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兄弟姐妹

2019-11-06 10:49丁曼曼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二宝小弟弟兄弟姐妹

丁曼曼

活动源起还得从一位大眼睛的小女孩祎祎说起。

“怎么了?不高兴了?”

“我想我妈了。”

“不是每天都能看到妈妈吗?”

“我妈不让我跟她睡觉!”

“为什么啊?”

“让我自己睡一屋,我就想跟她睡!”

“妈妈是在培养你的独立性,很多小朋友都自己睡呀!”

“哼!”祎祎转身走了……

我这样劝看来不太合她心意。祎祎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才四五个月大,经常看到祎祎妈妈带着小弟弟来接祎祎。所以,我大概能猜到祎祎不能和妈妈睡的原因。

晚上,祎祎妈妈抱着弟弟来到了教室门口。我决定和她聊一聊。

“弟弟好可爱啊!祎祎妈妈,您知道吗,闺女这几天在园状态不太好,跟我说想妈妈,想晚上和您睡!”妈妈为难地一笑,告诉我,自己还在哺乳期,每天要带二宝睡觉,不是没尝试过和两个孩子一起睡,但是大宝睡觉不老实可能会压到弟弟,而二宝夜里还会醒、会哭,为了保证两个孩子都能够睡得安稳,只能是现在的状态了。从妈妈的表情和语言中,我看出了她对大宝的心疼和愧疚,我心里也酸酸的:“是这样啊,行,没事,找时间我好好跟闺女说说。你们在照顾二宝的同时也别忘了陪伴我们祎祎啊!”此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我们班那一个个家里的老大,不忍心想象他们“吃醋”的样子。这时,孩子们陆续走出班级,他们对小宝贝的到来有着发自内心的好奇与惊喜,想摸摸,却又不敢用力。祎祎妈妈和我对视,我们都笑了。

“那是我弟弟,你们别动!”祎祎飞奔过来,张开手臂,下意识地护着弟弟。

“祎祎,你可真幸福,有个这么可爱的小弟弟!”我说。祎祎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第二天,祎祎再次和我倾诉小烦恼时,很多孩子围了过来,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给祎祎支招。由此,“我妈妈生了个小弟弟”这个话题,在孩子们的闲暇聊天间展开。

畅谈兄弟姐妹

“宝贝儿们,你们家里都有兄弟姐妹吗?”

随着问题的抛出,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

1.你有兄弟姐妹吗?

2.他是你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

3.你和他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4.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孩子们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用图示、图画等形式进行记录,带到幼儿园来分享。随后大家计数统计后发现,我们班家里有二宝的有6人,有意思的是,他们全都是小弟弟。其余很多孩子记录了自己和堂(表)兄弟姐妹的事情。小小的调查活动让孩子们回顾了自己的已有经验。

“那么,你们喜欢兄弟姐妹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喜欢,他可以陪我玩。”“我可以保护他。”“我还可以给她讲故事。”“我不喜欢,他会和我打架。”“会和我抢玩具。”“女孩子就不会。”我接着问:“哦?那你们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啊?”孩子们有的说喜欢女孩,因为“我可以给她梳小辫子”“女孩不淘气”“女孩像公主,很可爱”……有的说喜欢男孩,因为“男孩可以保护我”“男孩会功夫”“男孩和我的声音不一样,一起唱歌会很好听”……

孩子们都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们自由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确立了方向,建立了信心。

记录兄弟姐妹的故事

“如果说到和兄弟姐妹在一起,你一下子就能想到的事情是什么呢?”

孩子们将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瞬间记录在绘画纸上。仔细翻阅,一起玩滑梯、躺在一张小床上睡午觉、牵手去动物园看动物、搭积木、过马路……无一不是开心温暖的事。

“好有意思,那我们可以把弟弟带到幼儿园吗?”京远的这个请求轰动了班级的所有人。“当然,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欣然接受的态度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还小,来幼儿园需要爸爸妈妈陪着吗?”

“他们要是哭我们怎么办?”

“需要给宝宝带什么东西来?”

“我们在幼儿园做哪些准备呢?”

……

带弟弟来上学

孩子们对于如何带弟弟上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以绘画的方式分享出来。经过商讨,我们决定以“接待”“仪式”“加餐”“游戏”“离园”五大环节来组织活动,并围绕这几个环节做计划和准备。尽管这个活动听起来激动人心,可准备起来一点也不简单。

“谁来负责?”

“接待几个家庭?”

“怎么接待? ”

“谁来主持?”

“弟弟们喜欢看节目吗?”

“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吃的?弟弟们能吃什么?”

“弟弟们可以在哪儿玩?玩什么?”

……

琐碎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孩子们出谋划策,有条不紊地为活动的开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接待环节的准备中,我们首先决定为这几位小嘉宾制作名片,方便所有班级成员提前熟悉。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这几位小宝的哥哥姐姐,借助家长资源,亲子共同制作小宝的名片。谁愿意当接待员呢?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当。最后他们通过投票的方式,确定了几位接待员。为做好接待工作,小小接待员们组织自己的接待语言,反复演练,包括接待时的语气和手势等。与此同时,我们的小记者也练习着自己的拍照技能,为更好地抓拍精彩瞬间而努力。

欢迎仪式的准备中,我们也秉承着公平、自主的原则,通过投票确定了主持人。讨论节目的过程是最为激烈的,讲故事、说古诗、唱歌、跳舞……小弟弟那么小,什么节目适合他们呢?“要不然咱们拿串铃唱歌吧,我弟弟特爱玩摇铃。”孩子们乐开了花,纷纷表示同意。

游戏活动的准备就不那么容易了。孩子们觉得,除了大滑梯,益智区、科学区的玩具那么小的孩子是不会喜欢的。“孩子们,你们觉得小弟弟们喜欢什么玩具,有没有见到过小寶贝玩玩具呢?”我问。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我觉得男孩子会喜欢恐龙!”“汽车也喜欢,我们家有好多。”“我们家也有,我可以带来啊!”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将家里好玩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给小宝玩。我接着问:“那么你们准备的玩具,小弟弟玩安全吗?卫生吗?”孩子们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挑小的,软的。”“洗一洗,用湿纸巾擦一擦。”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孩子们对于活动开展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小弟弟真的来到了丰台一幼,来到了我们班。介绍来宾、亲昵拥抱、牵起小手,直到最后恋恋不舍地合影道别,活动中有辛苦,有努力,有欢笑,也有作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活动结束后,我和孩子们就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你观察到活动中家长在做什么,你又想说什么?”“今后的你会怎样做呢?”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此刻他们又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他们说能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也表达着自己能做的事,愿意去承担的事,期待去体验的事。也是在活动的当天,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纷纷与大小朋友分享了宝贝在家的生活照片,洗袜子、洗碗、收拾房间、帮奶奶打下手,家长们开心得不得了!我也为孩子们的懂事和成长感到幸福与感动!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家庭有了二宝,关注大宝的情绪变化,让他们乐观接受家庭中新生命的到来,体会妈妈对子女的疼爱与期待,建立积极的情感,这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大三班的故事未完待续,经历了“家有兄弟姐妹”的课程之旅,我相信孩子们能够更真切地爱身边的人,爱美好的事,爱自己的家人。

猜你喜欢
二宝小弟弟兄弟姐妹
Cloze完形填空
发光的河蚌
七岁少年勇救小弟弟
大宝二宝做衣服
好想变成小弟弟
有兄弟姐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兄弟姐妹
爱情魔术
漫画论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