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园所文化的灵魂

2019-10-31 19:42沈曙虹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园所办园

沈曙虹

一种理论需要有核心理念作为“红线”来贯穿和统领,一所幼儿园的办园价值观体系及实践发展同样也需要它。什么是核心理念?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虽然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这个概念的使用十分频繁,但真正从学理上对它进行探讨和界定的情况却极少。曾有人认为,核心理念反映学校(幼儿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学校(幼儿园)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哲学概括,它凝练而鲜明地回答了一所学校(幼儿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办什么校(园)”“育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阐释虽然总体比较准确,但似乎还是有点宽泛。根据《办园理念:指引办园方向的观念体系》(详见2019年9月本刊)一文中谈到的作为本体观的核心理念在幼儿园理念体系中的地位,我认为核心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贯穿于所有办园理念、办园行为和办园环境建设的质的规定,是园所文化的灵魂。

笔者认为,一个理念要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一是本质性,就是能对办园思想进行最抽象、最深刻的概括。组织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沙因认为,居于文化最深层的是“假设”,所有价值观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比如,儒家思想就是基于“性本善”的假设,所以孔子才建立了“仁学”,倡导要爱人、立人、达人;基督教文化则是基于“原罪人”的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有罪,所以只有活着的时候乐善好施,赎清自身的所有罪过,去世后才能升入天堂。这里的“假设”就可以理解为是各自文化的本质。以学校为例,有的学校认为学生时代应是一段快乐的旅程;有的学校则认为读书改变命运,抱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于是,在对教育本质不同的假设之下,学校的办学思想以致整个办学行为方式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是适切性,就是契合幼儿园办园的传统、实态和愿景。这是园所文化建设的生命线,自然也成为核心理念策划的必需条件。核心理念一定是为各幼儿园量身定制的,一定要符合这个幼儿园的办园属性、传统积淀、文化气质、发展方向等。以语言表述的风格为例,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园,其核心理念的表达就要相对体现出厚重感,不宜过于“小清新”。至于内涵,那更是必须在本园的文化土壤里筛选、凝练和表述。如今有少数文化设计公司向不同的学校(幼儿园)兜售相同或相似的理念,一套方案能卖几家,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适切性意味着幼儿园核心理念策划只能是一对一的“手工业”,不可能“批量生产”,也不可以随意移植或照搬他人。

三是差异性,就是具备有异于其他幼儿园的独特呈现。前面的适切性是从幼儿园自身来说的,这里的差异性是从幼儿园之间的比较来说的。按理,追求了本质性和适切性,自然就会形成差异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纵观如今的办园理念,说句不客气的话,人云亦云,说“普通话”的现象不在少数。你可能觉得“和谐发展”“愉快成长”是自己幼儿园最本质的追求,但当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幼儿园都在呼喊着“和谐发展”“愉快成长”,就如同精心挑选的一件时装却处处与人撞衫,你将有何感受?会做何考虑?做何选择?在万绿丛中寻找一棵树何其之难,但若要从中寻找一朵红花,结果将会怎样?差异性意味着核心理念必须要说与众不同的“方言”,只有这个园所文化的“魂”足够特别,它所贯穿的理念体系才可能更具有园本特征。

四是统领性,就是能覆盖幼儿园工作的所有方面。这个道理很简单,若想让核心理念领导幼儿园的所有工作,就必须让它有最大的外延,有最大的包容性。比如,有幼儿园提出“为孩子终身幸福奠基”这类口号,假设将它作为幼儿园最高的价值追求,那它在统领性方面显然就有问题了。且不说这个口号只注重未来而忽略了当下,单就教师在其中缺位这一点,便十分不妥。我们不去争论在幼儿园发展中教师和幼儿究竟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但教师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幼儿园发展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幼儿发展的前提、条件、手段和工具。在这里,真正具备统领性要素的理念应该着眼于师幼的共同发展。

五是超越性,就是能夠成为脱离时间束缚的永恒存在。虽说我们知道“变化是这个时代唯一恒久不变的东西”,也知道文化的延续性有时可能表现为滞后性,但核心理念作为幼儿园的文化基因,在理论上说应该是贯穿幼儿园发展始终的,所以我们期望它能够相对稳定,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办园行为。例如,儒家思想自孔子以来不断有所演化,如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以及当代儒学,但它的核心“仁”字始终没变,只是不同时代对它有不同的理解而已。我们可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去不断对幼儿园核心理念进行新的解读,去丰富它的内涵,不断给它注入时代的活力,以确保它在延续的基础上有效发展。

园所文化的生命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它深刻的、丰富的、独特的文化个性。而要建立起这种战略个性,最首要、最重要的工作,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招魂”,就是确立鲜明而园本化的核心理念。只要我们真正确立科学的核心理念,并把它作为贯穿幼儿园所有办园思想的“红线”,再加上行为系统的完全跟进,加上物质形态的完美展现,使办园的理念、行为和环境建设形成由核心理念统领的“价值链”,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价值链”,那么园所文化就必定具备鲜明的个性,从而使园所文化力大大提升,使办园的综合水平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这么说,核心理念的确立,是整个园所文化战略策划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

核心理念既是对幼儿园所有办园思想的最本质的抽象,同时它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两个词组、一两个词甚至只有一个字。这里顺便说一下,为什么要将核心理念表述为概念,而不是用一个判断短句,不是用一段文字?因为逻辑学上有一个基本定理: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内涵越小外延就越大。前面说到统领性的问题,如果用短句或句组,要表达的内涵就增加了,那么它的涵盖面就可能受到影响;要体现出最广泛的统领性,要进行最本质的概括,最好的表述方式就是用概念,就是用词或词组。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园所办园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路径之研究
基于人才成长的职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