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综合交通服务水平评价

2019-11-04 11:34胡永举施俊庆沈伽伟杨思思
关键词:都市区交通设施义乌市

胡永举, 李 多, 施俊庆, 沈伽伟, 乔 岳, 杨思思

(浙江师范大学 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4)

0 引 言

交通优势度侧面反映了城市综合实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热衷于交通发展与城市综合实力关系的学术研究,寻求合适的方法以达到交通优势度与城市综合实力协调发展的目的[1-2].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评价交通优势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区域进行空间分析,不断提高研究精度与准确度.Zhu等[3]利用GIS系统工具,研究了新加坡捷运系统对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影响;金凤君等[4]基于交通地理学重新定义了交通优势度,建立其基本表述结构,并从分析和综合集成2个角度构筑了空间数理模型;安琼等[5]采用GIS和SPSS模型,对宁夏现有镇域进行分析,得到宁夏镇域交通优势度的分布特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利用Transcad软件对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的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为交通与产业经济,以及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1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

金义都市区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下辖婺城、金东2个区和兰溪、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个市(县),总面积10 941.42 km2.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由金华市区内的婺城区、金东区及义乌市组成,邻近永康、兰溪.其中,婺城区辖9乡9镇9街道,总面积为1 391.24 km2;金东区辖8镇1乡2街道,总面积661.8 km2;义乌市辖6镇8街道,面积为1 105 km2.2018年底,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常住总人口为177.91万.其中,义乌市区居住人口总量居于首位,占都市区核心区总人口的45%.2018年金义都市区核心区产业结构构成中,第一产业为554 734万元;第二产业为6 273 331万元;第三产业为12 137 655万元[6].

2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2.1 公路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境内公路交通纵横交错,东衔沪、甬,西接闽、皖、赣重要干线.截至2017年年底,金华市市区公路里程为2 728 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73 km;义乌全市公路里程约1 536 km,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为76.7 km.

2.2 物流园区

目前,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基本形成了金华国际物流园、义乌国际陆港、浙中公铁联运港三大物流集聚区、30个物流基地.其空间布局原则上以物流产业聚集区为主,其余物流中心为辅.

2.3 铁路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有3条普通铁路线,分别为:沪昆线、金千线(支线)和金温线;有2条高标准铁路:杭长高铁和金温新双线.杭长高铁是国家“四纵四横”项目之一,与沪杭高速铁路等线路组成沪昆客运专线,高铁线路全长927 km.浙江省“七线两枢纽”中的金温新双线,正线里程为188.88 km.金义都市区核心区拥有铁路客运站3个,其中金华市区有1个一等客运站和1个二等客运站,义乌市则有1个一等客运站.

2.4 水运

衢江航运金华段已于2019年年初全线通航,该项目隶属于省重点工程——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项目,也是市政府“港航强市”重大战略部署的组成部分.

2.5 航空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现有机场只有义乌机场.义乌机场建成于1991年,并于当年开始正式通航,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义乌机场的建设规模达到1 746 km2,为浙江省内的第4个航空口岸机场.

3 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

区域交通优势是指以包含该区域在内的区域系统、或以比对区域和目标区域、或以理想目标为参照系,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所反映的支持其经济社会活动的水平与状态.

依据国务院《省级主体功能区技术规程(试行)》,结合前人对交通优势度的研究,综合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的综合交通发展情况,构建多维指标体系,定量地反映区域交通优势度.不同指标的权重通过向10位专家发放征询表,多次征询沟通确定.一级指标为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区位优势度,其权重系数分别为:1/3,1/3,1/3.路网密度涉及到高速公路密度、国道密度、省道密度、城市道路及其他道路密度,其相对重要性系数值分别为:1.2,1.0,0.8,0.6,0.4.交通设施影响度涉及到铁路影响度、公路影响度、港口影响度和机场影响度,其相对重要系数的值均为1.

3.1 路网密度

路网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交通设施建设的规模水平及在规定区域面积内的分布密集程度.本文将公路路网密度按照等级进行分类,分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及其他道路5个等级,再将不同等级的线路长度乘以这个等级的线路所对应的相对重要性系数,从而得到该区域的模拟路网长度.然后,与区域面积相除,得到绝对比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Qm表示不同等级道路m的相对重要性系数;Lim表示区域i内不同等级道路m的线路长度;Li表示区域i的模拟路网长度;Di表示区域i的路网密度;Si表示区域i的面积;以乡镇为研究对象时,i=1,2,…,52,以县域为研究对象时,i=1,2,3.

3.2 交通设施影响度

经过数据采集,确定交通干线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分类分等级赋值,见表1.计算公式为

(2)

式(2)中:n≤7;Eim表示区域i中第m种交通设施的得分;Qimp表示区域i中第m种交通设施第p种等级的相对重要性系数;Nimp表示区域i第m种交通设施第p种等级的数量;Ci表示区域i的交通设施影响度;Bm表示第m种交通设施的相对重要性系数.

表1 交通设施技术等级评价表

3.3 区位优势度

区位优势度的本质在于区域行政中心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利用区域优势度可反映出2个结果:研究区域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可达性;研究区域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优劣程度.

关于中心城市的确定,综合交通建设规模和经济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本文选取义乌市为中心城市,其余各乡镇分别赋值,如表2所示.

表2 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分级及相对重要性系数

将计算得到的3个一级指标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进行赋值权重并相加,从而得到不同区域的交通优势.计算公式为

(3)

式(3)中:Hij表示第i个区域中第j项指标归一化后的数值;Fij表示第i个区域中第j项指标的实际得分;Ti表示第i个区域的交通优势度分值.

