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9-11-06 08:13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致病性基因突变卵巢癌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梅州 514031)

卵巢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2已被证实是与遗传性的卵巢癌和乳腺癌关系密切的基因,其突变与肿瘤组织分级等有密切关系[1]。随着基因测试技术的发展,可对该类基因进行检测,并可进一步评估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2]。但除了有明显的家族史患者之外,对于有其他临床特征的患者是否需要进行BRCA1/2基因检测,目前尚无研究报道。虽然BRCA1/2基因检测费用较昂贵,不能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但对于怀疑有高危突变的患者,也应进行基因检测,以辅助临床进行准确的治疗和判断预后[3],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卵巢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48例卵巢癌患者,且均来自梅州市;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56.69±8.12)岁,均为女性,临床分期:Ⅰ~Ⅱ期 20例,Ⅲ期28例。组织学分级:中-低度分化17例,高度分化31例;淋巴结转移24例。21例已绝经,27例未绝经。

1.2BRCA1/2基因检测方法 采用遗传性卵巢癌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多重PCR技术,扩增BRCA全编码区域,并结合新一代的半导体测序平台进行检测。抽取每位患者静脉血5 ml,常规制作PCR反应体系,充分搅匀离心,运行PCR的反应程序,并加入相应的反应试剂,使用探针与目标区域杂交,捕获突变区域,探针与样本过夜孵育,随后从低温冰箱中取出,复温30 min,将标本震荡均匀,qPCR对获得的文库进行定量,借助新一代的半导体测序平台进行测序、读取碱基和序列对比,并与人类基因组对比,获取突变序列。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双侧概率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纳入卵巢癌患者48例,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6.69±8.12)岁。根据BRCA1/2基因是否有致病性突变分为BRCA1/2致病突变组和BRCA1/2良性突变组。在BRCA1/2致病变组中,发病年龄<50岁的BRCA1/2致病性突变患者占33.33%,左侧卵巢癌占55.56%,右侧占44.44%,大部分类型为卵巢上皮性癌,占88.89%。两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发病年龄<50岁例数、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图1。

2.2BRCA1/2基因突变情况 48例卵巢癌患者中,共发现BRCA1/2致病性突变9例,其中BRCA1致病性突变7例,BRCA2致病性突变2例,均为杂合错义杂合突变,总突变率为18.75%,其中BRCA1致病性突变率为14.58%,BRCA2致病性突变率为4.17%。此外,检测到可能良性或意义不明共8例,其见图1。

2.3BRCA1/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人群特征的关系 BRCA1/2基因突变与发病年龄、月经状态和家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BRCA1/2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BRCA1/2基因致病突变组中的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和低分化以及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图1 卵巢癌患者BRCA2编码区c.3109C>T致病性突变

表2 BRCA1/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人群特征的关系

表3 BRCA1/2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注:“-”表示采用确切概率法

3 讨论

BRCA1 和BRCA2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癌基因,通过激活DNA的修复程序,在细胞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周期[4]。BRCA1基因主要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号中,在1994年被成功发现,其有24个外显子,并且编码22个蛋白[5]。BRCA1突变与遗传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关系密切,本研究中检测到了BRCA1中多为位点突变,并且导致了碱基对的改变,使蛋白的正常翻译提前终止,BRCA1突变位点后的氨基酸表达缺失,导致了BRCA1蛋白功能丧失,并且导致DNA的修复功能受损,进而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6]。BRCA2基因在1994年被发现,定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中,共有27个外显子,同样是机体重要转录调控因子之一[7]。研究发现,BRCA2不但与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还与男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有关[8]。据研究报道,约有90%的遗传性乳腺癌均与BRCA2的基因突变有关[9]。目前,有家族性遗传乳腺癌的患者被检测到有BRCA1/2高危突变的不到25%[10]。李圆等[11]研究发现,BRCA1/2的突变频率在不同类型的卵巢癌人群中亦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具有不同的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但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为特定人群,缺乏大规模的观察数据,对于卵巢癌的基因突变情况尚未有准确的定论。

本研究对本客家地区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存在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卵巢癌患者中存在有多个位点的疾病性突变,进一步比较致病性突变组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致病性突变组的患者年龄均较低,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目前,BRCA1/2的致病性突变与卵巢癌病特征的关系尚无明确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BRCA1/2基因致病突变组中的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和低分化以及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表明BRCA1/2突变性与肿瘤的侵袭潜能和转移潜能可能存在密切相关性,这可能与肿瘤错义突变的特点有关[12]。 结合BRCA1/2蛋白的功能特点,有研究认为BRCA1/2位点致病性突变可能与抑制转录因子的表达有关[13-14],因此我们假设:①对于具有上述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可以进行BRCA1/2的位点突变的筛查。②对于无致病性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以对其家属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患者罹患有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并及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治疗。③对于BRCA1/2位点突变的筛查,可以作为评估卵巢癌风险的一项指标。既往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具有BRCA1/2致病性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其预后通常较差,肿瘤的恶性行为较强,在卵巢癌中具有BRCA1/2突变的多为卵巢上皮癌,其所占的比例较高[15]。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研究均为初步的结果,未能对相关突变位点与遗传性卵巢癌的关系进行直接分析,在今后中继续进行选取多中心大样本高选择性人群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致病性基因突变卵巢癌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致病性大肠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临床诊断与防控技术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