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对接的实证研究

2019-10-30 03:01谭景
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手工艺传承

谭景

摘 要:目前,很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后继无人的境地,创新力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容易被市场淘汰。而高职艺术教育正是以培养传统手工艺人才后备军为己任,不断加强对手工艺的支持力度,不断挖掘手工艺教育资源,为本土的手工艺教育教学创造素材,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手工艺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引导当前社会在艺术创作中载入传统手工艺,不断努力实现传统手工艺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对接。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手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它是历史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情感的体现。传统手工艺不仅仅具有艺术性,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是历史文化的内涵的体现。通过对手工艺的深入了解与认识,发现传统的手工艺仍具有巨大的价值,不仅对国家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手工艺术人才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手工艺;传承;艺术设计教育

一、当前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发展现状

传统手工艺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以手工为主的,为了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且实用性强,具有高超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传承中所延续的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传统手工业的滞后性,其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一些珍贵的传统手工艺因为没有良好的传承人,随着老手艺人的逝去而遗失。我国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技艺丰富多样,近年来,大批传统手工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国家早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振兴民族手工业发展,要把传统手工业继承发展起来,针对手工艺人我们应坚持工艺之道,发扬工匠精神,传承好手工艺的种子,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手工艺文化。面对当前的手工艺文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品牌意识、创新思维,高质量产品少,缺少手工艺后备军等问题,需要我们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感。而传统手工艺不受当代人喜爱的原因是其与时代脱离,与人们的生活距离太远,无力创新,以致于市场的需求不大。

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及传统手工艺传承现状

与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相比较,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别化,造成高职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往往在夹缝中难以发展。高职院校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求得生存,是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三年需要考虑的问题,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并没有充分结合所学习的课程,很多在校学生不清楚自己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制作什么样的作品,受到自身情况的限制,学习意识不高。另外,学校也缺乏专业的艺术教学人才。

传统手工艺在当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中却面临传承人后继无人的困境,手工艺人的逐渐减少,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传承具有很强的阻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遭遇了发展瓶颈,造成手工艺的断层断代,大量的优秀民族文化,如刺绣、印染等在当前得不到应用,优秀文化得不到弘扬。

将传统手工艺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动服务于手工艺产业,创造更多需求,为文化产业添加动力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主流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很多高职艺术院校在传统手工的教学上流于形式,不注重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精髓的挖掘,固守常规,不注重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技法及表现形式等,学生对传统手工业缺乏较为深刻的认知,缺乏文化艺术的修养。

三、传统手工艺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对接运用

(一)山东的蓝印花布在高职院校的传承发展

山东的蓝印花布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山东蓝印花布手工艺一直在山东民众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宝贵资源。高职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中使学生能够提高动手制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能力。

目前的蓝印花布的坯布采用的是纯人工方式完成制作,尽管纤维度和稳定性较强,但是因为融合了过多的人为元素,织物布料柔软性偏弱。这些布料显然不符合当代年轻人对服饰的审美要求,忽视了传统纹样优美素雅的美感及韵味。而让学生通过对蓝印花布手工艺的学习,了解蓝印花布的起源,掌握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可以将专业技术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发挥传统蓝印花布的最大价值,制作出符合当代需求的手工艺品,使得山东传统蓝印花布的古法工艺可以得到有效保留和传承。

(二)发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作用

如今我國已经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技术型人才基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基,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面临的紧要任务。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要结合本专业,立足本专业,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实现人与传统手工业的有效对接。根据传统手工艺品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如经常受到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制约,手工艺产品易与时代脱节,缺乏创新能力,所以高职艺术教育要注重培养设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手工艺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打破常规的思维,将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在一起,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才可以使手工业运用现代技术得到蓬勃发展,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地充实传统手工业的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研究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网络工具,减少成本,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加强传统手工艺与高职艺术教育的对接。

(三)传统手工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需要结合岗位的信息,构建完整的手工艺实践课程体系,在学校设立工作室,实行学徒制度,师傅耐心带领徒弟学习技艺,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扎实的手工艺技能,立足于实践,赢得市场认可。现代手工艺术应该以创作性、实践性为基础。加强设计导向,构建知识、能力、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将手工艺行业融入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科学的、合理的课程体系。一个好的课程体系对手工艺的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实行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培养理论与实践技术兼备的人才,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为主体,以手工艺发源地为实践教学课堂,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实现学校与社会生产挂钩,促进手工艺产业化。不断提炼手工艺中的文化精髓,以设计理念、设计源泉等作为课堂资源,逐步完善传统手工业课程体系,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推动高校设计逐步走向实用型道路,提高文化自信。

(四)培养手工艺人才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力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手工艺人才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力,它是艺术创造的宝贵资源,通过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可以展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展现了当时不同的民族特色,有很多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术创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今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有一种民间美工蓝印花布,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寻的结晶,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格调选自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人和物,通过点、线、面来描绘其特点,把自然的现象规律化,通过整理让纹样更好地反映现实、反映自然,高于自然,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传统手工艺与高职的艺术创作完美结合,传统手工艺可利用其独特的技艺手法,对学生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使学生有更高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使其善于运用艺术书法。今天的高职艺术教育,要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的资源,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竭力培养手工艺人才的审美和创造力,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完善教育体系,推进手工艺职业化、产业化,让传统手工艺为高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其走向新的领域。现如今高职教育是文化创新、文化创造的载体,以培养手工艺人艺术审美为责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多交流,要重视文化底蕴的积淀,注重改良,为传统手工艺提供新的动力。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发展民族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发展服务文创产品和旅游产业手工艺品

当前要大力发展服务文创产品,加强旅游产业的手工艺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利用,促进手工艺产品的推广与应用,促进高职对于文化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参与,使其与旅游业接轨,发展旅游产业的手工艺品,促进学生对旅游手工艺品的创作,要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如今大量的旅游手工艺品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手工艺品想要有广阔的前途,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的特色手工艺产品,不断开发当地的文创产品,将其作为高职艺术教育对接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吸收传统手工业的养分,打破常规。优秀的文化资源需要经过历史的洗礼,要发展真正被人民所需要的文创产品,发展符合审美要求的产品,就要充分发揮想象力,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特色手工艺产品。

四、结语

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唯一延续的是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关系着国家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的发展。传统手工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对现代工艺教学起着重要作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传统手工艺提供动力的源泉,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它关系着民族的复兴。因此,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手工艺课程体系,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培养大批的手工艺后备军,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民族手工艺的发展铺桥架路。将传统手工艺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对接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不被世人所遗忘,在当今这个文化冲击的社会,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手工艺与高职教育的完美融合,推动了手工业走向复兴道路。

参考文献:

[1]白永芳.浅谈振兴传统工艺的意义及方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

作者单位:

淄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手工艺传承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