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细节中渗透爱的教育

2019-11-07 01:42林俊松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堂孩子

林俊松

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精华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爱”字。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用爱去感召学生,用爱去呵护学生成长。为真正做到爱学生,教师应从课堂细节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润物细无声的爱的教育。

一、明确施教者身份,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教师应避免过分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要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读懂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如果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或语气,学生不但不领情,还可能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施教时应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借生日》一课时亲切地问学生:“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一名学生说:“就是妈妈把我生出来的那一天。”这样的一问一答,十分朴实而又意义深远,也表现出了学生对爱的独特理解。平等的交流能使学生放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见地的鲜活生命。如果说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会赢得学生的敬重,那么教师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就会为学生创造更多进步的机会。

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一名学生便举起了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回答,可是学生站起来后却说“忘了”。这时,教师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也忘了”。一个微笑、一句话,瞬间缓解了学生因为紧张而出现的困窘。过了一会儿,这名学生又兴致勃勃地举起了手,并圆满地回答了问题。

3.允许学生犯错误和改正错误

一位教师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代表站起来说:“我们小组的问题是为什么小白兔是可爱的?”另一个小组的学生紧接着举手回答“天生的”。虽然这个答案听上去有些可笑,但是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也很正常。这时,教师就不必指出“回答错误”,而是可以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接下来逐渐发现更好的答案。

教师应宽容学生的错误。有时,教师一个表达真诚接纳的反应比说教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的“错误”作为很好的生成资源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自已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而不是“谈错色变”,使学生不敢犯错。

二、谙熟爱的教育艺术,使用恰当表达

很多时候,教师缺的不是爱心,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爱的教育没有固定的逻辑,但是却可以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实施。

1.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它是很微弱的,也要以此去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雪孩子》一课时,有个学生问:“为什么雪孩子化了,升到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另一名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将其转化的来龙去脉说得有板有眼,全班同学都惊呆了。教师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昨天下雪时我出去看到的。”教师微笑着说:“你这一看不要紧,都看出科学道理来了。”学生的解答出乎意料,却并不是他从相关的课外书中了解到的,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教师对学生给予了巧妙的评价,既肯定了正确的回答,又传递了对学生的赞赏,凸显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2.身体力行,春风化雨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说得多,做得少。而学生虽然听得多却不知如何将其转化为实践,这就容易造成教育仅止于纸上谈兵。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有一个小小的举动:课还未开始,教师随手捡起了不知被哪位学生丢在地上的一片纸屑。虽然他未说一句话,但学生们却都看在眼里。而这篇课文恰好讲述了一群动物极力保护森林里的一条小路不被垃圾污染的故事。教师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节课结束后,每個学生都自觉地低头检查了课桌周围的卫生才离开。这一现象说明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将环保意识铭刻于心并转化成行为才能让他们真正受益终身。

3.正视职业,爱有原则

爱的教育需要教师正视自己的职业,倾注爱心,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且并不以此来要求回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在实施爱的教育时,还要注意宽严结合,既不能一味地批评,也不能放任不管,要让学生在爱的教育氛围中懂对错、知荣辱。这是爱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

1.培养学生博爱之心

实施爱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人具有社会性,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依存,才能得以不断生存繁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爱可以使人更坚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自己、爱亲人,还要学会爱他人,发展博爱的品质;要引导学生心中不仅装着自己,还要装着整个人类;不仅爱全人类,也爱要与人类休戚与共、关系密切的大自然与其他物种。

2.重视知识之外的情理培养

捷尔任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教师的爱心是一种无言的信息,当它传递给学生时,就会引起他们的共鸣。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不仅从知识,更要从习惯、态度、情感等方面去引导教育学生。

例如,爱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对祖国和民族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相关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五年级的课文《半截蜡烛》,通过文本的字里行间,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伯诺德母子三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在教学时,教师可借机让学生明白,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

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综上所述,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发展空间,并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爱的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堂孩子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写字大课堂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