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阅悟

2019-10-28 01:49
人民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思政课整体思政

思政课老师要带着这三样走进课堂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朱志军

《人民教育》2019年第9期围绕“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刊发了三篇文章,给一线思政课老师以指导和引领。笔者认为,上好思政课,教师亦不可缺少下面三样东西。

一要带着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政课老师要爱这门课,要有上好思政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价值和自身责任所在。思政课老师更要爱学生,努力做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借以情感人这一隐蔽的教育方式触动学生心灵。

二要带着方法。思政课切忌照本宣科、老调重弹。因此,思政课老师要用心研读教材,不断丰富、更新课程资源,精心营造新颖生动的思政课堂。有时课堂可以“留白”,让学生自省自悟;有时可以组织师生交流,在思想碰撞中理性渗透品德教育。

三要带着个人修养。思政课老师尤其要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让自己的言谈举止成为活的思政课教材,做到“讲思政”与“行思政”相得益彰,让课堂上的行为示范成为最美的思政语言、最好的思政注脚。

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六小学 王艳霞

品读《人民教育》2019年第9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引发我从思考创新思维特点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是从整体看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构主义认为,整体相对于部分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需要把它放在整体的关系网络中理解。要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要教学生跳出某节课、某学科的局部,从整体看问题,看问题的本质,看事情的根源。

二是多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让学生学会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或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然后沿着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寻求问题的多种答案。思路开阔了,才更有可能创新。

三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新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问问自己:是这样吗?为什么?还有哪些可能?

教育要入童心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长乐片区教育教学督导组 尹洪森

《人民教育》2019年第9期《先做一个孩子,再去做老师》—文细读后,引人深思教育“入心”的问题。

先“知心”。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基于對孩子全面的研究、认识,教师应准确把握孩子各阶段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特征,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情感,做到见其行、明其意、知其心。

再“换心”。只有交出自己的心,才能收获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力求使自己回归孩童的世界,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蹲下身子洞悉他们的内心,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从而达到“以心换心”的情感交融。

护“真心”。成人有时会因为自己的思维定式误解甚至伤害孩子纯真的童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鼓励孩子内心的真实表达,积极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呵护他们充满童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整体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