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改造项目中植物设计方法与问题研究
——以浦南运河北岸(远东路~金海路)绿化景观改造工程为例

2019-11-06 03:09王秀丽
现代园艺 2019年20期
关键词:滨水香樟绿化

王秀丽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日渐强烈。优良的生态环境能让人们体会到自然的魅力,愉悦身心,因此,建设自然、生态、可持续的景观环境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是人类向往的居住环境。水是人与自然之间情结的纽带,是城市中富于生机的体现,植物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体,植物景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改善与保护环境[1]。因此,在城市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滨水景观空间的再度利用,力求创造更适宜人休闲、放松的空间环境,如何让滨水空间回归自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最大化呈现其滨水区域的价值是景观设计工作者的一大重任,浦南运河滨水景观改造就是此类型的一个典型代表,以改造项目为例,介绍景观改造中植物配置的相关内容及手法,以期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

1 滨水空间概念及特征

1.1 滨水空间概念

滨水空间(Waterfront)是指江、河、湖、海与陆地接壤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岸线、以及与水体相邻近的陆地空间[2]。其空间范围包括一定宽度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陆域空间,是一个复合的、多元化的空间类型。

1.2 滨水空间特征

1.2.1 公共开敞性。滨水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属性的区域范围,具有开敞的空间特性,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1.2.2 亲水性。水是滨水空间中最重要的元素,可以丰富人们心理的感受,亲水心理是人的天性,滨水空间是人们可以亲水、亲近自然的空间场所。

1.2.3 观赏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很多城市开展了水体整治工作,使得城市滨水空间普遍具有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特点,更富景观观赏性。

1.2.4 地域文化属性。每一条河流及江海湖泊都可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上海黄浦江、杭州西湖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已成为典型区域及历史的代名词。

1.2.5 附属价值。水体资源往往会成为城市的空间形象地标,人类活动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滨水空间的开发价值,可以无形中带动周边地块增值。

2 项目背景和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奉贤区,奉贤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地处上海南部,南临杭州湾,北枕黄浦江,与闵行区隔江相望,东与浦东新区接壤,西与金山区、松江区相邻。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气候温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区内地势平坦,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年无霜期约230d,年平均降雨量1159.2mm,年平均气温15.7℃。

2.2 设计规模及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位于浦南运河的北岸远东路至金海公路,全长约1.75km,50m 绿化控制范围,面积约8.75hm2。S4 至金海路约1.5km 皆为已经建成的滨水景观带。

图1 工程范围示意图

3 现有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现状植物调查

场地基调树种为香樟,约占常绿树种的70%,胸径都在20~60cm,有5 株胸径大于150cm 的古树;骨干树种为广玉兰、桂花、紫荆等。另有白玉兰、榉树、银杏、罗汉松、女贞、枇杷、雪松、山茶、日本五针松、日本晚樱等共计近50 余种。以上树种共计1381 株,占总品种数量的85%以上。

已建成需改造的范围,植物整体以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配置形式,已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3.2 现状植物分析

3.2.1 现状绿化优势。场地内现状乔木规格较大,整体长势较好,植被群落稳定,绿量大,遮荫效果好。

图2 现状绿化

3.2.2 现状绿化劣势。(1)色彩单一:常绿树种占有比例较大,主要以香樟为主,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显示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约为7∶3。故而导致季相变化不丰富,色彩单一,观赏效果欠佳。(2)密度过大:场地内大部分树种为香樟和桂花,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整个场地过于郁闭,不利于下层植物生长,局部出现黄土裸露。(3)下层灌木及地被杂乱:场地内绿化大部分灌木过于杂乱,养护管理不到位。(4)缺少绿化特色、植物空间单一:场地内整条滨水区域均以香樟为主,缺少绿化特色,同时缺少人活动参与体验的空间,吸引力不够。

4 绿化改造策略及原则

4.1 改造策略

结合绿化现状及周边用地功能,本项目将整个区块分3段,综合考虑为保留+改造+新建相结合,整体改造思路从3 个方面入手:

4.1.1 大树+草坪,简化地被。上层空间结构,保留大树,局部抽稀;下层空间地被化,在滨水一侧移除灌木,改为草坪,打开空间,后侧绿地局部点缀地被草花,形成背景以打造纯粹干净的绿化空间。

4.1.2 增加绿化色彩层次。上层除保留现有大乔木外,适当增加色叶乔木如三角枫、银杏、华石红枫等,营造鲜明的季相变化;下层片植多年生草本地被结合常绿地被,局部采用缀花草坪,共同营造色彩丰富、绚丽多彩的滨水景观。

4.1.3 营造植物景观特色,形成樱花林带。选择富有景观代表性的日本早樱作为特色主题植物,全线沿岸有条件的区域大片栽植,增强滨水植物主题特色,成为浦南运河的一大特色亮点。

