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力资本对城镇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2019-11-06 12:24周楷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意愿养老保险

周楷健

(广西大学 商学院, 南宁 530004)

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两个标准同时符合,意味着1999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有20年。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1.39%,其中重庆、上海和辽宁更是达到了14%的深度老龄化,如图1所示①。而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双双走低会进一步加剧老龄化进程,预计205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②。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会带来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整体水平,积极鼓励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提出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有益经验,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服务、就业促进等方式鼓励大龄失业人员回归劳动力市场”。2017年2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也提出应“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同时“鼓励各地制定老年人才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8年6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率先提出“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创业对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本优势、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减少政府养老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影响[1-3]。并且在老龄化现象出现较早、程度较深的欧洲,已经有多个国家和组织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年人创业。我国政府近年开始重视并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并尝试鼓励老年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自主创业,但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完善等国情[4]都影响着老年人的创业意愿。目前我国学者针对影响老年人创业意愿因素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只有少数学者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进行研究,相关研究呈现出多理论、少实证的特点。同时,囿于我国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库的不完备、不公开,学者大多只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样本少,调查对象覆盖面窄,限制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因此利用综合性数据库探究影响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因素对补充我国相关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老年人创业是积极老龄化概念中的重要一部分,是指创业主体为老年人的新事业创建过程[2-3]。对创业行为的研究通常基于Becker的时间分配理论,即在工作时间和消费时间之间权衡抉择,以谋求收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老年人创业同样受到该理论收益和效用最大化的约束,但老年人群体本身的年龄特征意味着老年人对时间有着更敏感的认知,在创业过程中会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资源约束[5],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会更倾向于开展具有风险低、规模小、回报快等特征的事业。这与之前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有相似的地方,例如Levesque和Minniti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创业过程中会更认真考虑创业的未来回报,对他们来说,开办企业的效用在年老时会降低,这也是老年人相对年轻人创业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6]。Alvarez等人也发现,随着创业者年龄的增加,创业意愿将呈现倒“U”形特征,在40多岁之后创业意愿将不断下降[7]。虽然相关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老年人创业意愿下降的绝对拐点,但老年人创业意愿低似乎是一个共识。与老年人较低的创业积极性相对的是老年人较高的创业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积累了大量隐性知识、人脉资源、可支配收入等,这些可以增加创业机会的资源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同时,有学者研究认为知识和技能水平更高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甚至会滞后于老龄化,因此年龄的增加并不会制约这部分老年人重新投入工作[8]。龚红等人以华中部分高校300名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专业技术水平越高的老教师越容易在新单位供职,专业性更强的理工类老教师更倾向于创业[9]。然而,专业技能水平只是人力资本的一种,人力资本作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经济价值,对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比较复杂,而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对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

数据来源:《2018中国统计年鉴》

图1 分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和占比

人力资本可以看作一种融入劳动者体内提高生产效率的无形资源[10]。根据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可以将其分为流量效应和存量效应,前者是指教育培训等新增资本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后者是指健康等既有资本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11]。教育与健康也是学者研究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针对老年人创业来说,学者通常认为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创业[12]。但龚红等人在对武汉市发放的143份有效问卷分析后认为,在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会表现出比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有更强烈的再就业意愿[13]。此外,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老年人,教育水平可能反而会抑制其再就业的意愿[14]。由此可见,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可能会随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不同,也会受到问卷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的制约。与教育水平相比,学者们一致认为生理上的健康会促进老年人创业[9,14-15],但却没能从性别、职业等情况进一步区分老年人群体。除了教育和健康,年龄、是否共产党员、婚姻状况、曾经从事的职业类型、家庭结构等因素均是学者研究老年人再就业(和创业)的人力资本指标[9,13-14,16-17]。除此之外,陈富贵和苗馨月在研究影响我国城镇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时,除了分析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人力资本因素外,还控制了区域经济特征指标,更全面研究影响我国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决定因素[17]。郭江在对城乡老年人就业状况进行研究时,引入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指标,发现养老保险并不能满足城乡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因此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创业意愿[15]。综上所述,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影响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因素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调查对象覆盖面更广。同时,在变量选取方面,本文借鉴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既涵盖了主要人力资本指标,同时进一步控制了地区经济因素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使实证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

