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写在美丽的新疆大地上

2019-10-28 02:51古丽加汗·艾买提
中国教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师范生总书记大赛

古丽加汗·艾买提

新疆迷人的景色、淳朴的民风让我深深爱着这片土地,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优秀人才的紧缺、教育水平的落后是家乡发展的短板,新疆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都离不开教育。因此,一个教师梦悄悄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立志为家乡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高考过后,作为新疆地区民语系统的高考文科状元,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选择了公费师范生。

一、只为梦想

刚进入大学,地域教育水平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就让我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作为历史学院的本科生,古文和英语成为摆在我面前最大的困难,不知多少次为此掉下眼泪。庆幸的是,我在这里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和最棒的同学。老师们经常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为我讲解时总是放慢语速,一次不懂讲两次,两次不懂讲三次,直到我听懂为止。同学们经常主动帮助我,通过交流探讨,我渐渐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永不言败。我每天坚持晨读,从古文最基本的文字音韵学起,每个周末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书籍,古文水平从刚入学时的磕磕巴巴,发展到如今可以流利地浏览和背诵大量古籍;练听力、做阅读、写作文更是成了我英文学习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每天晚上坚持读半个小时的英文,哪怕比别人晚睡半小时也要完成任务。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我每天坚持在公共水房的镜子前练习讲课,每周找老师试讲点评,老师们对我的评价从第一次上讲台时的“糟糕”变成了最后的“当老师当然没问题”。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手语和盲文,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好基础。

我不仅在学业上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其他方面也积极要求进步,非常注重全面发展。我始终认为,只有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党的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我积极申请入党,并顺利加入了党组织。我认为,党员的本分在于奉献,因此,我主动担任学生干部,为广大同学服务。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与了解,我不仅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好党员,也成了同学口中的好“大姐”。

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期间,我始终围绕时代主题,抓住“中国梦”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举办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带领党支部获得“先进党支部”“京师先锋号党支部”等称号,我自己也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京师先锋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

二、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2014年9月9日,对我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视察,并召开师生座谈会。我作为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志愿扎根边疆、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座谈会上,总书记一句“中西部强,则中国强”让我激动不已、倍受鼓舞。总书记还亲切询问了我的学习情况,并鼓励我继续努力,这让我奉献新疆教育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座谈会后,我将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免费师范生的教诲和期望,传达给身边同学;我将总书记对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和广大教师的关心与嘱托带回家乡的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志愿投身基础教育事业,让更多奋战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强烈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2014年12月17日,在“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我作为免费师范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免费师范生积极参与“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为祖国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三、感念党恩,肩负使命

我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新疆维吾尔族人,当外科医生的父亲,在我出生没多久就因病去世,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我看来,好好学习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从小学到高中,我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及过硬的综合素质,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并连续获得三好学生及各类奖学金。对于当时家境贫困而又坚定求学的我来说,这些奖学金无疑是雪中送炭,使我顺利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学业。进入大学后,尽管家庭经济有些拮据,但我没有向学校申请资助。因为我觉得从小到大国家对自己的帮助已经太多了。

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政府已經为我减免学费和住宿费,同时,每月还给予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因此,我把各类助学金的机会留给了更需要的同学,大学期间,我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打工。空余时间,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延续爱心,回报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爱。我的求学与成才之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资助。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而我已经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就是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带到家乡的讲台,成为一名普通而又光荣的人民教师。

四、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我被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录取,顺利成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十分清楚,这不是梦想的结束,也不是梦想的完成,而仅仅是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第一步,还有更多全新的挑战等着我。备课、写教案、制作PPT、写教学反思都成了我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重感冒打六天的点滴也没能妨碍到我的每日计划。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让我有机会认识优秀的前辈,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钻研科学的教学方法、尝试全新的教学环节、运用适合的教学材料,最终获得了两个班及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分别为55%和50%的教学成绩。

每一次的教学技能大赛、课件设计大赛、教学论文大赛、教学设计大赛、微课设计大赛报名表上绝对少不了我的名字。在2015年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微课大赛中,我制作的微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获一等奖、《斯大林模式》获二等奖。我还在2015年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组织的现场手写教案大赛中获二等奖;2016年,我在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双语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等等。这些荣誉见证着我的坚定不移、毫不松懈及勇于当先,更见证着一名维吾尔族人民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从而报答祖国培育之恩的决心。

五、主动要求赴南疆支教

从2016年9月2日开始,我主动要求成了叶城县双语高中的一名支教老师。刚到南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深深地吸引了我,而整个喀什地区的巨大发展与变化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这里早已不是老一辈所说的“贫困”与“落后”的代名词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舒适的居民住房、干净的城市、友善的居民,种种变化都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援疆省市的无私帮助。这些不就是各民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证明吗?

说到叶城县双语高中这所学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仿佛置身于大学校园。宽阔的校园、独特的建筑设计、宽敞明亮的教室与宿舍、美观舒适的课桌椅、教学设备齐全的各类教室(包括实验室、机房等)、毕业于内地高中班与内地高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老师,今非昔比,由这一所学校的软硬件实力可见,叶城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超乎想象。这里的学生享受着十五年免费教育和每个月200元的伙食补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申请各类奖学金,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各类助学金,没钱上学再也不是他们追梦路上无法跨越的障碍。这里的老师不仅拥有了优厚的待遇,而且得到了参加各类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没有条件、没有资源再也不是约束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不都是南疆教育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快速发展的证明吗?

我喜欢休息时间在校园里闲逛,与学生谈天说地、与学生一起健身、与学生一起吃饭,我有时是他们的历史老师,有时也是他们的汉语老师,有时更是他们的心理老师,但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能真实地感觉到学生的善良、老师的友善、领导的关照,他们最真实的感情、最淳朴的民风、最温暖的笑容,都变成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我被感动着、改变着,似乎找回了内心深处消失已久的某种珍贵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让我下定决心留在叶城县工作,成了叶城县第三中学的一名正式教师。

六、保护家园,从我做起

作为历史老师,我比谁都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兄弟姐妹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奋斗、共同发展,一起谱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彩乐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疆的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都是社会发展变化和经济发展繁荣的见证者及直接受益者。“喝水不忘挖井人,辉煌不忘扶我人。”感恩是人类最起码、最基本的感情之一。只要是尊重事实、懂得感恩的人,就应该看清变化、承认发展,感念党恩、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如今的好日子实属得来不易,而维护如今的好日子更加不易。我们不是生活在安定的时代,而是生活在安定的国家。众所周知,常年战乱的那些中东国家,受苦的还是无辜的平民百姓,也许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生活在安定的国家,我们生活在多少人所追求的幸福中,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自从在南疆工作以来,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要尽快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观、价值观,并将这种精神力量化作他们的实际行动,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要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我的学生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每一个老师,传递爱学生、爱职业、爱岗位的教育教学正能量。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积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拥有正确理想信念的有用之才;我要积极宣传习总书记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期望,使老师们意识到责任之重大、使命之高尚。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要通过讲述各族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我要通过讲述“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相关史实,让老师们逐渐形成“教师是我终生奋斗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职业”的热爱教育的意识。

“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这句话是美好的祝愿,也是殷切的期盼,更是亲切的嘱托,其中蕴含着我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内容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师范生总书记大赛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时局图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