图3 特色樱花林带示意图

4.2 改造原则

4.2.1 经济性原则。充用利用现有绿化特点,综合考虑植物移栽成本,尽可能就地取材,就近移栽,减少成本。另增加的品种选用适应性强、易成活、好养护的植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2.2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坚持“生态为主,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场地内现有生态群落结构,合理梳理和配置植物空间,设计特色,科学配比常绿和落叶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季相鲜明、物种多样又具稳定性的生态可持续型植物群落结构。

4.2.3 保留大树。依据现状测量资料,最大限度保留规格较大、树型较好的树种,主要品种有香樟、榉树、银杏、重阳木、桂花、雪松等。就近移栽实在不能保留的树型较好的大树,对于树型较差的移除。

图4 保留现状树(沪金高速——望园路段)示意图

图5 保留现状树(望园路——金海路段)示意图

5 绿化改造设计

5.1 绿化总体改造设计

绿化设计与周边用地性质及景观分区相呼应,依据四季变换的特征,选择代表性的植物,形成3 个特色植物主题区。水映秋色(远东路——沪金高速):本区为新建段,以色叶树华石红枫为特色,水边种植水生植物,整体设计营造生态、简洁、大气又富有炫丽色彩的滨水景观带。

落樱缤纷(沪金高速——望园南路):本区段为改造段,以生态游憩为宗旨,营造樱花灿烂、缤纷满地的景观游憩空间;浓荫叠翠(望园南路——金海公路):结合整体景观方案分区主题,本区种植以保留大树为主,结合下层地被及草坪,营造绿色清爽、干净舒心的滨水体验空间。

图6 绿化总体分区示意图

5.2 分区设计

5.2.1 水映秋色(远东路——沪金高速段)。本区为新建段,植物以色叶大乔木为特色,通过片植、孤植等形式,结合大面积草坪,营造干净、清爽、色彩炫丽的滨水景观带。特色植物:华石红枫。主要植物:香樟、乌桕、五角枫、栾树、碧桃、桂花、榉树、银杏等。

5.2.2 落樱缤纷(沪金高速——望园南路段)。本区东侧为大部分局部保留,西侧为改建段。整体绿化覆盖率较高,乔木长势较好。以生态游憩为主题,以樱花为特色,常绿乔木为背景,结合保留大树,在滨水一侧片植、点植樱花,结合大草坪,形成开敞、局部半开敞的休闲游憩空间。特色植物:日本早樱。主要植物:香樟、日本晚樱、女贞、榉树、玉兰、红花酢浆草等。

5.2.3 浓荫叠翠(望园南路——金海公路段)。本区商业休闲为主旨,植物以保留大乔木为特色,主要树种有香樟、榉树、苦楝、重阳木等,抽稀密集区域,滨水一侧增加日本早樱,有机梳理下层地被,形成开阔大草坪,营造干净、清爽、浓荫叠翠的滨水休闲商业景观带。特色植物:保留大香樟、新增日本早樱。主要植物:桂花、雪松、银杏、五针松、黑松、红枫、苦楝、大花萱草等。

5.3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图7 改前后效果对比(S4——望园路段)

图8 改前后效果对比(望园路——金海公路段)

本工程分为3 段,其中S4——望园路段、望园路——金海公路段均为改造段,对梳理原有植物与重新设计后的效果形成明显对比,由原来杂乱拥挤的绿化形态转变成为通透清爽、宜人可憩的亲水植物群落(如图7,8)。

6 绿化改造过程需注意问题

本工程为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目前项目已竣工。通过本项目,从中总结了绿化改造项目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6.1 保留树土球标高

现场共保留了530 多棵树,胸径均约25cm,少数超过50cm。前期需仔细调研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名称、胸径大小、具体位置坐标点、土球顶标高等。因其在场地内土球的标高都不同,为保护这些树,景观方案需整体考虑竖向,如因新建道路或其它硬质节点设置的地方,无法实现设计标高与原标高一致,需在树干外单侧至少0.75m 处做挡墙保留土球,避免破坏土球而影响树木生长。

6.2 排水

场地原有排水为自然排水,局部区域排至一侧滨水步道上,改造后绿地内设计了生态草沟,在保留树的周围2m 甚至更远的位置避免积水。

6.3 与硬质节点相结合

本工程因保留的树较多,规格较大,硬质景观在综合考虑其位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大树,有机结合硬质节点空间,不仅取得较好的绿化景观效果,还能保护现状树,节约成本。设计过程需注意硬质边界与树球的距离,太近会破坏土球,为树干直径的6~10 倍。

7 结语

综上所述,改造工程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植物景观改造是在原有绿化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设计前必须仔细勘察核对现状的植物,做好记录统计,充分利用现有植物材料,进行保留、内部移栽及移除,做到绿化效益最大化,清晰地表达设计思路,与业主充分沟通,有效监督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绿化景观改造取得成功,实现工程改造的目的。

猜你喜欢
滨水香樟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江南的香樟
第5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西安)征文通知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香樟树,樟树香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