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短讯

2019-11-09 06:20赵迎龙,赵宏校
航天器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箭卫星试验

孙家栋院士获“共和国勋章”、叶培建院士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据《中国航天报》2019年9月19日报道,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根据主席令,孙家栋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叶培建院士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叶培建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叶培建院士以及“北斗”、“神舟”、“嫦娥”团队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据搜狐网2019年9月26日报道,25日,全国“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会见了受表彰人员和亲属代表。会上宣布278名个人、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其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叶培建院士以及“北斗”团队、“神舟”团队、“嫦娥”团队三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此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的“863”计划倡导者中的杨嘉墀,“两弹一星”先进集体中的钱学森、孙家栋、王希季、杨嘉墀、钱骥也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圆满成功

据搜狐网2019年9月23日报道,当天,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上面级一箭双星成功发射。随后,太阳翼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建设以来,在全体参研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克服了批产、密集发射、多条战线并举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前期发射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基本系统的建成和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2019年,北斗三号又进入了密集发射的高峰年,承担着提前建成全球系统的重大任务。本次任务是今年MEO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下半年北斗三号进入密集发射的首组卫星,对年底实现24颗MEO卫星全球部署和明年北斗三号工程的顺利完成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发射的MEO-23、MEO-24卫星是北斗三号工程的第10组MEO组网卫星,在基本配置状态的基础上,按照工程总体要求配置了国际搜救、全球报文通信等增量载荷,并首次配制轻量化氢钟,进一步提高卫星时频系统的稳定性和漂移率性能指标。本次发射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前夕,更是履行了代表北斗工程和航天战线报效祖国的重要使命。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9年10月18日报道,17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阳翼顺利展开,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5日,卫星成功定点,为后续全面投入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抓总研制,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宽带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遥57运载火箭,是最后一枚按照卫星任务定制的火箭。后续,所有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除了与卫星关联的部分,其他结构比如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等都将“去任务化”,最终实现整箭级的产品化、通用化和组批生产。

资源一号02D卫星和京师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据搜狐网2019年9月12日报道,当天,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资源一号02D卫星(5米光学卫星)和京师一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资源一号02D卫星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抓总研制。卫星工程主用户为自然资源部,是资源一号02C星的接续星。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配置了9谱段可见近红外相机和166谱段高光谱相机,实现了国内首次8个多光谱同时对地观测。其中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可见近红外相机作为卫星的主载荷,具有相机幅宽大、谱段数量多、图像几何精度高、图像辐射分辨率高等特点。京师一号卫星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质量约16 kg,配备2台相机和1台AIS接收机,主要用于极地气候与环境监测。卫星以极地为主要观测对象,可以弥补我国长期自主极地观测数据的短缺,对于促进我国极地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十号卫星发射成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9年10月5日报道,当天,高分十号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高分十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执行本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4次发射。

云海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9年9月25日报道,当天,云海一号02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云海一号02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领域。执行本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该型火箭的第44次发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承担的TSTO级间分离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构型图

据航天爱好者网2019年10月21日报道,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圆满完成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风洞自由分离试验,两级并联飞行器成功分离,为未来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道路探索。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第一、二级的质量、尺寸相当,都是高升力体、大升力面构型,分离时二者之间流场非常复杂,激波与边界层干扰严重,将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力热效应,从而影响两个飞行器运动姿态。风洞自由分离试验是一种没有支撑干扰的非定常试验方法,与常规试验手段相比具有独特优势,试验团队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建立了通用的风洞试验技术,此次试验预示了安全分离边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定性一致,为未来空天飞机发展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手段。

