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真实感
——探索第9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影像真实性

2019-11-08 09:48杨麒超
视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真实感登月真实性

□ 杨麒超

“摄影真实感”与“影像真实感”是屠明非教授在其著作《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影像真实感探索历程》中提出的两个概念(以下简称“摄感”与“影感”)。“摄感”更趋向于保留摄影作品本身的原汁原味,即便是瑕疵也是真实生动的体现;而“影感”泛指影像所呈现的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摄影真实感范围,拥有“……致力于排除观众所能察觉的、而观察真实景物时却不存在的视觉因素”①的特质。因此学界普遍认为纪录片、纪实影像风格影片更符合“摄感”,“影感”则更多地被应用于主流故事片之中。“摄感”与“影感”就像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前者更加随意亲民,后者更为严格刻板。

在第91 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中,有两部故事背景发生在相同年代,且都与真实事件相关的电影。一部是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3 项大奖的《绿皮书》(Green Book),另一部则是打败《头号玩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等视效大片,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的《登月第一人》(First Man)。本文通过这两部电影进一步分析当今首屈一指的电影奖项是如何引领电影影像观念发展趋势的。

一、利用传记的真实感严格引导创作观念

《登月第一人》故事来源于詹姆斯·汉森2005 出版的《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活》,这是是阿姆斯特朗唯一的官方传记。为了剧本的完整性,影片拍摄时做了一定的删减,并如实保留了大量与传主有关的细节。在这部“大男主”的影片中,所有的重心都要围绕阿姆斯特朗的意志出发,即便有些思想与意识无法考证但也要通过传记中的细节逐步推敲出来。

因此《登月第一人》必将是以登月的“人”为主,而并非突出“登月”这件事的影片。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何沙泽勒(Damien Chazelle)导演没有在登月之后加入至关重要的插国旗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将女儿的遗物留在月球上的影像。虽然这是作为电影而言为数不多的“造假”行为,然而“……感知真实的影像对应于经验,是因为电影制作者们正是为此将它们制作出来……正因如此,不真实的影像可能在指涉上是虚构的,然而在感知中是真实的”②。因此,基于主人公思想意识与内心感触所产生的情节都将是受众群体所能感知到的真实存在。也正因如此,创作者对真实的观念反映到影像的表达,决定了观众看到了什么,没看到什么。同样可以让观众体验到主人公意识的真实性例子是,当阿姆斯特朗与同事乘坐双子星8 号即将升空之时,舱内出现了一只苍蝇。当观众与主人公都在为这个尴尬的家伙不知所措的时候,同事突然打死苍蝇,留下了阿姆斯特朗失落的眼神,也许是为封闭舱内唯一可知的第三者生命体的突然消亡感到惋惜,也或许是由于苍蝇的英文是“FLY”的缘故。

既要这样展现一个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人,又要保持客观的真实性,不难想到要以纪实摄影风格还原当时的影像形态。接下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期而至,大量手持加长焦距摄影来体现纪实美学,同时利用16mm 与35mm 胶片混用并增加曝光来获得较大颗粒,还原20世纪60年代纪录影像的相似质感。布光方面,摄影师桑德格伦(Linus Sandgren)尽量用单灯还原自然光效,但在拍摄家庭场景时,他“着重强调黑暗的辅光环境,作为一种死亡和黑暗的太空之旅暗示”③,由此印证出创作者在保证影像真实感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这也是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却又不同于生活真实的有力证明。

纪实外表下的《登月第一人》是一部特效大片。导演想重新定义“摄像机拍摄”,在尽量少使用绿幕合成的情况下呈现真实的画面效果。为此,拍摄团队特意搭建了一块巨型的(接近于大型电影放映银幕面积)LED 屏幕来投放背景素材,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合成难以获得的场景和效果,用这样的方式拍摄完几乎所有的地球飞行和宇宙飞行乃至最后的登月画面。但是《登月第一人》并不是唯一利用这种LED 屏幕来完成拍摄的案例,2019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罗马》在一场影院戏中,也使用了和银幕尺寸相等的LED 屏幕来获得相应的光照强度。其实,早在2013年,《罗马》的摄影师兼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便利用这样的方式拍摄了《地心引力》,斩获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在内的7 项大奖,该片摄影师是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由此看来,“数字技术的介入,从创作动机、原则和艺术表现力来看,都并不意味着电影真实性的消解,在充分的主体性创造下反而能够展现更加丰富的艺术真实性”④。