二、数据说明和变量定义

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公开调查数据库,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全国各地的学术机构共同执行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该调查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CGSS系统全面地收集了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多个层次的数据,总结了社会变迁的趋势。本文选取的是最新公开的2015年CGSS数据,数据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村居,包含有效问卷10968份。

本文根据我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选取男性为60周岁及以上、女性为55周岁及以上的样本,同时排除农村户口样本,这是因为我国农村老年人就业主要选择是务农,而且退休意识淡薄,创业可能性很低,剩余样本量279个。本文的因变量为是否有创业意愿(Entre),所涉及到的自变量包括年龄(Age)、性别(Sex)、受教育水平(Edu)、是否有配偶(Mate)、是否健康(Health)、是否有非农工作经验(Nonagri)、是否参加医疗保险(Hins)、是否参加养老保险(Eins),需要控制的其他变量包括是否是共产党员(Comm)和所在地经济发达程度(Econ)。其中医疗保险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医疗保险(BHins)和商业医疗保险(CHins)。养老保险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养老保险(BEins)和商业养老保险(CEins)。有关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参见表1和表2。

本文研究的是老年人力资本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变量为有序变量,以往有学者会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或有序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但鲁元平等人的研究证明只要回归方程设定正确,OLS估计和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在估计参数的方向和显著性上并无差别,没有优劣之分[18]。因此本文采用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OLS模型表述为:

表1 变量界定

注: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北京、天津和上海超过10万元,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辽宁省、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介于5万元至10万元之间,其余省份低于5万元。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

其中,因变量Yi为城镇老年人创业意愿,Xi为各个自变量和控制变量,βi为参数项,εi为干扰项。本文实证分析使用Stata 13.0进行。

三、实证分析

(一)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考虑到本文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使用Stata13.0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所得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VIF值均远小于10,平均仅为1.21,证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OLS回归分析

表4是总体样本的实证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是否是中共党员和所在省份经济状况这两个控制变量对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参数方向上来看,是中共党员对老年人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拥有党员身份的老年人更愿意创业是由教育、人际关系等个体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的,这与杨继东等人的研究结论类似[19]。而所在省份经济状况对老年人创业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人均GDP越高的省份,老年人积累的财富、退休后的工资等越多,对享受生活的需求多于继续为生活奋斗的需求。

表2 变量统计描述(样本量:279)

模型2加入年龄变量,且在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同时模型7中年龄变量依然显著,说明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创业意愿越来越低。这与陈富贵和苗馨月的研究结论相似[17],与龚红等人研究结果不一致[9]。年龄的增长一方面会带来生理上的老化,身体开始出现各种老年疾病,精力也不如年轻时充沛,这抑制了老年人开展新事业的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会越来越丰富,可能会促进创业意愿的增加。本文认为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来说,专业知识积累带来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年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小,而身体素质变差带来的抑制效应会越来越大,因此总体上年龄的增长会抑制老年人创业意愿。

表3 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表4 老年人力资本对其创业意愿影响的OLS回归分析(样本量:279)

注:***、**、*分别表示1%、5%和10%检验水平下的显著水平

模型3将受教育水平加入后发现变量不显著,在模型7中也不显著,这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本文样本中高学历的老年人年龄普遍更大,因此可能会受到年龄、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对创业意愿产生干扰。

模型4添加了健康变量,在95%置信水平上显著,同时在模型7中也显著,说明健康状况越好,老年人创业意愿越高。这与郭江和龚红等研究结果一致[13,15]。老年人身体状况越好,越有精力开展新事业。

模型5和模型6表明是否有配偶和是否从事过非农工作对老年人创业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表5将样本按男性和女性分别回归,发现对女性样本来说,所有自变量均不显著。而对男性来说,人均GDP越低的省份,老年男性的创业意愿越强,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男性主外、负责赚钱养家的观念,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老年男性并没有在退休前积累足够多的资本,因此通过创业满足自己及家庭物质需求的意愿较强。同时,除了健康因素外,有过非农工作经验对老年男性创业意愿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的解释是对只参与过务农和从未有过工作的老年人来说,开展新的事业对他们的吸引力要大于曾经从事过非农工作的老年人。

