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护士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02 08:26杨丽红胡春玲徐春艳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肿瘤医院职称条目

杨丽红,胡春玲,徐春艳

目前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威胁的重大疾病之一,全球癌症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而由癌症所引起的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1]。癌症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由癌症本身或与其相关因素所导致的疼痛[2]。在临床上,癌痛不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其治疗效果[3]。护士在患者疼痛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采用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对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中开展护士疼痛护理知识培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8年3—4月,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中3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证,从事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在调查期间请假及进修护士。此次研究共填写问卷372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77%。本研究经该院相关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及职称等条目。②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Pain Management Surevy,PMA),此量表由Edwards等[5]研究编制而成,后经贺丽春[6]翻译成中文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Cronbach'sα系数为0.730,重测信度为0.706。采用Likert计分法,包括6个维度,分别为直接态度、间接态度、主观信念、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及行为打算,共39个条目、64个题目。其中条目30包括30 a~30 f,共6个题目;条目32包括30 a~30 d,共4个题目;条目33包括30 a~30 f,共6个题目;条目34包括30 a~30 d,共4个题目;条目35包括30 a~30 e,共5个题目;条目36包括30 a~30 b,共2个题目;条目37包括30 a~30 e,共5个题目。各维度分值分别为:直接态度9~45分,间接态度-54~54分,直接规范-36~36分,直接控制-9~9分,间接控制-45~45分,行为打算-9~9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对疼痛的处理的态度、控制、行为越积极。

1.2.2 资料收集方法通过“问卷星”,将录入后的量表链接发给本案例医院护理部,给予统一指导语,由护理部将操作步骤告知护士长,护士长对当天在班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并填写问卷,然后提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对疼痛处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结果显示,年龄26~30岁的护士占62.50%,以工作年限≤5年为主(40.56%),有66.12%的护士在校接受过疼痛教育。见表1。

表1 肿瘤医院护士一般情况 n,%

2.2 护士对患者疼痛及其处理的一般看法

80.28%的护士认为患者有权利期待疼痛的完全缓解,65.55%的护士赞成“患者的生理症状是其疼痛的可靠评估指征”,56.93%的护士认为患者对其疼痛的陈述就是他们真实的疼痛状态,对年龄、文化及种族的影响因素的赞同率为42.22%。见表2。

2.3 护士疼痛处理量表各维度的得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疼痛处理的直接态度得分最高为23.33±1.60分,对疼痛处理的间接态度得分最低为0.59±6.10分。见表3。

2.4 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是否有疼痛经历、在学校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间得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肿瘤医院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针对肿瘤医院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肿瘤医院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以往是否有疼痛经历、在校是否接受疼痛教育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见表5。

表2 专科护生对疼痛和疼痛处理的一般看法 n(%)

表3 护士疼痛处理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

表4 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单因素分析

表5 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肿瘤医院护士对疼痛及其处理的看法存在明显不足

疼痛是主观上感觉不快,同时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7]。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医院护士对疼痛及其处理的看法存在明显不足,有56.93%的护士认为患者对其疼痛的陈述就是他们真实的疼痛状态,有38.61%的护士不确定;有80.28%的护士认为患者有权利期待疼痛的完全缓解,并将此作为治病的目标之一;但仍有25.84%的护士认为是患者就该遭受一些疼痛;同时,只有24.45%的护士认为患者能保持在一种无痛状态,这与华桂珍等[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护士疼痛相关知识缺乏,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患者就该忍受一定的疼痛。影响患者疼痛的因素除了有基础疾病,还有年龄、性别、种族及文化背景的影响。但在本研究中,护士对性别的影响认同率为30%,对年龄、文化及种族的影响因素的赞同率为42.22%,这与吕保良等[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护士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忽视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这可能与疼痛管理教育的不足有关。疼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通过开设疼痛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护士的疼痛处理知识,以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

3.2 肿瘤医院护士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态度较为消极

护士在直接态度、间接态度、主观规范、间接控制、直接控制、行为打算维度的得分均较低,说明护士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态度较消极。在直接态度这一维度,护士认为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可导致患者成瘾,这可能与医护人员不能正确区别成瘾、依赖性、耐药性等相关概念有关。为了缓解疼痛而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不管使用时间有多长,用药剂量有多大都不能称之为成瘾[10]。因此,在临床中若能正确区别这几种概念,就能对患者的求药行为正确对待。在疼痛患者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类药方面,护士主要参照医疗同事的看法和观点,这与王庆林等[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间接控制是否决定给患者长期镇痛药物,护士认为主要受患者疼痛类型及内外科疾病的影响,而护理单元、给药途径及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影响较小。行为打算中,护士认为自己在照顾患者过程中,不会给患者长期使用麻醉镇痛药,这可能与护士在校所学疼痛相关知识较少,对疼痛的评估、护理及治疗没有系统的认识,认为镇痛药物的处方权归医生,护士仅为监督及使用药物有关。因此,对于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原则关注度较低[12]。

3.2 肿瘤医院护士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工作年限及职称是护士疼痛处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这与戴桂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学历越高,对疼痛相关知识的了解越多,也能够及时的对疼痛用药医嘱进行准确、有效的处理。不同职称的护士,对镇痛药物使用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职称低者,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晓率较低,不能以患者的主诉作为评估标准[14]。所以在临床上,患者出现疼痛时护士会让患者忍痛,而不是积极的进行处理。护士工作年限越长,由于理论知识的积累,能够为患者积极用药[15]。在当今高校疼痛教育中,还是强调患者的行为和生理症状是疼痛评估的重点,这与患者的主诉才是疼痛唯一可靠的指征是不相符的[16]。首先,需转变教师的这种观念,并在学校能设置相关课程进行教育及培训。有研究显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疼痛培训,能帮助其转变旧观念,形成正确的疼痛管理行为[17]。不断更新疼痛相关内容,并获取最新的疼痛管理理念和经验,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在临床上更好的应用。

综上所述,护士对疼痛知识、处理及行为倾向的态度较消极,对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欠缺和误解;患者传统忍痛观念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其疼痛程度的准确评估。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也会对护士的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有影响。建议加强疼痛知识的教育,在医学相关教材中增加疼痛护理相关知识;临床实践中,管理者应为低年资、低学历及低职称护士多提供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适度利用奖励机制,鼓励护士提升学历层次,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肿瘤医院职称条目
·更 正·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医院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发展纪实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