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多爱莲

2019-11-07 08:52艾里香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爱莲莲池菡萏

艾里香

酷夏赏莲花,可谓暑天的一大快事。莲花又称荷、芙蓉,象征着吉祥、美好、高贵、圣洁,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爱莲者自古多矣。

文人眼里,莲花盛放,那一姿一容,无异于美丽的女子,所以采莲民歌里,多见“恋歌”。《采莲童曲》中有几句“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可以想象当这位诗人站在一群年轻人中间,一呼百应、一唱百和,心中的喜悅该是何等丰盛!

到了唐代,上至宫廷文人,下至伶人歌者,无不颂咏莲花。最知名的莲花“粉丝”,可谓是唐太宗了,唐太宗贵为一国之君,也是文笔书画,样样皆通。在自己的御花园里看见莲花粉红透白,开得一片大好,欣然咏诗一首:“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豪放有力的句子,表达了唐太宗的雅兴。

此后诗人多爱莲。边塞诗人王昌龄心中有莲,曾写下《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杨万里爱荷出了名,赞美荷花的诗歌至少写了十几首,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向被人们誉为“诗海珍珠”。

李白也爱莲,且不说“青莲居士”中有“莲”字,他还曾以莲花表达过爱情,在《折荷有赠》一诗中,他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歌咏莲花最出名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文人多情,常以莲花自喻。白居易有诗:“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李商隐也有诗:“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盘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更耐人寻味的是温庭筠的“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这是温公不想迎合官场风气去博取高位,借至死犹红的荷花,表现自己的高尚气节。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在南康军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随风散发缕缕清香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赞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自此莲池名闻遐迩。

乾隆皇帝酷爱咏诗作赋,当年他常带着一堆官员,微服私访,几下江南,南方温柔婉转的荷塘,吸引了这位皇帝的目光,偶有一次,他见一荷塘有花含苞待放,灵感顿生,出一上联:“池中荷苞攥红拳,打谁?”贴身文人纪晓岚随口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形象逼真,甚为风趣。

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也爱莲,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里,他把荷花比作“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清新柔美的意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神思飞越。

台湾著名文人余光中曾写过一篇《莲恋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余光中用心灵感知到了莲的灵魂。

猜你喜欢
爱莲莲池菡萏
那些最可爱的人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麦苗青青又一春
凯蒂与睡莲池——莫奈作品之旅
赏荷
让你不来电
暮春山行
My Good Friend
喜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