表6除了包含上文的人力资本指标外,还添加了涉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类自变量。从回归结果来看,参加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原因是医疗保险的存在减轻了老年人因生病吃药住院带来的医疗费压力,降低了老年人创业后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损伤的后顾之忧,使老年人可以更轻松开展新事业。具体来看,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都会显著增加老年人创业的意愿,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提升的效果更大,说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减轻老年人看病医疗负担的作用更大。而参加养老保险则对老年人创业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提供的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为物质生活而创业的意愿。

从性别角度来看,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老年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和整体样本是一样的,而对老年男性来说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其他人力资本因素对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和上文一致。说明就创业意愿来说,老年女性更注重外在生活保障,只有在给予了一定物质保障的基础上,老年女性才更可能考虑创业。而老年男性则更注重自身资本的积累,当自己满足目前身体健康等条件时便会考虑创业。

表5 分性别老年人力资本对其创业意愿影响的OLS回归分析

变量女性男性Comm0.197(0.198)0.087(0.166)Econ0.043(0.077)-0.165*(0.095)Age-0.007(0.007)-0.009(0.008)Edu0.064(0.061)0.026(0.070)Health0.085(0.081)0.193**(0.098)Mate0.135(0.150)-0.148(0.249)Nonagri-0.111(0.180)-0.624*(0.320)Obs156123

注:***、**、*分别表示1%、5%和10%检视水平下的显著水平

(三)稳健性检验

表7是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从结果来看,无论是参数方向还是显著性,均与上文使用OLS回归的结果一致,说明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医疗保险和参与养老保险两个变量的参数方向与上文一致,但仅在8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不再列表。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CGSS2015年的数据,借助Stata13.0进行OLS回归,分析了老年人力资本对城镇老年人创业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相对较小、健康状况良好会显著提升老年人创业意愿,这点在老年男性身上更显著。同时,对老年男性来说,处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以及没有尝试从事过非农工作也会显著提高其创业意愿。而对老年女性来说,自身人力资本积累并不能显著影响创业意愿,只有当养老保障不足或满足其医疗保障等外在需求的情况下,才更愿意创业。

表6 老年人力资本对其创业意愿影响的OLS回归分析(包括养老和医疗保险)

注:在对老年男性样本回归时,因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四个变量存在共线性的问题,因此回归时剔除了这4个变量。***、**、*分别表示1%、5%和10%检视水平下的显著水平

(二)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退出工作舞台一方面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力资本的浪费。对老年人创业的讨论不仅是寻求老年人力资本充分利用的方法,也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具体落实。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表7 老年人力资本对其创业意愿影响的有序probit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1%、5%和10%检视水平下的显著水平

1.加强创业意识宣传

德国、丹麦与爱沙尼亚等国通过联合开展“GRUNDTVIG”项目,树立了老年创业者典型,宣传了老年创业精神,营造了老年创业氛围[20]。我国虽然也有褚时健、周家礽等一批老年创业传奇人物,但是缺少系统、有效的宣传,因此老年人普遍创业意识淡薄。通过举办案例宣传活动、创建咨询交流平台等方式既可以塑造创业意识,激发老年人创业兴趣,也可以正确引导创业行为,避免盲目创业。

2.丰富创业教育培训

目前我国针对老年人开办的老年大学并不能有效开展技能培训,授课内容以娱乐兴趣为主,而老年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较慢的特点也不适合普通的职业培训中心。因此开办面向老年人的培训中心或培训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力资本积累,从自身能力的角度为老年人创业奠定基础。

3.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我国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已实施多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不能做到完全覆盖老年人,作为补充的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更低,由此可能会影响对社会保障需求更高的群体的创业意愿。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质量,使更多老年人有条件开展创业活动。

4.降低老年人创业门槛

从本文结果来看,参加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创业意愿。但养老金每月发放数额并不高,尤其是对于我国“4+2+1”家庭来说,老年人往往会选择降低自身生活品质,拿出一部分养老钱贴补子女。因此可以针对投入不多的小型老年人创业项目,给予低息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老年人创业。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8/indexch.htm。其中只有西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足7%,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少,65岁及以上人口只有162人导致。

②数据来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227/c1001-29836554.html。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意愿养老保险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