐射环境的疑问和关切,有效促进了电磁辐射知识的常态化科普宣传。

第十二届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沈阳召开

2019年8月8日~ 11日,以“机器人时代”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ICIRA2019)”在沈阳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新加坡科学院的9位院士以及海内外600多名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交流探讨内容涵盖集群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飞行与航天机器人、机器人加工、智能制造、人机交互、机器视觉、虚拟与增强现实等40多个主题。

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研究的单位,迄今为止,创造了中国机器人领域二十多项第一,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海斗”号万米级水下机器人、“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潜龙”系列水下机器人、“海星6000”缆控水下机器人等探海利器,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勘查和深渊科考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隆重开幕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大同大学隆重开幕。本届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主办。

中科院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谭蔚泓院士,以及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大同市副市长郭蕾等出席会议。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谭蔚泓等5位学术权威在会上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本届大会共征集论文447篇,墙报197篇。会议期间有129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2019 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出炉,智能产品精选

红点设计大奖一直有“设计界的奥斯卡”的美誉,是全球工业设计和发展趋势的风向标。2019红点奖于7月8日在德国埃森市(Essen)落下帷幕。今年共有来自55个国家超过5500件作品参与评选,评审团队由40名专家组成,最终有80件产品,获得“最佳设计奖”(Red Dot: Best of the Best),获奖率仅为1.45%。

数码相机|蔡司ZX1

Carl Zeiss AG,Oberkochen,德国设计:designaffairs GmbH,德国

蔡司一直以高质量镜头闻名于世,这款ZX1全画幅固定镜头拍摄性能优异,374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镜头采用了Distagon 35mm f/2,品质上乘。ZX1机身操作系统基于安卓,内置Lightroom CC,取消了实体功能按键,全部操作依靠4.3英寸的屏幕触控操作。这不仅是蔡司首款数码产品,也是目前全画幅相机中唯一的智能相机。

触觉身体套装|Teslasuit

VR Electronics Limited,英国设计:Igor Buturlia,英国

Teslasuit是用户和数字环境之间的全身体验套装。它通过电、力、热度来刺激触觉,从而增强虚拟和现实的体验。

增强现实感耳机|ThinkReality A6

联想,中国

设计:体验设计组,美国

ThinkReality A6是一款创新型立体AR耳机,它可在AR应用中待机超过4小时,并具有防水、防尘和防震功能。ThinkReality A6视野为 40°,单眼分辨率1080p,属于同类产品中相对轻巧的全功能AR头戴式装置之一。支持头部和凝视追踪、语音和手势控制。而作为一款企业设备,它还提供了条码扫描和前置式鱼眼摄像头功能。

多功能加热/空气净化器|Astro

Tubes Radiatori S.r.l.,Resana(Treviso),意大利

设计:Nichetto工作室,瑞典

Astro看起来像是一个即将起飞的小型飞船,通过触摸传感器来控制,除了净化功能,它还拥有取暖器的功能。

外科手术系统|da Vinci SP®

Intuitive,Sunnyvale,Ca,美国

设计:Intuitive Global Design Team,美国

达芬奇SP手术系统是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平台。这种协作机器人展示了一种流畅的形式语言,使其具有面对性。它的设计有利于高级别安全性的新型交互。在优化的工作半径内,它非常灵活,具有高负载能力。

协同机器人|Hyundai Robot YL012

韩国大邱现代机器人公司,韩国

设计:现代重工,Kyoungsub Bae,Jaepil Choi,Hyundai Kim,韩国

这种协作机器人展示了一种流畅的形式语言,使其具有面对性。它的设计有利于高级别安全性的新型交互。在优化的工作半径内,它非常灵活,具有高负载能力。

物联网传感器集线器|piccolo 1

日本东京阿塔戈有限公司,日本

设计:Hideyuki Amamiya,Michio Akita,Tokyo,日本

piccolo 1是一种便携式格式的创新设备,可用于测量各处液体的浓度、盐度、pH和温度。

猜你喜欢
自动机器人传感器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自动捕盗机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关于自动驾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