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编创的创新思维及技法

2019-11-05 05:32唐璇郝帅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舞蹈编创技法创新思维

唐璇 郝帅

摘要:舞蹈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创作者的思维,创作者的创新思维是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原动力。这就需要创作者们在实践操作之余积极进行理论研究与创新,并反复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完善。在探寻舞蹈创作创新之路上,唯有扎根生活,立足于生活中积累的众多素材,并利用起那些对创作有益的信息,做到解放思想,不跟风,不随大流;大胆突破,不抄袭,不模仿。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才能创作出紧跟时代前进的优秀舞蹈作品。

关键词:舞蹈编创;创新思维;技法

舞蹈作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提炼而来,是来源于生活、创新于生活,并经过编导者对它进行修饰和升华,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富有情感的肢体语言。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要具备“真实”、“教化”、“创新”三个特点。所谓“真实”,就是题材要来源于生活,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础创编出来的。所谓“教化”,就是舞蹈作品对观众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让观众看到这个舞蹈会对其思想行为产生某种影响。所谓“创新”,就是把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通过提炼和加工使其具有可舞性,再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给观众。本文主要探讨舞蹈编创的创新,因为时代在前进,舞蹈要满足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创新。舞蹈的编导者,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舞蹈编导中要不落俗套,大胆求新。只有这样才能创编出好的舞蹈作品来,才能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人们对舞蹈艺术的需求。

一、舞蹈编创的创新思维

(一)舞蹈题材构思的创新思维

舞蹈艺术题材创作是源于生活、提炼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千百年来舞蹈艺术题材创作不变的宗旨。舞蹈题材是舞蹈艺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是构成舞蹈作品最重要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舞蹈创作在题材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和创新,对舞蹈表演、欣赏和教学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舞蹈《千手观音》就取材于佛寺中的观音雕塑,但是它在舞蹈中的表现却与以往作品大相径庭,编导者给其赋予了新的生命,让21位聋哑女演员娇媚、超俗的演绎出了《千手观音》真实的情感。演出成功后,记者在采访张继刚老师的时候,问他这个舞蹈题材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题材。张继刚老师說,他以前在一次民间采风的时候,看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意境很特别,他自己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想把“飞天”壁画中的观音形象移植到舞蹈中去。记者又问,观音的题材在舞蹈中有人创作过,你编导舞蹈应用观音的题材如何有别于其他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呢?张继刚老师又说,虽然观音的形象已经有人在舞台上塑造过,但别人创作过的舞蹈题材不一定我们就不能在舞蹈中去再创作。我们要用自己对观音形象的理解,运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作构思在舞蹈作品中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千手观音的形象。从实际演出的效果来看,舞蹈《千手观音》确实与众不同。张继刚老师在音乐、编舞、舞美等方面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尝试和探索,他用唯美的舞蹈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彻底震撼、征服了亿万观众。

(二)舞蹈编排技法的创新思维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的编创不仅包括丰富的动作技巧、鲜明的舞姿形态、独特的情感意蕴;而且还拥有个性化的题材内容和角色形象,甚至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等等。由此在给观众以美的视听觉体验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深刻领悟舞者的情感思想,激发其情感共鸣。可见,合理运用舞蹈编创手法对于提升舞蹈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舞蹈《空谷幽兰》中,就是采用不同的舞蹈编排技法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领略到了兰花精神。在舞蹈编排中,编导大胆创新,融入了云手、小翻、旋子之类的动作技巧,展现了兰花清高洒脱、宁静致远的形象气质时;并且还应用到了顺风旗、山膀按掌、提襟之类的舞姿形态,充分展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式的风格特征。这是编导从舞蹈编排技法上的一大创新。从舞蹈《空谷幽兰》编排技法的创新思维给我们的启示,可以看出该舞蹈在编排技法方面所呈现出的启发意义。从舞蹈形象编创方式来看,启发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空谷幽兰》作为一个经典的古典舞作品,每一种舞蹈动作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动作技巧,通过编导合理地选择和组合动作技巧,使舞蹈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内涵。也就是说,在舞蹈编排过程中,舞蹈风格和舞者情感是舞蹈编排的核心。因此,舞蹈动作的选择、时间的分配与空间的划分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二是编导必须要创新舞蹈作品的内容,包括舞蹈动作技巧组合的创新、舞者情感表达方法的创新。通过这些创新才能提高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完整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也才能呈现出独特的情感表达效果。

