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采写回忆

2019-11-08 12:00周定舫
中国记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汉白玉人民英雄纪念碑主题思想

文/周定舫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是我在五十年代采写的一篇作品,自感“嫩得很”。也许是沾了题材重要的光,侥幸被多次选为中学语文课文,随后又被北京出版社编入《北京在前进》和《语文复习参考资料》两本书中。这些年来,我常收到一些语文教师和教材编写组的来信与邀请,要我介绍这篇说明文的采写经过和体会。面对这种情况,我既感激这些同志的垂爱和鼓励,内心又深感惭愧和惶恐。

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和动工兴建的时候,我正在上海求学,无缘目睹当时的盛大场面。因此,当我接受这项采访任务时,首先翻阅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决议,以及奠基典礼和动工兴建时的一些报道,了解建设这座纪念碑的重大意义和有关的背景情况,在采访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日日夜夜中,我访问了许许多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采访本上记录的无数生动事例,令我颇为感动又深受教育。现在,仅摘数例,借此追忆采写过程,并再现全国人民当时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纪念碑中所付出的心血、智慧和创造力: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之前,对于建立纪念碑的地点,众说纷纭,一时难定。有的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的主张建在前门城楼上,有的主张建在中华门原址,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周恩来同志曾为此亲自进行了实地观测和反复研究,并提议把纪念碑的碑址放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能使四周格局陪衬得匀称,纪念碑显得更雄伟,毛泽东同志同意了现在这个碑址,并得到政治协商会议的一致通过,周恩来同志还考虑到天安门广场将来建成之后,人们主要从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因此,需要改变纪念碑的传统格局,以朝北的一面作为碑身的正面,雕刻毛泽东同志亲笔书写的镏金题字。

——设计纪念碑的建筑师们,在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支持下,用三年多的时间,苦心钻研了碑型的设计,参考了许多古代碑座和近代碑座,先后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做了几十座模型,并向全国建筑界广泛征求碑型图案和设计意见。其中,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图案:有堂式的,有塔式的,有底下是三个拱门、上面是穹碑的,有顶端是暸望台形式、另设电梯可以升降的……后来经过兴建委员会展览出三个模型,公开征求意见,才创造出了这座足以象征人民英雄精神的碑型。在设计碑顶时,参考了河南登封的嵩阳观碑、西安碑林的孝经碑、北京的琼岛春阴碑、万寿山昆明湖碑等,经过几番推敲,才确定了这富有民族色彩的小庑殿顶,俗称宝顶。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建成。(杜修贤/摄)

——纪念碑的浮雕,要明确而形象地向瞻仰者表现出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从事这种具体而又概括每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创作,是非常艰巨的。全国著名的雕塑家、美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历史题材的选择,艺术表现的方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等,都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才确定下来。题材确定后,刘开渠等雕塑家和几十位青年雕塑工作者,在雕塑工作室里,两年如一日地进行着大浮雕的创作。他们对每个革命史迹的特征、细节和当时的服装、枪械、用具等,都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考察,有的雕塑家还亲往广西金田等地实地调查,收集当时的革命史料,以集体创作的精神,反复地拟定画稿。

——建碑的人们为了使纪念碑能够千古长存,对纪念碑用的大、小一万七千多块石料,都经过反复比较,再经过地质学家化验后才采用的。纪念碑的用料有青岛浮山、北京昌平、周口店和山东泰安的花岗石,房山的汉白玉。这些石料都色纯质细,不易风化。汉白玉能耐久八百年至一千年。青岛市有关部门接到纪念碑需要一块巨大的碑心石的通知后,立刻组织了一百多名技术熟练的工人,用三个多月时间开采了一块重达二百八十吨的花岗石。经过加工后,长十四点七米,宽二点九米,厚一米,重量仍有一百零三吨。这样巨大的石料,从开采、运输到安装,职工们都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利用滑轮、滚杠、铁架、铁轨把石料从山上徐徐下落平地,又运到相距三十华里的青岛车站,装上特制的火车皮,才运送到北京。毛泽东同志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那块碑心石,用的就是这块石料。

——纪念碑的每一项工程,都很艰巨、复杂。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五十个优秀石工,出色地完成了建碑任务。为了把毛泽东同志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丝毫不差地雕刻在碑心石上,再加以镏金,前后共费了半年多时间。他们先把每个字放大了二十倍(差不多一个半人高),让书法家在放大的字上修改笔锋后,再缩小成原样来细对,然后在花岗石上试刻、初刻,最后才正式刻在碑心石上。纪念碑的碑身和浮雕,质量要求都很严格。汉白玉浮雕连芝麻大的损伤都不能出现,否则整块浮雕就只能作废。

当我在采访大量素材的同时,脑海中就开始思索和提炼此文的主题思想。这篇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表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雄伟的特点,反映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当时,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和毛泽东同志起草、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内容,以及周恩来同志在奠基典礼致词中的一段话:“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对我确定主题思想有很大的启迪。生动的实践,又有助于我对这一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因此,这个主题思想绝不是“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所能得出来的,而是在采访实践中形成的。在写作时,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思想,我在文中三次提到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

