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

2019-11-06 12:24张为付张晓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商科商业模式互联网+

张为付, 张晓磊, 姚 飞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南京 210023)

当下,互联网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其成为新时期引领中国经济结构和质量变革浪潮的先锋力量,不仅互联网产业本身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吸收和容纳社会前沿科技,它也带动了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周边产业将自身优势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搭上互联网革命浪潮的顺风车。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应运而生。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后的各年度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工、农、服务业的传统商业模式进行“互联网+”变革一直都是核心发展目标之一。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新特征

从概念上讲,“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平台基础,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开拓新业务,培育新模式,最终构建出依托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新商业生态[1]。“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内核是“跨界融合”,即将互联网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获取成本超低的优势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逐渐把各行各业均改造成信息密集型行业,实现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可以实现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测,并展开前瞻性研发创新[2]以及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3]。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互联网+”商业模式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新特征:

(一)跨界融合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例如,餐饮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催生了众多团购和外卖APP等新业态;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诞生了如Uber和滴滴等网约车新模式。“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灵魂,从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跨界融合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互联网企业对自身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垂直整合,以增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比如视频网站投资影视公司,加强对上游内容供给的掌控等;二是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的庞大用户资源等优势,对原本没有业务合作关系的其他行业进行“互联网+”改造,例如蚂蚁金服与杭州市市政服务之间的融合改造,微医集团与传统医院之间的融合改造等等。

(二)快节奏创新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企业创新的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互联网企业可以依托庞大的用户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精准的大数据分析预测能力,帮助传统产业提供从筹融资、商业运营到产品和服务市场推广的全方位支持,这会大大缩短一个创新的商业想法从诞生到落地所需的时间。例如,瑞幸咖啡在2018年凭借深入骨髓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成功地在8个月内实现了从0到估值超1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的快速成长。因此,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不仅仅要比拼创新的质量,更要重视创新的效率和速度,特别是在进入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的行业,企业的创新想法在落地的过程中稍慢一步,就可能会被其他同行业取得先机。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对商科人才的新要求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新特征决定其对商科人才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变革节奏相对缓慢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要求商科人才的知识更具多元性,思维更具发散性,技能更具跨界性,个性更具灵活性。具体要求如下:

(一)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

新商科人才在具备高水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对互联网技术、一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等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做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商科人才在企业运营管理岗位上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改造企业传统商业运营模式,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必备基础。

(二)全面的现代商务技能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企业内的团队结构更新速度会明显滞后于市场潮流的更新速度,这要求商科人才能够迎合市场和企业对自身职业技能的需求,实时调整自身的职业角色。总的来看,新商科人才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优化分析能力、美学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危机公关能力等[4]。

(三)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互联网+”改造给传统企业带来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频率,要求商科人才实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而互联网带来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使得商科人才依赖MBA等系统课程进行在职学习的可行性和学习效果变得越来越差。这就要求商科人才自身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便在工作场景下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

(四)创新的思维与胆识

创新是支撑“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支柱。在当前互联网高频率、快节奏创新深度融入社会各个角落的背景下,优秀的商科人才必须要有打破旧传统、提出新想法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胆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不能仅局限于从上至下的、有管理、有计划的任务式创新,创新不能只是专职技术研发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而是需要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创新转化的速度和创新角度的多元化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不亚于创新成果的高质量。传统商业模式更加重视“重大创新成果”的培育,寄希望于十年磨一剑式的重大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来改变企业命运,但这种模式只适合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即使是小微企业,只要其能在某个细小的地方探索出一些独特的创新思路,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以低成本将其创新思路快速变现,从而获取可观的商业利益。

三、传统商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掌握用人单位对当前高等院校培养的商科人才质量的评价,本文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途径,一对一访谈了104位来自南京市87家互联网及互联网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或绩效考核管理专员,其对当前高等院校培养的商科人才的能力评价如图1所示。

注:各项能力的满分均为100分,图中数据为104位受访者打分的均值

图1 用人单位对商科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由图1可知,在互联网及互联网相关行业企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商科人才的各项能力评价中,商科专业知识的平均得分最高,为89分,这表明当前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等商科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培养的毕业生的商科专业知识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比之下,跨学科综合知识的平均得分仅有75分,这表明高等院校对商科学生的培养口径不够宽,商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涉猎不够广泛,过窄的知识面难以满足工作岗位需要。在对商科毕业生四种主要工作能力的评价方面,用人单位的评分普遍较低:组织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7和72分,知识更新能力平均得分61分,最差的是创新思维能力平均得分仅为57分。这表明当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等院校培养的商科人才存在较严重的团队合作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终身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商科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对商科人才能力需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培养口径过窄,商科学生跨学科综合知识储备不足

我国高等院校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停留在“前互联网时代”,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某个特定职位的专职人才。在培养内容上,传统商科的课程中心放在经济、管理等商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上,较少涉及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及其他学科课程的外延拓展,这直接导致商科学生对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工、农、商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不足,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企业对商科人才全面的跨学科知识体系的需求。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商科学生可以通过辅修和选修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问题,但在专业类财经院校中,这一难题目前普遍未得到有效解决。不过,即使是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热门选修课程供给不足导致的“抢课难”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了商科学生对自己真正喜欢的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此外,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都是由学校为每一个专业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好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结构,学生被动执行。这种模式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方案和日常指导;虽然部分高收费标准的民办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商科项目推行了“导师制”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教育受限于“生师比”过高而无法普及“导师制”。“导师制”教学方式的缺位导致商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学习规划全靠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自己制定,就容易导致其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只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不利于全方位地锻炼其综合能力。

