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安电影的情感共鸣
——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2019-11-09 02:43赵楠乐子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电影文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林恩李安主观

赵楠乐子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李安导演在“父亲三部曲”之后,开始不断挑战新命题:《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等。大相径庭的故事题材道出不变的内核——情感在与理智的冲突和拉锯中每每险胜,最终达到隐含无奈的平衡状态,正如李安初次走进好莱坞并大获成功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在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比利》”)中,李安通过多维度呈现战争全貌,让观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主角林恩的困境与战争带来的影响;通过展示林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在情感上对其产生共鸣感。对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导演为了将观众带入主角的世界,采取了主观与客观相互交融、齐头并进的方式,分别从故事情节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着手进行叙事。

一、拓宽思想认知广度

学习戏剧出身的李安导演一改以往的叙事风格,影片《比利》非但没有强烈而激化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直观而明确的观点主题。然而,看似平铺直叙的讲述却暗含于层次和内涵中。“叙述的元素很多,包含情节所提供的故事内容中最重要的广度和深度。”李安充分利用了情节的元素之一——故事情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首先从客观角度拓宽认知广度,开展多维度、多视角的叙事,展现真实的现代战争全貌,给予观众理性认知。

优秀的战争电影多归于“反战”主题,展现“正邪”的较量与战争的后果。然而相较于其他同类作品,《比利》还传递了大量不同维度的、看似“琐碎”的信息。例如在橄榄球赛中场表演中的林恩及战友,他们的惊慌失措不亚于家里被美军入室搜查的伊拉克小男孩。北京电影学院的苏牧教授在讲解影片《罗拉快跑》时写道:“(电影制作者)要表现人类面对当今世界变幻莫测的茫然,以及无法把握的精神状态的‘大真实’。”李安导演所表现的正是现代战争背景下,人类与世界的“大真实”。真实必定是客观的、全局的。

李安呈现了战争背景下,不同身份人群的态度观点和言行举止。士兵们以及打算入伍的男孩真实的参军原因,竟然无一是“主旋律”的爱国主义,却是躲避刑罚或挣得补贴——不及购买球赛观看资格的票价十分之一;石油商人眼中的自己,竟是因石油而被国家送上战场的士兵们的救星;作为中场表演导演眼中的“道具”,士兵们竟然被要求再次穿上唤起惨痛回忆的作战迷彩服,只为表演更有感染力;在林恩一时冲动打算和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私奔时,才知道女孩真正爱慕的竟然是林恩的英雄身份;在与敌人近身肉搏中存活的林恩被表彰为英雄时,对于记者提问“当时在想什么”的真实感受,竟然不是记者引导暗示下媒体和社会期待的答案,却是大脑一片空白;让士兵们身心俱疲的表演结束后,战友一语道破他们当下最真实的处境与心情:“这里太危险了,我们快回战场吧!”看似一句戏谑嘲讽,却掷地有声地甩出真相与现实——战场固然是最危险的,然而我们仍要迅速“逃离”这个比战场还冷漠无情的纷杂社会,“回到”我们“所属的”地方。

以上种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真相与现实被李安导演挖掘于战争亲历者的内心深处,在影片的讲述下却是令人信服的合情合理。没有展现冲突双方的拉锯,以陈列真实取而代之。除了主角视角的讲述外,林恩的父母和姐姐、电影投资商、球场工作人员及观众等,他们看似寻常的对话中,也无不从自身角度反映出他们对于英雄和战争的观点。以上种种正如存在于不同维度的点,交互、延伸、牵引出一个富于体积感和空间感的多面体,确凿地让观众认识到林恩的困境和战争的影响。

二、挖掘情感认知深度

“电影的叙述不仅处理观众或人物的认知范围,还处理认知的深度。这里所说的,是剧情深入角色人物的心理状况程度。”李安从知觉主观和心理主观这两种主观性角度入手,大量采用了主观镜头及跟随视角镜头 ,以及林恩的内心影像片段。如此直观地展示林恩内心世界的方式, 让观众身临其境,增强代入感。这是从心理层面,使观众对故事情节的深度得到感性认知。

(一)知觉主观

为了将观众“推进”银幕,与林恩共同经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烟花绚烂的赛场,同步接收林恩的视听感官刺激,李安大量使用了主角林恩视角的主观镜头,及尾随视角的镜头。这种方式为观众对情节的认知提供了较大程度的主观性,为观众提供从自我感官出发,从而感受故事魅力的坚实基础。以及影片最为外界关注的技术革新“3D、4K、120帧”,将画面细节真切呈现,给观众带来近乎等同于眼前现实的视觉冲击力,同样使观众随角色经历感受真情实感并达到共鸣。

然而,这仅仅是从知觉的层面,“但情节还是可以提供更大程度的主观性:让观众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心理主观

影片叙事围绕着林恩和战友归国的一天为线索,通过跳跃的叙事时空展露林恩内心世界的片段。脑海中的回忆和幻想与橄榄球场的见闻经历持续抗衡,林恩带着汹涌起伏的思绪寻找着答案——是否和战友们一起回到战场。“看到人物的‘内在影像’所呈现的,如记忆、幻想、梦境,甚至幻觉等,我们称之为心理主观。”回忆中的战场、脑海中回答记者的问题、与心仪女孩的美好生活,以及影片高潮时所有内心思绪汹涌澎湃的撞击,都从叙事深度上直观展示林恩心理世界的不同层面。“认知深度的运用有许多功能与效果。深入人物心理主观可以增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使观众从主观情感上对林恩产生认同与共鸣,以上种种“内心影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性与感性融为一体创造出的审美情感、叙事的客观认知广度与主观认知深度三者,共同构建出影片的共鸣感。