主题思想明确了,但如何表现它,却使我感到困难。因为像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巍峨的建筑,从纪念碑形式到艺术风格,从设计到雕刻,不但十分复杂,而且材料非常丰富和感人。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来介绍这座纪念碑呢?当时,我曾设想了两种方式。

报道原文摘录

扫码阅读原文

……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北面),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长的碑心石上,雕刻着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在碑身背面,一百五十个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周总理亲笔写的碑文。碑文的正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永远照耀着后代。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垂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碑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

一是既反映纪念碑的建筑特点,又反映全国亿万人民为了表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所作出的贡献。比如,中央领导同志如何关心,建筑师如何设计,雕塑家如何创作,建碑工人如何劳动,全国各地如何支援,等等。

二是采用瞻仰的形式,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围绕纪念碑的特点,按照顺序一层一层地进行有条有理的说明。这样介绍纪念碑,容易使读者对纪念碑有个全貌的了解,且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从说明文的要求来看,采用第一种方式写,不能在两三千字内给读者一个全貌的印象。于是,我决定采用第二种方式表述,请建筑师和雕塑家当向导,陪同我一起瞻仰,边瞻仰,边介绍。我很快地从纪念碑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中找出一个合理的瞻仰顺序,条理清晰地写出这篇说明文。那时,因为写的是说明文,无法将许多生动事例写入文内,只能割爱。

在撰写此文时,我从探索中粗浅地体会到,要写好一篇说明文,需要注意四点:

其一,要写好说明文,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按照逻辑程序,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生动具体地加以说明,使人们读了有清晰亲切之感。因为,写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和解释情况,让读者知道事物是怎么一回事。我在构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就是比较注意立足于纪念碑,面向广大读者,要为没有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广大读者着想,特别要为全国各地没有到过北京的亿万人民着想,使人们读过这篇文章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内到外有全貌的了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从纪念碑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中找出一个合理的顺序,按这个顺序介绍。先是简洁、形象地点明纪念碑坐落何方及其意义,我用了以下的几句话:“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象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然后,由远到近,由下到上,由前到后,由内到外,条理清晰地把这座纪念碑详细描绘一番。尤其是在描写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时,我采用了按照历史顺序瞻仰浮雕的写法,先写东侧面记述鸦片战争前夕“销毁鸦片烟”的浮雕,接着写从东往南转到碑身后面的浮雕。这样,既能写清每幅浮雕的位置和名称,又能加深读者对毛泽东同志亲笔起草、周恩来同志亲笔书写的碑文意义的理解。这样写,力求使读者清楚地了解纪念碑各个组成部分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好像亲自到广场瞻仰纪念碑一样。事后来看,这样写的效果较好。

其二,要写好说明文,必须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科学的分析,既要熟悉它的全貌,又要了解它的细节;既要看到它的外部特征,又要掌握它的内在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简明、准确的说明文。这里,仅举一例来说明。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汉白玉大浮雕,是记述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的英雄事迹的。我在描写这十块浮雕时,先用一个自然段加以概括介绍:“这些大浮雕高两米,合在一起共长四十点六八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接着,对每块浮雕所反映的斗争场面,各种人物的表现,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连每一个细节都不轻易放过。描绘这些细节,我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都是从采访实践中得来的。在那些日子里,我一面深入现场细心观察,一面虚心请雕塑师们介绍,最后加以概括和浓缩,以此吸引读者去深刻了解浮雕的内容。这里还要指出一点,说明文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即使一个细节也要如实地解释,必须准确可靠,决不允许有半点虚构。

其三,要写好说明文,尚需讲究文字简洁,语言朴素,表达准确。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努力去这样做的。比如,对纪念碑的描写,我是这样行文的:“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米。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总共只用一百一十三个字,就把纪念碑的规模、特点和意义形象地描写出来了。我还采用了“衬托”“扩写”等笔法,来显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和庄严,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对纪念碑有一个立体化的印象。再比如,我描写纪念碑上各种装饰花纹和汉白玉栏杆等,都力求做到表达准确。如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等。

其四,要写好说明文,还要重视开头和结尾,从头到尾必须设想周到。开头结尾,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心思想不明确,材料组织得不好,就无法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我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开头采用了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的写法,告诉全国人民:“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吸引他们跟我一起,“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紧接着,就点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个主题思想。在结尾时,我注意与开头相呼应,紧紧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作结束:“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重新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绕着碑座走了几圈,细细地瞻仰着浮雕。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榜样,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又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以此激励和鼓舞人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奋勇地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而献身。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1960年版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以来,已经成为首都人民和全国各地来京的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场所。每逢清明节,首都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常到这里举行队日、团日活动。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在一九七六年清明节,百万群众汇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用默默的眼泪,无言的黑纱,饱含感情的花圈向周恩来同志致哀,要以人民英雄为榜样,向“四人帮”宣战!真似郭沫若同志在热情歌颂纪念碑建成的诗句中所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焕发着金光。

辉映着共产主义世界,万年无疆。

猜你喜欢
汉白玉人民英雄纪念碑主题思想
不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李剑晨《晨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降白玉 宝藏兴业——四川宝兴汉白玉掠影
四川汉白玉石材商会成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四川宝兴网络招商推出汉白玉产业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韩文华雕塑作品选登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学生个性化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