中国“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

“捷龙”系列火箭模型

据澎湃新闻2019年10月19日报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火箭公司)召开了“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公司总裁唐亚刚介绍,“龙”系列是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首个商业运载火箭品牌,主要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商业载荷入轨需求。目前,“龙”系列产品规划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和“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两大类。“捷龙”系列包括捷龙一号、二号、三号固体运载火箭,以及捷龙-S亚轨道运载器。可提供500 km太阳同步轨道200 kg~1.5 t的运载能力,直径1.2~3 m的整流罩。“捷龙”系列以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为目标,将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腾龙”系列是采用液体推进剂的中型运载火箭,未来设计有可重复使用能力,主要承担中大型卫星和较大规模星座组网的发射服务,每千克载荷发射价格有望控制在5000美元以内,火箭计划2021年完成首次飞行试验。下一步,公司将探索利用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模式创新构建全新产业生态。未来10年将分步分阶段向社会募集百亿元资金,用于商业火箭、亚轨道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智能火箭的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助推中国航天创新力提升,同时引导中国主要的资本力量在航天高科技领域精准投入,培育更多航天核心能力。

星际荣耀公司发布可重复使用的双曲线二号火箭

据《新京报》2019年10月17日报道,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星际荣耀在2019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上发布双曲线二号火箭。据悉,这是国内首枚入轨级别的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2021年发射。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9 t,火箭第一级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能够节省70%的制造成本。7月25日,公司的双曲线一号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执行首飞任务,这是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的首次成功入轨发射。目前,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逾7亿元。

中国首个专业的第三方卫星测控指挥中心启用

据中国日报网2019年10月16日报道,航天驭星商业卫星测控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这是中国首个专业的第三方卫星测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主要为火箭发射、星箭分离及卫星入轨阶段提供测控服务,于2018年12月建成,已成功服务了14颗卫星,包括立方体卫星,百千克级的遥感、通信卫星。与传统卫星测控中心相比,航天驭星商业卫星测控指挥中心以互联网+卫星的特有平台将软件系统架构基于互联网和云平台,打通了卫星数据链路,可以使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卫星数据,实时满足用户对于卫星的需求,让用户实现随时随地测控。据悉,指挥中心所管理的测控网能够实现卫星测控与数据接收一体化,卫星平台由测控机构管理,卫星数据由运控部门负责接收,提高了卫星测控网的使用效率。由于在设备、软件、应用模式方面的创新,使卫星测控的成本降低10%~30%。

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火星探测器

据网易新闻2019年10月11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我国火星探测器图片,图片中可以看出,火星探测器将进行热试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中国将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之前降落火星。目前火星探测任务正在有序进行,各项工作都在向前推进。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如果成功,将是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务当中完成三个目标。

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运载火箭发射立方星

据航天爱好者2019年10月17日报道,当天,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数字宇宙公司的“栅栏”(Palisade)卫星,这是火箭实验室公司今年第5次发射。数字宇宙公司生产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和技术验证任务用的立方星和小卫星,此前已发射了4颗对地观测用的“陆地测绘者”立方星。“栅栏”卫星是一颗技术验证用的十六体(16U)立方星,采用“乌鸦座”平台,配备星上推进系统和由数字宇宙公司自行研制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乌鸦座”平台可为各类应用和任务提供灵活、高效费比的解决方案,平台型号从6U乃至16U立方星到ESPA级别不等。根据本次发射的空域警告显示,卫星将被送入一条极地轨道,高度在1000 km以上。火箭实验室公司目前正在争取实现每月发射一次,预计明年将实现每两周发射一次。

太极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太极一号卫星示意图

据《经济日报》2019年10月10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卫星实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成功开展首次在轨无拖曳控制技术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微牛级射频离子和双模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在轨验证,这为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后续,我国将于2023年后发射太极二号双星,对绝大部分关键技术开展较高指标在轨搭载验证;2033年左右发射太极三号,探测各种引力波。

“星链”卫星已具备提供天基互联网服务

“星链”卫星

据新华网2019年10月23日报道,22日,美国SpaceX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公司发射的“星链”(Starlink)卫星已具备提供天基互联网服务的功能。马斯克当天成功使用“星链”卫星发送了一条推特。今年5月,首批60颗“星链”卫星成功发射,公司计划在2024年前完成1.2万颗“星链”卫星的发射并组网,之后将由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日代表SpaceX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新提交了3万颗“星链”卫星的运行申请文件。加上此前已经批准的,SpaceX公司希望能在太空运营至多4.2万颗“星链”卫星。据估算,人类目前发射的卫星总数约为8500颗,这意味着SpaceX的目标是独自将这一数字提高近5倍。虽然ITU文件申请是发射卫星要走的第一步,但这4.2万颗卫星代表了SpaceX公司实现宽带互联网覆盖地球的宏伟愿景。