审美情感思想情感叙事维度认知广度认知深度视角客观知觉主观心理主观叙事内容展现现代战争全貌主观镜头与尾随视角镜头林恩的内心影像作用让观众身临其境感知林恩境遇激发观众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三、审美情感——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

李安从思想和情感两个维度展开叙事,“思想和情感融合的瞬间极为罕见,…… 故事是一种设备,通过它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这种领悟,这种现象便是人们所熟知的审美情感。”导演通过自己独特的叙事与蒙太奇手法,将思想和情感完美地融为一体。

(一)对比——动静起落,进退虚实

李安导演谈到:“‘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这八字箴言,更成了我的座右铭,…… 中间要有所变化,我们一定要追求一些动静起落进退虚实的东西。”在上文所述陈列真相与现实中,导演多次使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思想与情感有机组合。

第一,外界的狂欢对比于主角内心的不安与伤感。在举世欢腾的舞台上,士兵的反应却令观众心痛不已——亲历战争的他们由于战后应激性创伤而对现场烟火轰鸣感到无比恐慌,没有人关注他们受创的内心。林恩被民众誉为“英雄”是由于他救下“蘑菇”并在与敌人肉搏中胜出。但对于林恩来说无所谓“胜利”,因为这正是他失去亲密战友的“人生中最惨的一天”。表面上是全社会为英雄凯旋而庆祝,实则是以不同维度层次讲述亲历战争的士兵被利用作商业包装和狂欢活动的借口,逐步渗透出民众、社会乃至国家对于“英雄”的态度——正如李安导演在中国台湾《天下》杂志访问中所说:“被人拿回来庆祝。”

第二,英雄的称号对比于主角的内心向往。当国旗升起时,镜头切到林恩泪流满面的大特写,主角情绪在表面上契合于国旗表征的主旋律氛围,然而再切换到林恩幻想情境的主观视角——温馨的家室、可爱的宠物、与爱妻缠绵,在遇到拉拉队女孩后林恩开始向往美好而平凡的生活。然而这简单朴素的愿望对无奈选择奔赴战场的年轻士兵来说却是一种奢望,更令人感伤的是女孩所爱并非林恩本人,而是“英雄”之称谓。

第三,活动前的礼遇对比于活动结束后的遭遇。活动开始前,林恩与战友们所享受的贵宾级招待、遇到表达崇敬感情的观众及橄榄球赛中场表演活动的盛况,无不令士兵们笼罩在英雄凯旋的荣光之下。然而在活动结束的刹那,林恩瞬间从与敌人近身肉搏的激战中恢复情绪,镜头跳切到他的正面特写,继而疾速拉至表演结束时正在休息的战友们。从之前的万众瞩目,瞬间变成无人理睬的状态。在士兵们还没从如战场般轰鸣刺眼的现场中结束不安的情绪时,就已被工作人员驱逐和冷落,并引发数次争斗。

李安导演并非直观地激化冲突——主角内心与外界态度,以及平凡生活与战争经历的对立,而是将思想与情感的对立有机地组合,在看似拖沓琐碎的叙述中温和平淡地娓娓道来,使矛盾与冲突在交织中步步显露并推进。如此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并非削弱反倒增强。“一个讲得好的故事……它的胜利表现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联姻……唤起我们的同情、移情、预感、鉴别等更微妙的官能——我们对真理与生俱来的敏感。”

(二)蒙太奇——时空交错,主客穿插

影片的叙事并非线性展开,而是围绕着中场林恩与战友参加一整天的宣传活动,穿插了多次的插叙闪回,以展现林恩的内心。不同时空的情节根据林恩的经历与思绪交错其中,主观与客观的讲述恰如其分地相互穿插。前文提及的主观描述使观众身临其境,情绪随林恩同步变化,充分浸润在故事之中,这是从感性的角度。 从常见的第三视角叙述故事,然而为了让观众不时抽离其中,再从旁观者的角度见证、思考与总结。这是从理性的角度。两者分别从不同时空的情节、从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的角度全方位的扩张叙事张力,使观众的感触和认知相结合。“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直接通过感觉和知觉、直觉和情感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更为精彩的蒙太奇段落出现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林恩和士兵们离开球场时遇到之前发生争吵的工作人员。激昂情绪并非来自于双方拳脚相向本身,而是来自于影片开场以来所铺垫的一切以林恩为主的经历与感受。正如李安导演一贯以来的叙事手法——先不断压抑理智,留待情感在最终瞬间爆发。曾经的林林总总以逐渐升温的加速度剪辑堆叠在一起,将之前的点滴凝聚成炽烈的情绪瞬间迸发,此时思想与情感的完美融合达到极致,影片高潮与观众情绪同时达到沸点。

李安完美运用了思想与情感的相结合,以审美情感使观众认知得到升华。加之导演特有的叙事及蒙太奇手法,使观众获得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观众更能体会并认同林恩的选择,达到情感共鸣。

四、结语

李安运用了思想和情感的完美融合给观众带来审美情感的珍贵体验。从理性认知的广度客观描述,从感性认知的深度主观剖析,将对林恩及其战争经历的认知蕴含于情感触动的包裹中,让观众同步接触思想与情感,如此建构的情感共鸣更加强烈、深刻且持久。

猜你喜欢
林恩李安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只要我们在一起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