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轻“情意”重

2019-10-31 19:42张荣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共育南瓜家校

张荣

案例背景

现代教育不断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所在。在这种新的教育生态化环境中,学校单方面是很难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只有积极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展开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接受更为高效的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外许多的教育专家都在呼吁家庭要与幼儿园配合,家长要和教师进行配合,以保证幼儿的学前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以前家长对家园共育这一概念还是陌生、模糊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那就是幼儿园的,孩子的好坏都是幼儿园的责任,而家长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每天按时送孩子入园,放学接孩子离园就可以了。教师有时想和家长多说两句话,家长也会很无奈地说一句:“我一个种地的农民,除了种好地其他的我也不懂什么,老师你多费心了!”而教师往往也就打退堂鼓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家园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园所的活动中去?难道我们的家长身上就没有闪光点了?我们的家长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如何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升家园共育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思考。

案例描述

案例一:今天我给老师送“礼”去

清晨,安静的校园变得格外热闹,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校园里,只见家长们肩上扛着竹子、玉米秆、豆秸,手里拎着树枝、树叶、蔬菜,怀里抱着葫芦、南瓜等各种自然物,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不时愉快地交谈着,情景好似赶集。这时,耳畔传来“我给我们班老师送‘礼去”“我的礼物很特别”“你的‘礼物不错嘛,老师一定会喜欢”的交流声,走近小二班门口,只见李老师在门口热情地接过晨晨妈的大包小包高兴地说道:“晨晨妈,谢谢你啊,你带来了这么多的石头,可以丰富我们班的美工区材料啦!”“幼儿园的活动我们一定要积极支持呢,你看看我们一家子捡的合不合适?这都是在我家旁边的小树林捡的,还有很多,如果需要我和孩子再去捡。”操场上,大班李老师快速地跑到琳琳爸爸身边,接过琳琳爸爸肩上的一大捆玉米秆,虽然,此时的琳琳爸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却没有放下肩上的玉米秆,一个劲儿得朝着老师摆手说:“老师,还是我来,别把你身上弄脏了,如果还要清理玉米秆你就直接跟我说,我和琳琳妈一起来弄。”

案例二:“爸爸、爷爷是超人”

“快乐农庄”今天也特别热闹,大一班的小朋友们没有围着他们的“好朋友”羊大、羊二,而是围着几个重要的“人物”。“爷爷,你要小心点哦,不要锤到自己的手。”“爸爸,羊大要住在城堡里,你能做一个城堡吗?”“叔叔,你什么时候能做好啊?”……小朋友们围着洋洋爷爷你一言我一语,原来洋洋的爷爷是一个木匠师傅,听说幼儿园征集为羊大、羊二搭建房子的能手就主动报名了。这不,早晨刚送洋洋来上幼儿园就带着工具开始给羊大、羊二搭建房子了。大家听说有超级使者来给羊大、羊二搭建房子,迫不及待地请老师带他们来看一看。刚进快乐农庄就听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看,这是我爷爷,我爷爷可是一个很厉害的木匠师傅,我爷爷要给羊大、羊二做房子呢!”可心也说道:“那是我爸爸,我爸爸也会搭房子,他搭的房子可坚固了!”在超人般爷爷、爸爸们的努力下,快乐农庄里的羊大、羊二、兔妈妈一家还有麻鸭姐姐有了一个个温暖而温馨的家。

案例三:“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南瓜节”金点子征集会开始了,为了使本次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今天的会议室里除了有老师还来了一群特殊身份的人:小中大班的家长代表。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原来,他们也是来参加今天的“金点子交流会”的。会上园长首先抛砖引玉,以“瓜王瓜宝”评比活动开始了金点子创意。还没等老师们开始发言,家长代表们就忍不住了:“南瓜亲子创意制作”“南瓜知识竞赛”“蔬菜亲子拼盘”“南瓜亲子手工”……一个个金点子层出不穷。他们不仅提出了游戏的想法,还提出作为家长一方可以提供的帮助与支持,“老师,我家的邻居有一片南瓜地,到时候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参观的场地,你们可以带孩子去那里摘南瓜。”“我老公是厨师,可以给孩子表演南瓜刻画,还可以给孩子们准备南瓜美食呢!”“除了我们可以提供的,我们班还有其他家长,我们可以在群里给你们问问,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资源可以提供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教师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迸发出了无限创意的智慧火花。

案例分析

一、“深挖掘,真利用”,紧贴远郊实际,开展自然生态活动课程

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是一个科学性、系统性的工作,而在以往的工作中,更看重幼儿在教师组织下在园的一日生活而忽略了家长的参与,也没有对身边的家长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使得教师工作缺少创新、遇到瓶颈、难以进行。

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农村幼儿园来说,综合活动课程具有基础性特征,涵盖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主题活动等,是落实教育规律的一日常规教育活动,它也是培养儿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案例一中可以发现,由于地处远郊,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是农村环境十分优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当地民风淳朴,家长们往往对教师心怀尊敬与感恩,这是幼儿园展开家校合作的极大优势。教师们正是合理利用了这一点,深度挖掘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开展利用自然物的集体教学研究。鼓励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着孩子去江滩边、田埂里进行采摘、收集,源源不断地投放进我园的自然物资源库,供所有的班级进行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家长、师生共同收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自然物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让随处可见的农作物成为人人易得的课程材料和资源,增加了孩子们对家乡物产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同时也让家长更容易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

二、“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家校联系,拓展户外体验馆课程

我园地处农村,很多家长尤其是祖辈们是务农高手,在快乐农庄里常常有着他们的身影。在实施野菜主题课程时,种菊花脑的班级在播种时,是请家长收集的种子,请种地能手的爷爷奶奶来到菜地上,孩子们围成一圈,看着能干的爷爷奶奶用铁锹翻土、播种、施肥的。教师不仅把家长请进来还带着孩子们走进了他们自己的葫芦地、玉米地,让孩子们更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的奇妙。在案例二中,家长参与到了我园的户外体验馆的建构,可以发现孩子们在提及自己家长时往往十分骄傲,不管是木匠手艺极好的爷爷、精通小羊饲养的奶奶,还是可以制作腐殖土的爸爸都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家人十分能干。并且孩子的这种夸赞对于家长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看着孩子单纯的眼神,解答着孩子纯真的疑惑,也能够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在这种情景之下,仿佛家长们也变成了一位位教师,为孩子解惑释疑。家长与孩子不仅仅能够在这种情景下建立有趣的沟通,也能够加深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为家校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精思量,细调查”,家校共创趣味活动,开发特色课程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成孩子们全面和谐发展,我园还有以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节日活动为载体形成特色节庆活动。面对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在绞尽脑汁地想各种点子讨孩子和家长的‘欢心,却忘了家长是家园共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而不是被告知、被安排。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其实作为教师更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能因为家长的不配合就完全忽略了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更应该思考的是家长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是不是教师提的要求太高、或是使用的方法不对?也可能是安排的时间和事项不合理。所以教师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全面考虑。在案例三中,我们发现家长们往往也有着许多很棒的金点子、好资源。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不仅仅能够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将家长们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使得孩子们的主题节日活动能够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家校合作这一理念正因为其极强的实用性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社会各界对这一教育模式的了解也越发深入。虽然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难题有待攻克,但是其效果也开始逐渐显露。我们相信只有合理利用、规划,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形成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共享资源,获得家校共育最终目标实现,也才能促进家长和教师及孩子的共同成长,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也能够更好。

猜你喜欢
共育南瓜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南瓜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