二、在舞蹈编创中创新思维的运用策略

(一)打破常规,旧中求新才能实现创新

舞蹈是在生活中长期观察积累,通过生活中出现的题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另一种不同于生活的表现形式重现生活状态,反映生活的深化体现。并通过编导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中的故事成为一种富有情感的肢体语言表达奉献给观众。徐棻老师在《也说戏曲的当代意识》一文中说:“喜新厌旧,是一切艺术欣赏中千古不变的规律!”当然,这也是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的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去尽量做到“旧中求新”、“翻旧成新”,才能打破常规,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在实践中也体会到,舞蹈表演最忌讳动作重复而无变化,艺贵在于创新,否则观众看了会扫兴的。因此,舞蹈编创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寓变化于不变之中,于不变中求变,才能实现创新。比如,在舞蹈《长白祥云》中,演员的舞蹈动作不仅表现出了朝鲜族舞蹈丰富的动律特点,点、线、面的融合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该舞蹈作品以女性的柔美见长,穿着蓝白舞裙的长白山姑娘们轻轻地漫步于长白山间,在优美中蕴藏着刚劲的力量。在舞蹈编排上,编导匠心独运,通过一个演员的“点”到多个演员营造的“面”,动态地展示了长白山的自然美,将长白山祥云飘逸的情境刻画地栩栩如生。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二)善于观察,敏锐捕捉才能做好创新

舞蹈创作与其它的艺术创作形式一样,深入生活是第一位的。舞蹈之所以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它能够真实地展现人们的生活。舞蹈的编创者在编创舞蹈时,要能够抛弃已有思路,转换角色,善于观察,敏锐捕捉才能创作出符合人们舞蹈语言的优秀作品。事实上,舞蹈题材来自于生活,但只有对生活中的事物细心观察,敏锐捕捉才能提炼出素材,做好舞蹈创新。比如,在舞蹈《雀之恋》中,舞者的舞蹈动作基于孔雀的基本形态和形象,以形求神。编创者通过观察孔雀的日常生活习性和动作,收集提取孔雀的各种动作元素并融入舞者的肢体动作之中,并以手指、臂的动作和肩、胸、腰各关节的灵活运用,以全新的舞美设计让人们在感官上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在《雀之恋》中,舞者的肢体动作,突破了传统的物象模仿。观众仿佛看到两只孔雀漫步森林,相互亲昵、追逐嬉戏。在“展翅开屏”动作中,舞者结合孔雀舞中的元素动作,发挥手臂的三道弯作用。对孔雀动作的演绎中加入了现代元素,舞者的指尖至手腕,以及肩、胸、腰各关节的灵活运用,从而形成美丽的极具创新性的舞蹈动作。

(三)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化育人

好的舞蹈作品都会对人产生启发,使人看完以后陶冶其情操,对其思想产生启迪。舞蹈题材除题材新颖、精湛外,还要有它教育后人的地方。在创作过程中要认真地挖掘所选题材中蕴藏的深沉含义与闪光点,使之通过肢体动作的方式反映时代和社会现象,使其更富有生命力。作为一个舞蹈作品,创新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教育后人。比如,在舞蹈《千手观音》中,舞者优美的舞姿是21位聋哑人在听不到音乐的情况下,用她们的毅力顽强地谱写着她们对生命的向往,诠释了健全人无法做到的一面。她们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的毅力跨越不足,用生命谱写文章,诠释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壮丽画面。同时,通过舞蹈《千手观音》,观众也看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爱、宽容、平和、仁爱之精髓。在佛教中“千手” 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洞察秋毫。由此,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降伏”等作用。事实上,观音菩萨是中国最受欢迎、敬仰和信奉的佛教代表。中国很多家庭都对观音很崇拜,并有所信奉。如每逢过节和民间的初一、十五都要给其上香祷告,并且观音菩萨的言行以善为本,普度众生,用爱感化世人,教化育人,从而流傳百世。