(二)重理论、轻实践,商科学生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少子化”趋势使得我国当前的大学生自幼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就缺少同伴合作能力的培养[5],这就特别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商科教育仍普遍存在过度强调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寄希望于学生能够自觉加入课余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来自行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这些学生组织虽然大多名义上有指导教师,但由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并不是高等院校考核教师工作绩效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具体指导通常浮于表面。大多数学生社团都沦为学生干部称号的“孵化器”,学生仅希望借助加入社团来粉饰自己的简历,形式主义的简单社团活动不能实现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和组织领导能力的作用。长此以往,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商科毕业生自然也就难以在工作岗位上适应与领导、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各种角色之间的协作分工。

(三)应试型教育易滋生厌学情绪,商科学生普遍缺乏自主终身学习意识

我国当前的商科高等教育仍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导向特征,高等院校商科学生的学习基本分为学校课程考试导向型学习、职业证书考试导向型学习和升学考试导向型学习三类。而商科学生这种应试导向型学习模式又必然会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专业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最高的效率帮助学生获得高分。商科学生为了应付名目繁多的财务、金融、外语、商贸、管理类职业资格考试,以及竞争激烈的研究生升学考试,在校期间长期沉溺于死记硬背各种专业知识,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成为“记忆机器”,失去学习的乐趣,滋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养成其长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习惯。

此外,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商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死记硬背学到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学生往往还未出校门,学习的知识就已经过时了。如果其缺少长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寄希望于用在校期间死记硬背学来的商科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那显然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用人单位对新商科人才的用人需求。

(四)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商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条件受限

“创新”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但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重学术创新、轻实践创新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商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创新方法上来看,商科的创新与理工科的创新存在本质差异,理工科的创新是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上的学术创新,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要着重系统性的学术创新训练,但商科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在商业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探索突破现有商业模式中制约瓶颈的新方法。这要求商科学生既要有较好的商学理论基础,又要有充足的社会实践机会,积累商业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虽然也较为普遍地为商科学生建设了一批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并要求学生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社会实践学分,但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中对商科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质量监督的缺位,也导致部分院校的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基地仅是一块空招牌,或者沦为企业招聘免费实习勤杂工的渠道,没有为商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服务,剥夺了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机会。

四、改革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搭建高校教学联盟,为商科学生提供跨校学习跨专业知识的机会

一方面,当前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教学评估中对高等院校支持学生出国交流学习较为重视,学生出国交流率已成为评价高等院校教学成绩的核心指标。但事实上,支持学生在国内高校间的交流学习也很重要,且对学生、高校和政府财政而言,支持学生在国内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经济负担要小得多,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估中应更加重视学生在国内高校间的交流学习,引导高校之间充分利用国内同行的优势资源组建教学联盟,进行优势互补。目前,我国知名高校间的C9高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G7联盟、Z14联盟等已经在国内高校教学联盟上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合作模式,应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推广到更多普通高等院校中去。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主要城市大学城高校组团建设规划的日益完善,以及慕课、微课等移动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愈发丰富,高校教师的跨校临时聘用或移动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跨校购买与共享也是高等院校完善自身教学资源的可选方式。例如,财经类高等院校可以与邻近的理工、师范、医药、艺术等高等院校之间互相推进优势学科教学名师之间的互聘或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商科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其他行业专业知识的机会。

(二)建立优秀校友社会实践导师人才库,提升商科学生社会实践质量

在商科学生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虽已普遍与企业联合建设了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但由于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缺乏高水平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商科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沦为低质量的临时工服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难以得到锻炼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将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导师人才库建设结合起来,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实践导师团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规划、指导、监督、评测服务,提升商科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强化商科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在社会实践导师选聘来源方面,高等院校商学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当地商业界的优质校友资源,广泛聘用优秀校友担任商科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建立多元、庞大的社会实践导师库[6],一方面可以直接解决商科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稳固和扩大高校商学院在当地商界的社会影响力,真正做到商学研究为商学实践服务。

(三)建设校友会员制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商科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也给高等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重大机遇。高等院校商科教育应该利用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为商学院校友打造终身学习的会员制平台,引导商科毕业生形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商科毕业生资源对于高等院校商学院建设而言是重要的战略资产,优秀的毕业生融入社会商业实践一线,应该被发展为在校生实践教育的社会导师,助力母校商科教育体制升级。商学院面向校友推出终身学习的会员制在线教育平台服务,一方面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实时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助力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引优秀校友回馈母校,形成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四)打造“三师”型导师队伍,推行定制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下,商科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综合知识,不能仅修商科。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目前的专业硕士学位由“高校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双师型教育模式进一步升级为“三师型”,即高校商科学院与本校或外校的计算机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其他学科教学单位,以及校外企业开展教学合作,为商科学生配备“学校商科导师+学校行业导师+企业管理或技术专家导师”三师型导师团队。多元化的导师团队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将商科知识与某一具体行业的商业实践进行融合创新提供机会和便利,培养其跨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商科商业模式互联网+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商业模式从0到N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