二、真人真事改编后的主流小品

最佳影片《绿皮书》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工业流程电影,选题、剧作结构、演员阵容、制作水准、投资规模等方面都达到类似教科书级别的标准。那么如此标榜戏剧成分而忽视真实成分的作品又如何引起共鸣呢?这恰恰是“影像真实感”所规范的领域。作为同为20世纪60年代历史背景的影片,《绿皮书》由于来源于真人事迹,因此在许多细节上肯定不能照搬事实,改编在所难免。这使得故事具备更加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剧情进展节奏,这样的标准使得影片展现出熟悉的故事片味道,让受众群体毫无障碍地体验到似曾相识的观影感受,等同于“影像真实感”带来的享受。

当然,《绿皮书》在呈现方式上不像《登月第一人》使用纪实手法,转而依赖四平八稳的复古式画面构成来最终再现年代戏的样貌。比较醒目的是对色彩的使用,无论在艺术指导还是影片色调上都有意识地设计出符合影片自身气质的特质。大量高明度、高饱和的纯色块,按照一定的色彩排列顺序,规整而又有层次。每一个镜头都不会因为色相过多而显得杂乱,也不会因为一些暗色调与低饱和而阴霾。整体的色彩调配牵引着影片的情绪基调,多半以一种轻松小品的形式来掩盖主题的压抑。虽然《绿皮书》不如《一个明星的诞生》中对红色的运用有那么明显的符号化寄予,但在真实感上足以让观众顺利地进入叙事层面了。

看似平庸的主流电影其实也暗藏玄机。执拗的主创人员偏不使用剪辑手段来掩饰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不会弹琴的事实,而是利用强大的CG 给阿里“换手”,在一个镜头内实现表演的真实感,从而树立起人物的真实。利用数字时代所特有的便利实现了对过去场景的穿越,也辅助了一些实体特效来达到千变万化的气氛与效果。例如,“阴晴雨雪”效果几乎是主流电影的“必备品”,但只是为了隔场或是调节枯燥的形式展示,显得过于匠气与生硬。《绿皮书》在密西西比赶上的雨夜不但丰富了影像层次,并且推动了剧情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激起外部矛盾与内部矛盾,并最终将一切洗刷干净。而后在东海岸附近赶上暴风雪所偶遇的警察与密西西比截然不同,“雪中送炭”的典故看来也不是神秘的东方大国所独有的财富。虽然雨雪气氛几乎成为了拍摄元素的庸俗之物,但是绝不会令人失望,回到纽约后的圣诞之夜漫天大雪,有家的人备感温馨,无家之人徒守寂寞。这样令人感同身受的体会难道还不能激发观众对影像真实感的感受么?

三、艺术观念的真实感

影像真实性一直是电影从业者与评论者艺术构思与表现的重心。“摄影真实感”与“影像真实感”两者的最终呈现难分伯仲,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相互交融,杂糅出更加开放式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特征的影像效果,因此应该把话题转移到更重要的未来影像观念的发展道路上。众所周知,数字时代特别是加入CG 的影像评价标准一般会划分三个层次:Amazing(惊艳的)、Innovative(创新的)、Realistic(真实的)。“摄感”也好,“影感”也罢,都是“摄影的客观行赋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绘画作品都无法具有的力量”⑤。多年的电影发展,也曾对影像真实性观念有过误解,“电影的探索目光开始从镜头之间的关系和镜头内部的关系中挪移出来,把重点放在创造画面影像既真实又富于美感的效果上了……”⑥。而纵观近几年奥斯卡金像奖,特别是从2019年的颁奖盛况来看,艺术的观念还是在螺旋式上升的。那些懵懂的、渴望追求形式感的火热头脑现如今愿意放下奢华的外表,重新沿着大师们的足迹在探索电影艺术的新路上阔步前进。

注释:

①屠明非.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影像真实感探索历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36.

②[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M].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4-225.

③诺亚·卡德纳.《登月第一人》莱纳斯·桑德格伦和导演达米安·沙泽勒的登月之旅[J].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2018(11).

④肖永亮,许飘,张义华.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影的真实性美学——从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谈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49-154.

⑤[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2.

⑥颜纯钧.影像:仿真时代的美学[J].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98-105.

猜你喜欢
真实感登月真实性
人类最后一次登月
我有一个“登月梦”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登月50年:何日与君再相见?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回归真实感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