三、舞蹈编创技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舞蹈时间安排方面的注意事项

舞蹈在时间的控制下不断地变换着表现形式,才能体现它的艺术美。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在时间的流逝中通过舞姿的变换传递出编创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要根据作品情感表达的需要掌握好舞蹈时间。在舞蹈时间安排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编创者要合理安排好动作时间。比如,为了配合舞蹈主题思想的呈现,需要选用鲜明且节奏时长比较合理的舞蹈动作,从舞蹈意象中传达那些无以言说的情、意、境,这样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鲜明有力,给予观众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才能更好地表现舞蹈故事情节。但是要注意动作时间的掌握。一般来说,舞者肢体动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个8拍的时间。时间过短则舞蹈动作则表达得不够完善,缺乏一定内涵;但如果太长会显得过于臃肿。二是要合理安排好每一个小段舞蹈的段落时间,这关系到舞蹈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若缺乏合理的舞蹈段落时间,看起来就不紧凑,就会产生一种比较唐突的视觉效果,就会影响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二)舞蹈空间呈现方面的注意事项

舞蹈动作是在一定的舞台空间中来完成的。因此,舞蹈编排应该具有强烈的空间感。比如,在古典舞《空谷幽兰》的编创中,编导就通过舞者在地面空间中形成了曲线形、螺旋形、方块线、字形线及其组合的运动路线,同时在垂直空间中采用旋转、跳跃、大蹲等形式的舞蹈动作。这样既丰富了舞蹈表演内容,展示了舞蹈的艺术美,同时也给人以丰富、平衡、协调的审美感受。展现了古典舞艺术“形、神、劲、律”之美,给人以个性化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题和情感。编导必须考虑舞蹈空间呈现方面的问题。首先,编导要熟知作品故事情节,确定剧中人物的位置关系,然后结合演员的舞蹈动作和运动路线对各位舞者的空间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动态的调整。其次,在舞蹈编创过程中,编导要根据故事情节,掌握好“点、线、面”的运用规律,对舞者队形创作出必要的空间组合,实现舞蹈空间的完美呈现。比如,在舞蹈《游击队舞》中,要表现游击队员出没于芦苇荡的情景。编导就安排舞蹈演员三人一组,组成一种三角形的图形结构,演员手拿芦苇道具,通过三个演员前后左右移动交换位置,营造出游击队员出没于芦苇荡的情景,使观众看起来很逼真。由此可见,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编导要善于利于各种平面队形来丰富和完善舞蹈表演,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题和舞者的情感。

总之,舞蹈编导的创新,就是把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通过提炼和加工使其具有可舞性,再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舞蹈的编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创作者们在实践操作之余积极进行理论研究与创新,也需要舞蹈编创者具备较高的编舞技法。只有将各项舞蹈技术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舞蹈作品中去,并反复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完善,才能生动地展示出舞蹈的主题和编者的情感。事实上,每一个舞蹈编排的创新都是基于编创者扎根生活,立足于生活中积累的众多素材,并利用起那些对创作有益的信息,加上编创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才能创作出独特风格的舞蹈作品。创新是舞蹈作品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时代的发展给舞蹈编导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寻舞蹈创作创新之路上,需要编导有独到的舞蹈思维能力、精湛的编创技术。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不抄袭,不模仿,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才能创作出独特风格的舞蹈作品。

参考资料:

[1]徐棻.也说戏曲的当代意识[M].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2010年版.

[2]王玫.舞蹈调度的王玫研究[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3]张永庆.独舞编创课堂手记[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4]赵晓妮,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5]刘诗琪.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大众文艺,2016(2).

猜你喜欢
舞蹈编创技法创新思维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情之所至,舞之于形
浅谈三人舞《恋》的创编分析
试论舞蹈中道具与情感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