波音公司和NASA签署SLS火箭新合同

SLS火箭

据环球网2019年10月19日报道,波音公司和NASA签署了一项火箭协议,公司将为NASA提供10枚巨型SLS火箭,协议显示火箭将用于“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但预计火箭还将被用于载人火星任务和深空任务。据悉,波音设计并建造了最初的SLS芯级,并于2018年向NASA交付了第一个上级火箭,而NASA在今年9月才将发动机添加到结构部分以完成首枚SLS火箭的组装。此次交易预计将包含10个芯级和8个勘探上层级(EUS)的建造工作,NASA在谈到新协议时表示,跟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估阶段的芯级生产成本相比,新合同预计能大幅节约生产成本。

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完成主镜头组装

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

据快科技2019年10月17日报道,NASA发布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的组装视频,此次对接主体是由18个主镜组成的光学望远镜与综合科学仪器底座。随后,研发团队将为镜片安装上约网球场大小的遮阳板,遮阳板可让设备维持在-220 ℃,从而避免在太空中因红外辐射受损。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是继哈勃望远镜之后美国新一代天文望远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原计划2014年升空,但因预算等问题一再推迟,目前计划2021年3月发射。

NASA正式公开新宇航服

据环球网2019年10月16日报道,近日,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主持新闻发布会并揭开了新宇航服的神秘面纱,会上展示了两款宇航服原型。其中,橙色的猎户座乘员生存系统(Orion Crew Survival System)套装是飞船飞行期间在舱内穿着的。红、白、蓝三色探索舱外活动单元(xEMU)则用于太空行走。NASA一名航天服工程师在台

上展示了在压力下穿上xEMU宇航服,还展示了能够摆动手指、蹲下来捡起地板上的石头等能力。未来,宇航员可能一次舱外活动需要穿着宇航服超过8个小时。而橙色的救生服则在月球表面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其设计目的是为在飞船遇上紧急情况时提供长达6天的生命支持。NASA正在打造第一套xEMU宇航服并计划在2023年之前交付成品,之后,宇航服生产将交给私营企业。NASA认为Artemis任务不只是在月球表面象征性地漫步,希望能借此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类存在点并将其作为深空探索的起点。

波音公司计划对Starliner飞船进行首次无人轨道飞行试验

据前瞻网2019年10月15日报道,波音公司副总裁约翰·穆赫兰表示,无人驾驶的“星际客车”(Starliner)飞船计划于12月17日发射。此次试验名为“轨道飞行试验”(OFT),飞船将搭载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随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停留大约一周,然后再入返回地球。2018年7月,波音公司报告称,Starliner飞船的一个机载中止引擎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研制进程延后,几个月之

后,波音宣布轨道飞行试验的任务也被推迟,NASA表示,推迟发射是为了给试验和安全检查留出更多的时间。与此同时,虽然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在研制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计划延误,但其即将在2020年运送第一批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

NASA拟建红外望远镜监视小行星

中国科技网2019年10月10日报道,NASA计划建造一台红外望远镜,用以监视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望远镜将于2025年发射。据悉,望远镜名为“近地天体监视任务”,将耗资5~6亿美元。研究人员表示,红外望远镜必不可少,过去10年的经验表明,在可见光中几乎看不见、但在红外光中却很显眼的暗黑小行星的数量比预想的要多。然而,建造红外望远镜可能需要增加NASA的预算,每年1.5亿美元的行星防御预算大部分分配给正在进行的“双小行星重定向试验”(DART)任务。DART计划于2021年发射,旨在试验能否改变小行星的轨道。目前还不清楚国会拨款机构是否支持NASA的这一计划,并为新的红外望远镜提供资金。

猜你喜欢
火箭卫星试验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CS95
i6
驭胜S330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试验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