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型题目思辨性写作

2019-11-05 03:13林甲景
关键词:思辨

林甲景

摘   要:近五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思辨性,即呈现二维或三维的观点材料,这些观点间有明显的立场差异,当然也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考生只有“思辨性”地分析出既“一致”又“背离”的辩证关系,才是正确的审题,据此写出的文章也才更加靠近思辨型题目本然的逻辑指向,更加具有穿透纸背的思维含量。

关键词:高考写作;思辨;逻辑需要;思维含量

思辨型题目为什么就要思辨性写作?核心的原因有两条:首先,这是思辨型题目本身的逻辑需要;其次,这是优秀作文思维含量的必然要求。

既然说它是题目本身的逻辑需要,就说明这类思辨型题目有它的思辨逻辑,这主要考验考生对作文题的审题。我们以前也讲审题,也强调审题,但思辨型题目和材料的审题却有不同于往常作文题的特征,它更考验对“关键词”的把握,但这些“关键词”往往是以往我们不怎么关注的非典型性词语。这些非典型性词语“鬼”得很,往往暗藏玄机,它们既反映着出题者十分审慎的“小心翼翼”,又恰恰建构了思辨型题目的本然逻辑:思辨。笔者认为,如果忽略了这些词语,考生对思辨型题目的审题、立意和写作就会出现逻辑上的偏差甚至错误。请看这几道题目: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適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按照往常的逻辑,这三道题目的关键词我们当然会分别梳理出“作品与人品”“虚拟与现实”“作者与读者”三对核心关系,阅卷教师的阅卷评分、教育界内外的讨论争鸣,似乎也就聚焦于此了。但我们要注意,这个层面梳理的实际上是题目与作文的内容指向,而不是逻辑指向。换句话说,我们审出了作文题的内容关键词,却还没有审出作文题的逻辑关键词。那这三道题的逻辑关键词是什么?

2015年的作文题,“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一句中有一个“应该”,而“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一句中有一个“可能”,这不就是在直白(但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地昭示,“作品”与“人品”的关系既非“一致”,亦非“背离”,乃是既“一致”又“背离”,既“背离”又“一致”吗?着“应该”与“可能”二词,实际上就是在紧扣“作品”与“人品”两者关系的客观常识,它们本来就不可能是绝对的“一致”,也不可能是绝对的“背离”。马克斯·霍克海默与西奥多·阿道尔诺的《启蒙辩证法》就曾强调:“一元性思维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导致思想的暴力和专制。当一切思想和观念都必须合乎某个预设的价值规范或合法化根据时,丰富多样的现象必定会被简单化地纳入某种先在的解释模式之中,只剩下一种思想,一种价值,一种标准。”因此,几乎可以说,为文时,只有“思辨性”地写出既“一致”又“背离”的辩证关系,才是正确的审题。

这一年的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在行文中就分别论证了这样两个论点:①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例证:杜甫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主义诗句,其人亦有“情系百姓苦,心为天下碎”的高尚情怀);②然而,这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例证: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推崇人性善,莎士比亚其人却在成名后一直为钱财奔波)。最后,作者在两个分论点基础上跳出二维局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以此类推,再看2016年的作文题,便可“一目了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一句,显然也“小心翼翼”地落脚于“适当”一词,以表达既要“拥抱”又要“适当保持距离”的思辨指向。试问,这个汹涌澎湃、无处不在的“虚拟新世界”,你怎么可能全然“置身事外”?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又怎么可能彻彻底底地扎进这个“虚拟新世界”?完全的“拥抱”与完全的“远离”,这两种作文立意本身就有违常识,又如何“自圆其说”?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多元思维主张的是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关系,它超越了二元思维的对立格局,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关系。”唯有写出二者的对立统一,文章方有思维含量、思想重量。

这一年的一篇满分作文《以现实之心拥抱虚拟世界》便写出了这样的对立统一:“真正内心强大之人不畏惧被虚拟的浪花拍打得面目全非”,“同时,我们也应区别现实和虚拟,不自失于虚拟”,故“心有现实,方不为所动。尽享虚拟,方与时俱进”。以这样的思辨逻辑为文,作品读来便有几分成熟味、理性味、辨证味,也更能捕获阅卷教师的心。

同样,2019年的作文题,“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强调的是“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而非“只”装着读者、“只”听读者的呼声,不“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次一句“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说得极为克制、理性,“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并非“只”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装着读者、不倾听读者的呼声。这些措辞的分寸可谓恰到好处、滴水不漏。

实际上,哪个作家的创作没有或者不应有读者的立场?哪个读者的阅读没有或者不应有作家的立场?文学创作不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按马克思的话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史铁生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说要“源于现实,实现现实”;读者阅读也讲究“知人论世”“与作家对话”“与作品对话”,断然不可能全是读者一方面的事。

当然,这道题是一个比喻,它最后要我们写的是作为“生活”的“作家”,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生活”的“读者”。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既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人格独立、思想独立,也要有“走自己的路,且听听他人怎么说”的胸襟开放、思想开放。活在这个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外在制约不足的时代,必须要保有足够的清醒与独立,“很多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但活着活着就渐渐成了盗版”的悲剧具有普世性,可见独立之难、独立之可贵,“不忘初心”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人人可活成自己、活出自己的新意與真我的风采的难得境界。独立固然可贵,但海纳百川、兼听则明、合作共赢仍是生存必需的智慧,前辈的提点、同辈的坐标甚至晚辈的善意,都是生命发展壮大的必需营养,同行的合作、跨界的借鉴,更是人生行稳致远、突破创造的绝佳供给,在这个万物紧密联系的世界里,任谁也不能超然物外、绝对“遗世独立”。

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李彬认为:“要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就要让学生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而其中巧妙运用辩证思维最为关键,行云流水般的行文背后都一定有严密有度的思维逻辑。”今年的“行云流水”般的满分作文就运用了辩证思维,如《愿我们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样》一文,就展示了巧妙的对立统一和严密的思维逻辑,且以一段高思维含量的文字结尾,读来甚有“命运共同体”之感:“这个世界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幸福,连接着我的未来;我的未来,关乎着你的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与幸福,都与你有关,与他人有关,与远方有关。但愿,我们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样。”

这样去看2017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我们便豁然开朗了。实际上,2017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一种隐性的思辨型题目。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显然,立意下笔,不能偏于一书,而是要兼顾三书,兼顾三书又不能机械并列,而是要道出三书间的递进关系。有一篇满分作文,作者开篇就说“人生如书,逐级而读”,其行文逻辑是很合理的:“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于‘无字之书中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另一篇满分作文《书生》也展示了类似的强大的思维含量:“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总而言之,唯有辩证思考、对立统一,你才能客观地看待、理性地表达、思辨地写作,这样的文章也才更加靠近思辨型题目本然的逻辑指向,更加具有穿透纸背的思维含量。

猜你喜欢
思辨
雷维莎霍夫,在幻想与记忆中探寻新的天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辨”转向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认知与思辨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研究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让阅读对话更灵动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浸润“过程”味儿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高中思想政治课思辨教学中“辨”的运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