4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交通优势度评价

4.1 乡镇交通优势度分析

4.1.1 交通路网密度分析

本文根据路网密度高低把52个乡镇分为3类地区.见表3.

一类地区是路网密度排名前9名的乡镇,其中婺城区占据5个乡镇,义乌市占据4个乡镇.因婺城区和义乌市街道划分面积较少,城区路网建设较好,且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因此,路网密度高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婺城区和义乌市区.

二类地区是排名10到19名的10个乡镇,10个乡镇在3个区域中均有分布,其中婺城区4个;金东区4个,义乌市2个.

三类地区是排名20到51的33个乡镇,其中,婺城18个,义乌市6个,金东区9个.婺城区在各个类别中均有较高的分布,其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路网密度与乡镇面积的不均衡分配,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且大都为山坡地形,交通设施建设较为困难.

由分布结果得到,一类地区大都分布在义乌市和婺城区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地方,这说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与该地区内的交通建设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受地形条件的制约,使得在婺城区和金东区的边缘出现了较多的交通路网密度低值区.而义乌市拥有较高水平的路网密度,这是由于义乌市具有良好的地形和主要中心城市的地位.

4.1.2 交通设施影响度分析

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差别在于范围内交通设施的建设情况,交通设施的建设分为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多种,技术等级的差别,使得该区域综合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交通的增强对区域内经济具有极强的诱发作用,便捷的交通吸引劳动力与工厂向该地区聚拢,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品的社会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随着金义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和对交通投资的持续增长,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内各个乡镇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提高.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整个金义都市区交通设施影响分布的空间分异现象较为突出.交通设施影响度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呈现出较为集聚的特点,演化成婺城区和金东区相接处为核心向外围街道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型空间格局.婺城区的城北街道、新狮街道和金东区的东孝街道、赤松镇等是金义都市区核心区交通设施影响度最高的地区,这得益于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甬金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建设.

而婺城区的大部分乡镇交通设施水平还普遍较低,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乡镇地处金华西南、东南及东北、西北角落等地理位置,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远.即便有高速公路通过这些地区,但并未在此设置出入口,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所带来的影响,使得高等级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性相比于其他地区还相对落后.

4.1.3 区位优势度分析

本文选取义乌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因为义乌市的发展对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引性.义乌市的交通结构和空间分布,可以控制整个核心区的交通发展走向,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的发展潜力.

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其他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辐射和指引能力,各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通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路网布局不断地发生作用.交通优势度受其与中心城市的空间位置影响,区域可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间接影响了内在的发展潜力.

4.1.4 乡镇交通优势度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各乡镇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加权计算得到交通优势度值,按照数值排列次序将其分为4类地区.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各乡镇交通优势度分析

续表3

图1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乡镇交通优势度分布图

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地区(一类地区,排名前15位的15个乡镇)均集中在婺城区和义乌市的核心区域,因为这些地区能够受到较多的社会经济辐射的影响,且这些区域的交通设施建设也比较完善,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交通路网.二类地区(排名为16—25位的14个乡镇)大都分布在金东区与义乌市,将这一类地区进行统一分析,能够在空间格局上形成一种现象,即交通优势度的圈层现象.三类地区(排名为30—43位的15个乡镇)主要处于婺城区与金东区,距离中心区域较远,经济与交通建设情况较差.四类地区(排名为45—51位的8个乡镇)大都分布在婺城区较为偏远的乡镇,包括塔石乡、莘畈乡这些区域面积较大的地区,但所属地区的地理位置恶劣,交通建设会比较困难,路网结构的设置也并不合理,区域内无铁路等干线通过.因此,这些区域的交通可达性较低,仅仅依靠中心城市的辐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即交通并不能对这种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4.2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县域交通优势度分析

以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县域范围为研究对象,包括婺城、金东2个辖区和义乌市,从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其交通优势度值,按照数值排列次序将其分为3类地区.结果如表4和图2所示.

表4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各市(区)交通优势度

图2 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县域交通优势度分布图

5 结 论

综上,无论是从路网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分别分析,还是从交通优势度综合分析,义乌市均为交通服务水平最高的地区,金东区次之,婺城区最后.为了提高金义都市区核心区交通优势度,提升交通对经济和社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婺城区和金东区交通优势度三类地区较多,需加大力度重点建设杭长、杭温高铁,对现有的普通铁路加以维护,并加快金温新双线等4条城际线路的建设.改进城市轨道建设方面的不足,应以金义线为主线,婺城区和义乌为中心向各市县辐射,重点建设金兰线、东义浦线等5条支线.

2)提升道路系统等级.对核心区的交通设施影响度评价,可以发现金义都市区核心区在交通枢纽和互通的选取上,应考虑在婺城区和金东区面积较大的地区设置.对于现有的公路,应尽力提高其技术等级.

3)加快内河水运与周边区域的互动融合.规划与腹地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路网相适应的内河航道网络.金义都市区核心区计划重点建设金华港,以金华江、义乌江为核心,发展婺城港区、金东港区和义乌港区.

4)做好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金义都市区作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应具有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应将机场、高铁、轻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立体交通体系统一规划布局,以全面提升区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5)建设金义中央大道.金义都市新区,是金义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为实现金义同城化发展目标,需要有一条主通道连接金华城区、金义都市新区、义乌城区,并且可以形成一条带,带动线路两侧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可行方式为建设城市高速快速路,通过进出口匝道连接周边区域,通过多车道布设达到快速通行的目标.

猜你喜欢
都市区交通设施义乌市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交通设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浅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法律适用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县域对接融入都市区研究
沪深上市交通设施产业板块2013年年报主要经济指标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十二五”期间,北京镇乡交通设施发展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